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務卻被人“鑽空子”,“僅退款”成標配,“薅羊毛”怎麼止?法律專家:完善審覈與監管機制,可建黑名單制度,依據誠信退款
國內電商平臺“僅退款”服務漸成標配,初衷是保障消費者權益,遇商品質量等問題可無需退貨直接退款,但運行中滋生惡意“僅退款”行爲卻“屢見不鮮”。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浙江省平陽縣法院調解一起電商平臺“僅退款”糾紛。2022 年 9 月,邱某在蔡某店鋪買 13 元磁吸燈,收貨後以開關不良申請“僅退款”,不理商家處理與換貨提議。同年 11 月,邱某再次以相同方式在該店“僅退款”,商家多次索要貨物或貨款遭拒後起訴。法院法官稱此行爲違反誠信原則構成違約,應擔責。經調解,邱某認錯,願退還貨款並賠償商家 800 元訴訟費用,爲惡意“僅退款”者敲響警鐘。 “僅退款”既要護消費者也要保經營者,平臺需完善審覈與監管機制,平衡雙方關係。如今,部分平臺已優化規則,限制平臺判定僅退款情形。法律專家建議,可建黑名單制度,並可依誠信確定退款到賬時間,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促電商健康發展。 (東方網·縱相視頻 汪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