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論壇 倡議綠色低碳與競爭力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PC)主辦「引領創新生產力×蓄積永續競爭力」論壇。圖/CPC提供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連錦漳昨(20)日出席由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贊助、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指導、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PC)主辦之「引領創新生產力×蓄積永續競爭力」論壇時指出,現階段生產力、競爭力最主要主軸是低碳化和智慧化,因此,各行各業都要導入綠色低碳,若沒有ESG就沒有競爭力。
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也分享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在1997年即提出「沒有生產力,就沒有競爭力。」但到了21世紀的知識經濟年代,我們進一步談到生產力的定義,不再只是談由勞動力與生產工具創造產值的「勞動生產力」,而是談「總合生產力」。也就是企業對內要能蓄積人才智慧資本;對外則要創造以客戶爲核心的體驗式服務,更要加上在價值創造的過程中,必須時刻關懷環境。因此,今天活動主題「引領創新生產力×蓄積永續競爭力」,即將生產力與競爭力劃成等號。張寶誠進一步說明,淨零碳排已是近年全球產業趨勢,企業若不跟上減碳潮流,終將被市場淘汰,而企業追求永續的經營就來自提升「生產力」,爲了達成淨零的目標,需要高度專業的人才來推動,因此,綠領人才培育是應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的重要關鍵。
培育綠領人才
提升亞太生產力
張寶誠強調,因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下,企業落實ESG、具有深厚專業知識「綠領人才」更是關鍵人才中的關鍵。CPC一直扮演企業價值推手的角色,積極響應APO提出「2025願景推廣計劃」,以共生、共好的理念出發,籌組以綠色生產力爲解決方案的商業生態系,並培育綠領人才,加速商模、經驗、知識與技術資源共享,共同爲推動提升我國與亞太區域生產力而努力不懈。
國際政經情勢劇變,產業面臨數位與零碳雙軌轉型兩大挑戰,連錦漳認爲,面對國際政經情勢和經貿環境變化,臺灣經濟結構主要以出口導向爲主,工業產品出口佔全國GDP的5成以上,不得不因應來自國際供應鏈的壓力。如何發展綠色供應鏈生態系,積極追求供應鏈永續競爭力,提高產業附加價值,培養綠領人才和永續領導力,是當前亟需解決的課題。爲了因應產業更多元挑戰,今(2023)年7月工業局改製爲「產業發展署」,更聚焦「支持傳產轉型,跟上國際趨勢;推動淨零轉型,維持國際競爭力;加強支撐半導體供應鏈,穩固產業優勢;聚焦5G、電動車,爭取關鍵供應鏈地位」等4大重點方向。
人才賦能是重要關鍵
論壇邀請多位曾被CPC輔導轉型有成企業分享成果,包括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以「永續綠能發展與永續人才賦能」爲題,分享能源轉型的挑戰與商機,並指出人才的賦能(empowerment)是重要關鍵;邀請勤美集團總經理麥聖偉以「傳統企業如何調整組織因應新變局」爲題,分享勤美集團在淨零轉型上的諸多努力;邀請倉和總經理林經洲「以永續願景塑造綠領人才行動計劃」爲題,分享身爲高精密網版製造領導者,如何積極投入低碳產品研發,併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分階段實現綠領人才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