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紙紮工藝 法國人說贊
臺灣紙紮工藝沒落,卻讓法國策展人驚豔,將臺灣「新興糊紙店」的手藝帶到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旅途中,新興糊紙店的紙偶也拍下到巴黎一遊的趣味照片。(張徐展提供)
有百年曆史的臺灣「新興糊紙店」,傳承臺灣紙紮工藝至今,不僅在6月「巴黎工藝設計周」期間,受邀在羅浮宮旁的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精雕細琢的手藝令人讚歎,展品之一的「臺式靈厝」,已經確定由法國國立單位收藏,目前正委由法國策展人處理中。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展現正舉辦「臺灣新藝」展覽,共計展出紙雕、紙紮、金紙工藝、摺疊紙椅等臺灣紙工藝,來自新北市的新興糊紙店也是受邀單位之一,有趣的是,館方和策展人堅持將臺灣紙紮工藝放在入口、相當醒目的位置。
「我們和駐外單位問他們;你們真的要這樣展嗎?他們很堅持,說他們認爲那是工藝,完全不忌諱」,張徐展說。張徐展是臺灣新生代當代藝術家,將紙紮工藝帶入他的創作當中,做成動畫,別樹一格,新興糊紙店師傅張徐沛是他父親,此行4人首次帶着紙紮工藝到國外展出,張徐沛希望將這份榮耀和目前臺灣僅存10家糊紙店分享。
展覽契機來自法國策展人沙勉託到臺灣旅行時,偶然發現在臺灣喪葬喜慶用的這些紙紮工藝,製作精細「卻這樣被燒掉」,亦不太受到臺灣當地的重視,沙勉託到新興糊紙店瞭解紙紮工藝的歷史和製作,邀請他們到巴黎展出,計展出「喜事紙糊」之龍頭、龍尾、龍頭竹骨架,和「白事紙紮」、亦即臺式靈厝(三間二樓),從內而外均堅持古法制作。
張徐展說,有法國設計師以爲靈厝是紙娃娃屋,大嘆精美,「當他們知道這個其實的是燒給往生者,也不覺得這跟死亡有關就避諱,他們認爲這些由『生活文化累積所發展出的工藝』、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但臺灣就普遍覺得紙紮很『陰』纔會被摒棄,但是在巴黎,墓穴也能變成觀光地,還要排隊很久。」
張徐沛說,臺灣因爲沒有文革,還有很多厲害的傳統紙紮師傅,「有些店被削價競爭,有些店敵不過紙板屋,如果這次參展能讓傳統的紙紮工藝產業重新被重視,讓大家都能夠有相關出路,那就很開心了。」「臺灣新藝」在巴黎展至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