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美國疫苗已有過剩疑慮 臺灣有超前部署嗎?

當初搶購大量疫苗美國已逐漸浮現疫苗過剩現象,過剩疫苗未來勢必轉賣他國或轉讓給世衛組織,臺灣既然被世衛組織排除在外,就應該及早規劃從美國手中搶到轉賣的疫苗。(圖/路透

去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防疫工作已經從疫情防堵轉入疫苗搶購。但是,許多國家不計代價超量訂購造成短缺情況惡化,尤其是富國屯積了大量疫苗訂單,但窮國卻只能對着不斷擴散的疫情乾瞪眼。情勢轉變也很快,當初搶購大量疫苗的國家已逐漸浮現疫苗訂購過多的現象,未來可能會形成疫苗過剩。過剩疫苗未來勢必轉賣他國或轉讓給世衛組織,臺灣既然被世衛組織排除在外,就應該及早規劃從美國手中搶到轉賣的疫苗。

美國在去年春季疫情大幅擴散期間展開了「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疫苗研製計劃,最初有14支疫苗入選,入選者部份都或多或少拿到聯邦政府的補助,其中輝瑞(Pfizer)、阿斯利康(AstraZeneca)、莫德納(Moderna)與強生(Johnson & Johnson)拿到最多,尤其是莫德納,總共獲得高達24.8億美元補助。終於在12月時,輝瑞和莫德納的疫苗先後獲得美國食藥署(FDA)的緊急使用授權,美國的疫苗接種正式展開。

接種率愈高,愈能提早開放國門,這不僅是經濟上的需要,還有其他的人倫社會問題要解決。如果開放得比別的國家慢,也會在疫後全球經濟復甦的競爭中落後。圖爲意大利民衆排隊接種疫苗。(圖/路透)

不過在疫苗接種初期因爲量少,窮國根本拿不到不用說,就連富國都搶得面紅耳赤。一些財政較困難的歐洲國家不理會歐盟與美國的警告揚言要主動尋求俄羅斯或中國的協助,瑞典芬蘭丹麥波羅的海3小國聯合向歐盟執委會施壓,要求輝瑞/BioNTech疫苗不得延期交貨,歐盟則威脅阿斯利康(AZ)疫苗必須優先交付歐盟,未全數交貨前不得運出歐洲,爲此歐盟也跟英國鬧翻。當初聲稱可以爲全球製造疫苗的印度,獲得授權把疫苗做出來後卻禁止出口,也要求先滿足國內需求。各種疫苗糾紛成爲全球媒體新聞的頭條世界衛生組織更是遭受到各方的責難,雖然訂了一項CoVax疫苗分配計劃,但實際上就是沒有足夠的疫苗可以分配。

美國是拜登上臺前就開始搶購疫苗,當時主要獲得緊急使用的輝瑞/BioNTech與莫德納疫苗,阿斯利康(AZ)至今尚未獲得美食藥署批准。美國在緊急狀況下啓動了狂印美鈔攻勢,果然也搶到了最多的疫苗,以及接種疫苗所需要的醫療物資。從2月開始,爲美國民衆接種疫苗全面舖開,單日逼近200萬劑,才一個多月就已有近億人完成接種。到了3月中,拜登總統就信心滿滿地宣告要在5月1日前讓所有美國民衆都獲接種的資格,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前要全國恢復正常運作

大陸疫苗速度也放緩,政府正積極勸說民衆儘快接種疫苗。(圖/微博)

美國到底搶到多少疫苗?目前美FDA已批准輝瑞/BioNTech、莫德納、強生共3支疫苗(強生疫苗因血栓問題已叫停)已公開的訂購數量高達8億劑,相當於爲5億人接種的劑量,即便所有人都接種,也還多出2成(約1億人份)的疫苗。不過美國有許多地區民衆接種意願不高,先前預約額滿的狀況不再,各州已將接種條件提前放寬,讓更多願意接種的人儘快施打疫苗。雖然如此,未來疫苗顯然會有過剩問題,很可能會形成浪費。而因爲美國法律規定,疫苗一旦配送到各州,聯邦政府不得再召回,因此必須爲這些疫苗對外尋找出路。

專家分析稱,過剩的疫苗可能有幾個解決方案:1.與WHO的Covaxs協調,捐贈給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重新加入WHO時承諾捐贈40億美元,屆時可以用疫苗作爲捐贈物資;2.疫苗轉賣其他國家,例如已承諾給加拿大和墨西哥4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而阿斯利康尚未獲美FDA批准,因此將預訂的阿斯利康部份訂單轉賣給鄰國

從今年1月WHO發出呼籲重視疫苗分配問題開始,至今搶疫苗的情況是更加嚴重,WHO總幹事德塞曾以「災難性道德毀敗」來形容疫苗搶購大戰,並直言最終的代價將由貧窮國家的生命和生計來承擔。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創新中心的研究指出,到4月初爲止全球高收入國家持有46億劑疫苗,中高收入國家持有15億劑,中低收入國家持有6.91億劑,低收入國家持有6.7億劑。顯見是富國搶購疫苗是爲了避免供應不足的風險,卻因此擠壓貧窮國家的獲得疫苗的機會。

美國目前的接種率約2成,排名在以色列智利、英國、巴林阿聯酋等國之後,鄰近的中國大陸每人接種已近500萬劑,但因人口基數大,目前接種率僅1成左右。

目前最迫切的問題是接種率愈高,愈能提早開放國門,這不僅是經濟上的需要,還有其他的人倫、社會等問題要解決。如果開放得比別的國家慢,也會在疫後全球經濟復甦的競爭中落後,這種國家與人民的損失可能要花更久的時間才能彌補得回來。臺灣雖然已開始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但劑量少,接種無法全面舖開,未來應該更多方運用現有的美臺關係爭取疫苗,或許能提前從美國獲得部份轉售疫苗,這應該是政府在目前疫情壓力不大的情況下應有的積極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