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2025年殲20換裝WS15發動機 性能碾壓美F35
美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克曾評論美軍F-35在東海與殲-20發生近距離接觸,稱殲-20飛控系統表現讓人印象深刻。圖爲美軍在空中拍攝的殲-20。( 圖/美軍太平洋空軍司令部)
近期在珠海舉行的中國航展開幕前就盛傳,中國最先進的第5代戰機殲-20將換裝最新型的渦扇-15(WS-15)發動機,但最後仍讓不少軍迷們失望,衆所期待的WS-15搭配殲-20並未出現。據港媒引述中共專家分析稱,目前外界估計殲-20服役總數可能已高達200架,數量超越美國F-22,已是世界上服役規模第2大的5代戰機,一旦全數換裝WS-15發動機,性能將碾壓F-35成爲全球最強戰機。
許多大陸軍事愛好者期待在今年的珠海中國航展上看到裝備WS-15發動機的殲-20戰機,可惜未能如願。圖爲裝備WS-10B的殲20做地面展示。(圖/新華社)
據《南華早報》指出,殲-20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許多軍事專業人士認爲它是目前已服役的最先進戰機之一。在成都飛機公司有至少4條脈動生產線的方式量產,年可以估計可達48架以上。中共宣稱,殲-20大量生產的主要目標是平衡亞太地區其他國家不斷增加的F-35戰鬥機規模。今年珠海中國航展上,有媒體根據中共戰機編號的規則判斷,殲-20第3批次已生產至少70架,據此推算殲-20總數應該已經超過200架,這個數目較之美國F-22的183架要多出一成以上。
美軍太平洋空軍司令認爲,目前還不清楚中共對殲-20的定位,它可能像執行多種任務的F-35,或更像F-22用於爭奪空中優勢。(圖/美軍太平洋空軍司令部)
除了數量,殲-20也有數種性能比F-22更佳。首先是航空電子,由於殲-20設計與建造時間較晚,在航空電子領域自然地擁有後發優勢。它在2017年試生產,2018年小規模量產,相較於F-22於1997年首飛、2005年服役來說,相隔約20年,而這20年又是電子技術突飛猛進的時期,相當於蜂巢式手機世代與4G智慧手機世代的差距。
至於雷達系統,殲-20使用三面式相控陣雷達,搭配機翼外緣副天線,不需變換飛行方向就能覆蓋正面超過180度範圍的空域,並能同時在掃描範圍內完成瞄準並進行攻擊。而美國F-22的雷達與4代戰機相同,有一具正面火控雷達,只能鎖定正面目標。至於殲-20已裝備的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EODAS)、遠端紅外搜索與追蹤系統(EOST)等,都是F-22不具備的。
一般的評論認爲,殲-20最大的短板在航空發動機,它最初使用2具俄製AL-31F發動機,後來陸續換裝了國產WS-10B/C,但確認換裝的消息則一直到2021年纔對外公佈。由於WS-10推力仍較小,多年來分析人士都認爲殲-20應該以配備推力更大的WS-15爲目標,今年11月珠海中國航展開幕前,更傳出可能會有換裝WS-15的殲-20上場亮相,但最後仍是裝備WS-10的殲-20做地面近距離展示,讓很多大陸的軍事愛好者頗感失望。
殲-20原先使用俄製AL-31F發動機,後來陸續換裝了國產WS-10B/C,但是中共的目標是換裝最新研發的WS-15,才能具備超越F-22與F-35的能力。(圖/新浪軍事)
港媒評論認爲,相較於其他幾款已服役的5代戰機,殲-20雖然具有多項優勢,但是目前配備的WS-10B發動機,其最大推力爲14.5噸,且沒有矢量尾噴,相較俄羅斯Su-57的117S發動機14.5噸推力加三維矢量尾噴,或是美國F-22的F-119發動機15.5噸最大推力加二維矢量尾噴,殲-20仍嫌遜色。即便以同樣沒有矢量尾噴的美國F-35,其F-135發動機的最大推力高達18噸,殲-20也有不小差距。
殲-20雖然具有多項優勢,但是目前配備的WS-10B發動機缺乏超音速巡航與超機動能力,在快速接戰與近距纏鬥上會落於F-22下風。(圖/新華社)
由此可見,殲-20現有發動機推力較小與缺乏矢量尾噴是2個主要缺憾,既不能爲殲-20戰機提供超音速巡航能力,也沒有矢量推力下的超機動能力,這在快速接戰、快速脫離以及近距離纏鬥方面就難以與F-22匹敵。
大陸《央視》今年3月報導WS-15發動機研製進展時指出,WS-15已被定位爲殲-20專用發動機,稱它是爲第5代重型、中型隱形戰機所研製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代號「峨眉」。如果WS-15完成後裝備於殲-20,將不只具備矢量尾噴,預計推力還可能達到18噸,可以讓殲-20追上或甚至超越F-22的超音巡航能力,至於整體性能超越F-35就更不在話下。
中共殲-20的數量不只已超過200架,還出了雙座版,整體戰力連美軍都不敢小覷。(圖/新浪網)
WS-15發動機早在1990年代就在已立項,由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負責,大約在2005年到2006年間首次試車,2009年實機裝載試驗,2011年裝備了驗證機開始進行漫長的測試。至今中共官方未曾對外公佈WS-15的技術參數,但外界估計,2012年測試的推力已達18噸,推重比估計約在10:1左右。《央視》曾在2017年的報導中預估WS-10可在2020年服役,但進度未能達標。2022年又進行了一連串與換裝相關的試驗,目前推測殲-20換裝WS-15的時間大約在2025左右。
《央視》報導WS-15發動機研製進展時指出,WS-15已被定位爲殲-20專用發動機,殲-20換裝渦扇-15後將不只具備矢量尾噴,還可以讓殲-20擁有超音巡航能力。(圖/新華社)
WS-15的規劃還有民用版,稱爲SF-A計劃,它將WS-15涵道比提高、取消後燃器,原本打算用在C919大客機上,後來因爲性能與商業考量,引進了部份外國技術,改名爲「長江」CJ-1000A計劃,現在也還在測試階段,未來仍以裝備C919爲主要目標。由此可見,發動機不論民用或軍用,都是一項複雜且高深的技術,沒有數十年的積累無法竟其功,過程需要大量的經費與人才,是成爲工業與軍事強國無法迴避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