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醫療股遭錯殺 看見投資甜蜜點

黃俊晏表示,樂觀的市場情緒造成今年以來資金挪移至科技成長股,導致醫療股防禦特性被錯殺,儘管基本面不差,1~5月醫療股相對大盤續創30年來最差表現。不過,從基本面來看,醫療股優異的報酬表現顛覆傳統生醫的刻板印象,不論股東權益報酬、資產報酬、營收成長率或投入資本報酬率等投資效益皆完勝全球股市(MSCI世界指數);另一方面,醫療保健產業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不太受景氣影響,爲長線核心資產配置重要的一環,目前正是逢低佈局時機。

黃俊晏表示,在AI狂潮下,醫療股與大盤差距擴至15%,投資價值浮現。Bloomberg調查經濟學家預期未來一年內美國衰退機率仍維持65%,代表未來景氣環境仍較爲動盪,醫療股防禦特性將重獲青睞。全球醫療指數本益比目前約18.6倍,與2022年初的20倍相比仍不算貴,醫療產業本益比今年來收縮對比大盤收縮約7%,整體評價仍顯委屈,創造逢低佈局空間,考量財報表現正面,在股價與基本面短暫背離之後,可望迎來落後補漲買盤青睞。若金融情勢持續寬鬆,中小型生技、檢測服務、生命科學工具可望表現較佳;但若金融情勢再度轉嚴峻,大型生技、製藥、健保公司仍較具防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