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中國+1」:非孤立中國 外企產能外移是避險找備胎
經歷中美戰略與科技競爭以及大陸疫情封控影響後,愈來愈多的外商決定將部份生產線移出中國,以規避政治與社會風險。(圖/Shutterstock)
近日外媒報導美國第3大電腦商戴爾公司要逐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成爲蘋果移出中國供應鏈後另一項震撼中國產業界的舉措。中方對此的評論着重在西方國家不應「孤立中國」或「與中國脫鉤」,這種以中美戰略競爭的角度看待外商的投資策略轉變,顯然錯看了外商轉移供應鏈的避險需求。大部份外商轉移中國供應鏈既非爲了孤立中國,亦非要與中國脫鉤,而是基於避險需求要分散供應鏈,這種策略也是當下國際投資界與產業界最流行的「中國+1」概念。
戴爾電腦轉移供應鏈的消息分別來自於《日本經濟新聞》(Nikkei)與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其中包括2個重點:到2024年逐步停用中國製造的晶片並削減中國製造零組件數量,以及在2025年將50%的產能移出中國。報導還說,轉移供應鏈因爲中美經濟戰與科技戰升級造成的政治風險,還有類似疫情封控等社會性風險,因此必須終止對「中國製造」的過度依賴。
美國第3大電腦商戴爾公司到2024年逐步停用中國製造的晶片並減少使用中國零組件,還要在2025年將50%的產能移出中國。(圖/路透)
戴爾與蘋果公司一樣,其供應鏈與生產線將逐步轉移到越南、印度或印尼等亞洲國家,但只是部份而已。在中國的產能縮減規模,但要在中國之外建立產能備胎,以應對隨時可能在中國身上發生的多種政治風險─例如東海、南海爭端、臺海衝突與中美科技競爭,以及疫情與經濟寺政策失當造成的社會風險。一旦出現危機造成供應鏈中斷或減產,可以由其他國家的生產線來彌補。
最近在中國有很多跨國企業與歐洲商會召開了2023年會,與會的外商已經不太提起大中華經濟圈、中國市場、中國概念等詞彙,取而代之的當紅詞令是「China+1」 (中國+1),它的是意思是「持續投資中國」,但要「加1個備胎」。會上被提起的備胎候選包括亞洲的印度、越南、印尼,也有北美的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據與會者指出,一些外商規劃是這些備胎平時要達到總產能的30~50%,必要時得具備擴張至70%的能力。
跨國企業與歐洲商會近期都召開了2023年會,當紅詞令是「China+1」。圖爲最近召開的中歐商業領袖圓桌對話會議。(圖/歐盟中國商會)
換言之,這樣的佈局幾乎是要在中國之外建立與中國同等產能規模。先前有人嘲諷越南發展的天花板差不多就是廣西,印度頂多就是廣東,但顯然外資企業並不這麼認爲。越南近年來也建立高新技術工業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也是空前,2000年以前中國吸引外資的做法全數上陣。但這些對外商並非主要因素,因爲如果轉移產能是成本考量,就會計算政策支持、供應鏈價格、員工薪資與效率、稅費與基礎建設等問題,但現在外商考量的是風險,先前有了在中國的經驗,建立供應鏈就沒那麼難,成本高一些也無所謂了。
彭博行業研究公司曾估計,將蘋果10%的產能轉移出中國大約需要8年時間,在這次鄭州富土康騷亂事件後,蘋果在印度產能將在2年內從5%擴增至20%。顯然彭博的報告低估了其他新興國家模仿中國經驗的能耐。
外商企業的分散風險概念顯然與各國政要們談論對華政策的方式南轅北轍,在中美貿易關係惡化、地緣政治衝突、疫情大流行應對政策與臺海緊張情勢升高等多重因素交纏之下,政治人物的言論也只考慮到政治問題,並沒有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待整體形勢的轉變。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提出「友岸外包」概念,實際上美企在中國的投資仍持續增加,也未說服美國的盟友減少對中國投資。一向被視爲對中國極友好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警告:「孤立中國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的穩定,阻斷了區域的合作與增長,加深分歧並引發衝突」,中國官方的說法也差不多。但是從企業角度而言,避險不是孤立中國,更不是脫鉤。企業有自己的算盤要打,如果把轉移供應鏈視爲敵視中國,那纔是真正中了美國政客的詭計。
去年大陸各地嚴格封控措施造成社會災難性的影響,外商企業營運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圖爲去年11月上海疫情封控引發羣衆抗議。(圖/路透)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不久前做過調查,發現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樂觀情緒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地緣政治因素、疫情政策與缺電問題導致一半以上公司推遲或取消在中國的投資計劃,顯示投資者態度轉趨觀望。另外有近1/4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中將部分供應鏈移出中國,前往印度或東南亞國家。
如果要扭轉這樣的形勢,中國其實可以用更令人信服的方式在2件事情上說服投資者:1)中國發動戰爭的風險沒有美國政客說的那麼嚴重;2)在中國投資的營運成本(包括政策變化下新增成本)不會增加太快。如此就有可能阻止外資持續將供應鏈外移,甚至重新再增加對中國的投資。如果中國認爲問題不在自己而是在美國以及相信美國說法的西方國家與亞洲國家,那也應該對其他西方國家與亞洲國家擺出願意聆聽並做出改變的姿態,而非一味地指責他們跟着美國的屁股走,畢竟這些國家與企業並非敵視中國,它們大多數的決定都是根據自身政治或經濟利益考量所做的理性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