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退款惹爭議,我們該怎麼看?
前段時間,我在刷社交媒體的時候,突然看到這麼一個帖子。
有博主在電商平臺看到了一個19.9元的手機盲盒,商家明明白白寫着,盲盒裡可能開出平板、手機等等數碼產品。
至於爲啥賣這麼便宜,原因無非是拉動店鋪人氣,清理庫存等等,還信誓旦旦,數量有限,搶到就是賺到喔。
雖然明知道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但作爲一名合格的博主,這不是天降素材嗎
於是,博主一怒之下,花19.9買了這個手機盲盒。
結果也就是怒了一下,因爲這個商品在他拍完之後,就下架了。
貨倒是也收到了,只不過是一個電子手錶。這怎麼能不算是一種數碼產品呢?
儘管博主是爲了整活兒纔買的手機盲盒,但互聯網上,不乏真的被套路的普通人。
有人花19.9,買到了一支牙膏,傾情演繹“天上不會掉餡餅”。
有人花29.9,換回了一根數據線,別問,問就是詳情頁寫了,盲盒裡主打一個隨機。
還有人更離譜,直接收到一個空盒子,不過退款也是秒到賬,現在“已老實,求放過”。
投訴平臺上,也經常能看到網購退款扯皮的案例。尤其是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店鋪,以及各種智商稅產品,都是維權重災區。
能夠省心退款的還是少數。像一些老年人,人生第一次網購,以爲互聯網那頭,真有人像送免費雞蛋一樣,送電子產品。
等到察覺上當,也不知道還能申請退款,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最近風口浪尖上的“僅退款”政策,針對的就是這些情況。
“僅退款”最初由拼多多發起,但隨着大部分電商平臺陸續推出僅退款服務,也出現了很多無底線的惡意羊毛黨,逮着規則的漏洞白嫖商品。
被薅到忍無可忍的賣家、收到貨不對板的買家,爭論四起,各有各的道理。那麼作爲平臺方的拼多多,爲什麼還要推出這一吃力不討好的售後服務呢?
01
衆所周知,拼多多上買東西,講究一個極致性價比。
1塊錢連根路邊烤腸都買不起,但在拼多多,1塊錢的棉籤,2塊錢的垃圾袋,5塊錢能湊齊一套洗漱用品,10塊錢完全就像逛大集了。
同樣的東西,憑什麼拼多多能把價格打下來?
拼多多的低價,有其背後的底層邏輯。
首先是選品。
經濟學中有一個“不可能三角”的概念,幾乎可以遷移到任何場景。
找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是不可能三角。
買東西,大品牌、質量好、價格低是不可能三角。
奢侈品講究品牌,買的是面子;電子產品講究品質和售後,圖一個放心;但是買日常消費品,像紙巾、洗衣粉這一類,效果大差不差,大家就會更看重價格。
拼多多一開始的選品邏輯非常簡單,那就是高頻、低價、剛需的產品,這和“萬能的淘寶”、主打電子產品的京東形成了差異化競爭。
以紙巾爲例,咱們每天都要使用,核心訴求是能擦乾淨,至於紙巾的品牌、密度,是不是有香味,其實沒那麼重要。
這個時候,你在拼多多上搜索關鍵字,沒有多少花哨的文案,只有“量大管飽”的紙巾,不用加購,也不用湊單,減少決策,直接付款就行。
可是紙巾又不像H100芯片那麼稀缺,賣家一抓一大把,工廠、超市、便利店,價格都不一樣,怎麼辦?
拼多多的第二步,是搞定供應商。
也就是直接找給到最上游的供應商,直接從廠家到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但實際情況又千差萬別。
一種情況是,最上游的供應商,像有果園的農戶,有工廠的廠家,可能並不想直接對C端消費者,而更傾向於賣給中間的批發商。
因爲批發商雖然單價低,但數量有保證,也不會出現無故退換貨這種未知風險,供應商願意以更低的價格,換一個更確切的收入。
另一種情況是,同樣是生產小商品的,一家供應商可能比另一家成本更低、工藝更好,那拼多多怎麼保證自己選中的,永遠是完美的那一家呢?
答案是,讓供應商賽馬,誰行誰上。
可這不是苦了商家嗎,誰願意賠本賺吆喝啊。
此時,拼多多甩出了第三招,低流量費。
咱們在線下超市買東西,會優先購買眼睛容易看到、手容易夠到的商品,在貨架陳列上,這一部分被稱爲“黃金段”,相應的“上架費”也更高,利潤高的大品牌往往是這一區間的常客。
到了電商平臺,則會有“坑位費”,就是搜索一個關鍵字,排名靠前的通常是花錢買了直通車的商家。大品牌不差錢,坑位費越高,排名越靠前,流量就越大,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在拼多多這裡,流量費用低,付費玩家能玩,價格低、銷量高、評分好的小商家,也能出現在首頁推薦。
根據QuestMobile的統計,拼多多月活用戶約6.77億,6.77億的流量搭配平臺推薦,即便一單隻賺一分錢,加起來也是一盤硬菜啊。
02
拼多多的極致性價比,可以簡單概括爲:
整個流程下來,商家、平臺都賺了,甚至連消費者也感覺自己賺到了。
1塊錢你買不了吃虧
此外,還有物流環節的打通,以及在線支付的普及。
物流的通達,離不開淘寶、京東在前面鋪路;在線支付則有微信、支付寶的大力推廣——
拼多多成立的2015年,恰好是搖一搖紅包登上春晚,很多人的微信裡第一次有了零錢,買一點家族羣裡拼單的小玩意,就成了七大姑八大姨們的電商第一單。
這些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作用,讓拼多多靠極致性價比,“殺”出了第三條路。
但狂飆的背後,也不乏魚龍混雜的案例。
有賣家打着正品的商標,公然售賣假冒僞劣產品,藍月殼、康帥傅、營養專線,防不勝防;
有店家是精裝買家秀,土坯賣家秀,實物和圖片不能說一模一樣,簡直是是天壤之別;
有的倒是看起來一樣,就是尺寸感人,花9.9買一箱可樂,實際收到的卻是一堆釣魚佬專屬玩具。
還有的商家乾脆態度惡劣,你退款我拒絕,你申訴我跑路,有的是時間跟你耗……
當然,還有一些屬於不可抗力。
因爲拼多多上很多生鮮農產品,像水果之類的,路上運輸幾天,很容易長個黴點或者壞掉,這時候退回去也是扔掉,還浪費物流費用,買家申請壞掉的那部分僅退款就可以。
又或者幾塊錢的小商品,商品有問題,退回去也屬實沒必要,要麼補發,要麼退款但不退貨也合情合理。
綜合了買家和賣家雙方的情況,2021年,拼多多上線了“僅退款”服務。
這一規則,給無良商家套上了“緊箍咒”,讓消費者權益得到了保障;也給一些認真做電商的中小商家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但在這個過程中,仍然會有一些心存僥倖的賣家,以及一些無所不用其極的羊毛黨,從而滋生出上述各種問題。
商家不滿意,可能會把潛在成本加諸消費者,消費者也會抱怨,正常人誰買東西是爲了退款啊。
最終,一個好的規則,似乎走向了反面。
但其實,“僅退款”並非拼多多首創,海外零售巨頭亞馬遜、Costco都有着寬鬆的退換貨政策。
TikTok上有一條播放量超過1900萬的視頻,是關於Costco退換貨政策的:
買了口不粘鍋,用了一段時間糊底了——退。
7年前買的沙發,現在不喜歡了——退。
沒有收據——退。
買的烤雞,吃得只剩骨頭了——也能退。
視頻雖然有誇張演繹的成分,但Costco的退換貨政策,確實是傾向於消費者的。
之前就發生過有老哥買了聖誕樹,等聖誕節過後幾個月又去退款,理由是“聖誕樹枯了”,可以說是新型“零元購”了。
更離譜的是,Costco還同意了,全額退款。
可以看出,薅羊毛這事兒“全球通用”,爲什麼Costco還要堅持推行這種售後政策?
因爲在Costco的賬本上,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03
存量時代,消費者數量是固定的,這個時候,獲(新)客成本會比留(老)客成本要高。
營銷專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獲取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留住一個老客戶的5倍,留住5%的客戶,可以爲企業帶來100%的利潤。
而Costco留住老用戶的辦法,只有兩個:始於性價比,終於服務。
從價格品上,Costco有自營品牌Kirkland,主要做一些日用消費品,如小家電、食品飲料、日用品等高頻、剛需產品,主要路線也是和白牌工廠合作,或者自建供應鏈,把產品質量提上來,價格打下去。
根據JP摩根的數據,以沃爾瑪商品價格爲基準,Costco的全品類商品單價比沃爾瑪便宜30%,比Aldi(奧樂齊)低14%,比全食超市(美國最大的天然和有機食品連鎖超市)低58%。
同時,Costco瞄準的是城市中產,而中產的消費觀念是可以貴,但不能太貴。
所以Costco會賣一些像Burberry、拉夫勞倫甚至愛馬仕這樣的奢侈品,但主推過季款、微瑕品,這樣一來,大牌消化了庫存,又沒降低品牌身段,消費者花少少的錢,滿足了買大牌的願望,Costco賺到了錢,大家都滿意。
通過自營商品和價格策略,幫你省去“選品”、“比價”的時間;
通過便捷的退換貨服務,幫你省去“爲售後操心”的時間。
讓人買東西的時候可以無腦衝,從而留住老用戶,而老用戶的口碑傳播,像TikTok上的熱門視頻,又可以帶動新的用戶。
這些天降流量,完全可以覆蓋掉退換貨帶來的額外成本。
靠這種打法,Costco成了全球最大的連鎖會員倉儲超市,光靠收取會員費,上個財季就賺了10多億美元。
有沒有發現,拼多多和Costco的商業模式有點像?
通過卡選品、供應,最終在價格上呈明顯優勢的“拼多多嚴選”,和Costco推出自營品牌Kirkland是同樣的經營邏輯。
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品牌商品,超低價格,則對標Costco的大牌折扣價。
而現在,拼多多又“照搬”了Costco寬鬆的退貨退款政策,向着更好的服務看齊。
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
Costco那麼高的會員費,服務好點應該的,可是拼多多的商家就賺那點點錢,能正常發貨不錯了,還談什麼服務啊?
不可否認,現階段確實存在一些買家惡意退款、商家申訴無門等問題。
但我們不能因爲個別害羣之馬,就把一個好的規則/政策一棒子打死。
反而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冷靜下里,需要平臺明確規則,判定哪些商家是“慣犯”,那就罰,罰到不敢再憋壞心思,哪些賣家是被“冤枉”的,也可以正常申訴維權,還有哪些買家屬於惡意退款,那就劃定一個信用等級,進行相應的限制。
當然,規則的落地和公平的流動,中間會涉及到平臺對用戶信用、商家評分等等標準的審覈與認定,勢必會增加平臺方的成本。
但我想,這是拼多多作爲平臺方,必須要補上的一課。
因爲時勢如此。
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網絡購物的用戶規模達到了9.15億,不管是百億補貼,還是直播帶貨,玩法不少,但存量市場就那麼大。
如果說電商上半場,是產品,是價格。
那麼電商下半場,則是品牌,是服務。
拼多多要做中國的Costco,還需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