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新投信:醫療股投資甜蜜點來了

不過,從基本面來看,醫療股優異的報酬表現顛覆傳統生醫的刻板印象,不論股東權益報酬、資產報酬、營收成長率或投入資本報酬率等投資效益皆完勝全球股市(MSCI世界指數);另一方面,醫療保健產業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不太受景氣影響,爲長線核心資產配置重要的一環,目前正是逢低佈局時機。 黃俊晏指出,觀察近期金融市場狀況,各國5月製造業PMI普遍惡化,且大多在榮枯線下,值得留意美國衰退機率仍高達65%,後市變數仍多,防禦性佳的醫療保健產業仍將是資金最佳避風港。

就長線來看,在肺炎疫情延續及高齡化時代來臨,全球生技產業需求持續攀升,預期未來三年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大陸等主要國家的每人醫療支出持續上升,最大動能除疫情外,還有高齡照護、預防醫療、智慧健康等需求攀升。 黃俊晏表示,在人工智慧(AI)狂潮下,醫療股與大盤差距擴至15%,投資價值浮現。Bloomberg調查經濟學家預期未來一年內美國衰退機率仍維持65%,代表未來景氣環境仍較爲動盪,醫療股防禦特性將重獲青睞。

全球醫療指數本益比目前約18.6倍,與2022年初的20倍相比仍不算貴,醫療產業本益比今年來收縮對比大盤收縮約7%,整體評價仍顯委屈,創造逢低佈局空間,考量財報表現正面,在股價與基本面短暫背離之後,可望迎來落後補漲買盤青睞。

若金融情勢持續寬鬆,中小型生技、檢測服務、生命科學工具可望表現較佳;但若金融情勢再度轉嚴峻,大型生技、製藥、健保公司仍較具防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