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九族」 青年最厭被叫草莓族
一捏就破的「草莓族」、靠父母養的「啃老族」與隨時隨地盯着手上3C產品的「低頭族」,在《遠見雜誌》的臺灣青年幸福大調查中,被年輕人視爲最討厭的負面標籤前三名,依序佔了投票人數的16.5%、12.4%及11%。
此外,雜誌還列出聽父母的話,沒有主見的「媽寶族」、熱中於不同文化的「御宅族」、工作不固定的「液態族」,與「恐婚/恐生族」、「爆肝族」、「月光族」,成爲臺灣「青年新九族」,這些形容詞也反映了不同世代的價值差異。
「青年新九族」的調查中,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年輕人,都表示最討厭被當作「草莓族」。而這些加諸在年輕人身上五花八門的形容詞,如月光族、啃老族、御宅族沒有一項是正面性的標籤,社會上的不信任感帶給青年許多的壓力和反感。
「草莓族」常與臺灣的年輕人畫上等號,他們被認爲抗壓性低、一遇到責任就逃避,外表光鮮亮麗,卻因在溫室中長大而抗壓性低落。但其實草莓族最早是用來形容民國50年以後出生的世代,但是七、八年級生卻因爲犯錯時被媒體大幅報導,而被冠上這個負面標籤。
除了草莓族,其他受到青年反感的標籤,則因年齡而有不同比例。20到24歲的年輕人,因爲多數還是學生,開銷本須靠父母支援,因此被冠上生活都仰賴父母的「啃老族」、爲父母命是從的「媽寶族」等稱號,令他們深感不平。
而25到29歲的年輕人,因爲工作做不完被當「爆肝族」,或是收入不夠被當「月光族」,也使得這兩個稱號成爲他們厭惡標籤的2、3名。但進入30到34歲後,單身的被冠上「恐婚族」、可能因爲經濟不景氣而不敢生小孩的也被稱作「恐生族」,這些標籤帶給他們極大壓力。
此外,形容職業流動率高的「液態族」標籤,也讓青年覺得很委屈;網友不平,認爲年輕人非液態,而是「固態族」和「氣態族」,因爲薪資像是中了石化劑、穩如泰山動彈不得。而職場「責任制」,把勞工壓榨到喘不過氣。
作家王文華受訪表示,對青年要多問問題,少些價值判斷,因爲「每種標籤其實一定都能找出例外。」
別再當爛草莓了! 「責任制」才能讓七年級生成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