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倡議核綠共存4呼籲 光電業者:歡迎公平競爭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聯合報系資料照
核三廠1號機將於27日退役停機,核能發電量將從6.3%降低至3%,未來臺灣的電力夠不夠?凱米颱風過境讓臺灣風力發電一度突破220萬瓩,佔整體發電比7.4%。但是風力發電要靠颱風也引發爭議。
倡議應臺灣應「核綠共存」,提出433能源黃金比例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受邀擔任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他就能源的穩定度、能源的成本、環境破壞等面向提出4看法。
童子賢提出1 :綠電非「全部綠」,仍有相對的環境污染,所以應審慎評估裝置比例,過度則臺灣土地與海洋生態難以承受壓力,且會衝擊農業、漁業。
童子賢說他冒逆風的風險評論,太陽能或離岸風力發電被稱爲「再生能源」或是「綠電」,有一半是被美化了,所謂「循環再生」只有大自然的太陽和風是永續而循環,人造的太陽能板與離岸風力發電機耐用25年,無法循環利用,比核能發電廠的60年耐用年限更短。
童子賢指出,綠能廢棄物相對核能廢料,在體積與空間耗費是巨量的,故他倡議綠能要「節制使用」。他也呼籲要加速綠能的「回收機制」,目前回收太陽能光電的回收廠只有三座,能量遠遠不足消化廢棄物。
2. 目前主管機關規劃太陽能80GW裝置容量,約需要土地達80,000公頃,面積相當於三個臺北市大小。童子賢認爲臺灣沒有廣大的國土,呼籲離岸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都要小心規劃,不要摧毀了森林、農田、潮間帶、珊瑚礁與海洋生態。
有人主張拿「休耕農地」來種電,他認爲這將摧毀臺灣農業生產文化,被太陽能板面板架設的農地使用目的須變更,存在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污染,25年後土地未必能變更用回農業上。
童子賢提出3 : 綠電有間歇性發電問題,看天吃飯,若缺乏核能協助,將無法滿足基載電力需求。
環保人士常提北歐丹麥風力發電,建議臺灣可以仿效(丹麥在2023年風力發電達用電53.2%)。不過童子賢指出,丹麥與臺灣無法類比,丹麥人口僅595萬人,重工業少所以人均用電很低,靠近北海一帶,以基礎地球科學知識即知高緯度所以風力比臺灣強。
童子賢說丹麥2023年總用電只有臺灣的12.9%(臺灣年用電2821.4億度,丹麥用電364.8億度),但丹麥基載電力仍不足,去年還向鄰國買電達7.6%,這一點臺灣也無法仿效。
童子賢提出第4點 :綠電成本未來恐節節上升,若發電結構不改變,臺電將繼續連年虧損。他表示,綠電優先擇易安裝易發電的地點裝置,未來離岸風力會更進入更深海水區,裝置成本變高,而太陽能引發的亂象,使加強環評的呼籲增強,新設案場困難也會拉高。
對於有一說:臺灣的綠能裝置量還不夠大,若有經濟規模成本就會降低。童子賢駁斥指,臺灣的太陽光電規模只有中國的 1/45.3,風力發電規模只有中國的 1/142.9,這種規模並不足以影響成本降低。
他解釋,臺電虧損有「假虧損」跟「真虧損」兩種,假虧損是臺電爲了配合政策以照顧民生物價而壓低電價,這一部份值得諒解。但臺電真實虧損部分,就是發電能源的排列組合不佳,又連續配合政府理念而廢掉成本比較便宜的核能,造成發電成本拉高,這一部分需要誠實面對加速改善。
在太陽能光電的競爭成本跟環境永續性上,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晉則表示,太陽能發電設備是目前能接近100%回收的能源,除鐵、鋁、玻璃可以再利用,唯一要處理的是吸光膜(EVA或POE膠膜),這部分需透過熱電解制程回收,而臺灣目前沒有經濟規模,故每年退役3000多片太陽能板是集中送至日本處理。
他強調,太陽能是目前唯一可以保證95%以上強迫回收的能源業,且每1千瓦發電必須提存1000元回收經費,太陽能廢棄物佔全球電子回收垃圾比1%,且太陽能技術還在進步,目前提供保固30年,未來還有進步空間,在維護上,承諾以自來水清洗,他坦言或許有少數業者用化學藥劑洗太陽能板個案,但不是通例,絕對支持司法處理。
蔡佳晉補充,太陽能是唯一發電成本下跌的能源,其他能源發電成本還在上漲,太陽能發電缺的是土地,核能30年來發電成本也上漲3倍,他表示,他支持多元能源政策,但不應以農業觀點看待太陽能發電,建議以能源角度審視,將各能源LCOE(平準化能源成本,納入外部成本如廢料回收)一起比較,太陽能比石化燃料能源成本低得多。
「若是重污染,各先進國家也不會廣泛使用」,蔡佳晉剛從德國回臺,他表示德國再生能源比已經達49%,太陽能目標2028年將達215GWh,現在爲84GWh。
蔡佳晉說非常歡迎核綠電公平競爭,且核電跟綠電不是零一問題,沒排斥性。他表示,沒有能源是零缺點的。他表示,愛因斯坦是因光電效能獲得諾貝爾獎,這也是太陽能電池的發明原理,也歡迎能源的討論以愛因斯坦「平等、自由、包容」的角度看待。
童子賢指出,「核綠共存」並不排斥綠能,3+3+4能源黃金比例就是折衷的合理主張。他也澄清,指出綠能的環境影響缺點,目的是指出真相,認清綠能也有弱點,不要過度美化,認清事實、誠實面對,是規劃良好政策的第一步,讓一個傾向壓過另一個傾向,只是在製造政策迷宮,找不到出路。若綠能節制使用且照顧環境,他相信核綠共存是一種合理的能源組合,帶來發電穩定、降低碳排、且擁有較合理的發電成本。
丹麥是風力發電大國,但人口跟用電結構跟臺灣很不一樣。記者翻攝
丹麥人口少,用電量不如新北市一年用電量。記者翻攝
全球風力發電佔全球總髮電量7.8%,中國大陸也是最大風電發電國。童子賢辦公室提供
全球太陽能佔總發電量比例5.5%,中國大陸是最大貢獻國。童子賢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