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指的是多遠?其中又有什麼哲理?
“退避三舍”是一個廣爲人知的成語,每一個成語的誕生,背後都有着關於這則成語的相關典故,這些典故大多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也有一些是杜撰出來的故事。“退避三舍”它源自中國的歷史故事,蘊含着豐富的哲理。其中,“三舍”所代表的具體距離,以及這一成語背後的深層含義,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三舍”所指的具體距離
“舍”在古時候是用於測量距離的專用詞,一舍就是30裡,也就是現在的15公里。因此,“三舍”在古時候就是90裡,在如今的話則是45公里的距離。“退避三舍”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這句話的含義是:假設晉國和楚國在中原交戰,我將率兵後退九十里地。
“退避三舍”的由來
這一成語背後的歷史事件發生在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流亡多年後回國即位,成爲晉國的君主。他即位前,爲了感謝當年楚國對他的幫助,承諾如果將來晉楚兩國交戰,晉國軍隊將主動退避三舍。
誰知幾年後,晉楚兩國果然在戰場上相遇,晉文公重耳遵守諾言,命令晉軍後退九十里。楚國軍隊見狀,以爲晉軍怯戰,於是放鬆了警惕。然而晉文公卻利用這一機會,以逸待勞,成功擊敗了楚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其中又有什麼哲理
“退避三舍”這個成語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表面的距離概念,更在於它蘊含的哲理。首先是這一成語體現了古代文化中“和爲貴”的思想,即在處理人際關係和衝突時,應該以和諧爲目標,通過適當的退讓和妥協,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爭鬥。
“退避三舍”也體現了謙讓的品質,在人際交往中,謙讓他人是一種基本的道德要求。當我們面對衝突和紛爭時,如果能夠主動退讓一步,不僅能夠減少摩擦和矛盾,還能夠展現出自己的大度和風範。這種謙讓的品質,也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贏得他人的尊重。
此外,“退避三舍”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在面對衝突和紛爭時,有時候主動退讓並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通過退讓,可以避免事態升級,爲解決問題創造更好的條件。同時,退讓也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以更加理智的方法來應對挑戰。
但我們也要注意,“退避三舍”並不是一種無原則的妥協。在面對原則性問題或者重大利益衝突時,我們應該堅守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勇於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尊嚴。同時也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採取果斷的行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退讓和妥協。
寫到最後
“退避三舍”這個成語所蘊含的哲理非常豐富,它不僅是一種解決衝突的方法,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些哲理不僅適用於古代社會,也同樣適用於現代社會。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會面臨着各種各樣的挑戰,如何處理好這些關係和問題,成爲了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退避三舍”這個成語所蘊含的哲理,其實能爲我們提供很多的啓示。
大家如果還有別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同時也歡迎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