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兩岸夫婦」守護鄉村孩子音樂夢
周明輝正在教學生們彈吉他。受訪者供圖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悠揚的吉他聲、歡快的歌聲在後樓小學回蕩,孩子們沉醉在音樂的海洋。講臺上,音樂老師揮舞着指揮棒,吉他老師投入地彈唱,他們不時對視,彼此會心一笑。
後樓小學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後樓村,孩子們的音樂老師曾雲清是土生土長的後樓村人,吉他老師周明輝則來自臺灣宜蘭,他們於2013年在網路上相識,因爲有共同的音樂愛好,常常互相交流樂理,逐漸萌生情愫。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臺灣,那時候她來到臺灣旅遊。」周明輝說,初次見面兩人就打心底認可對方,所以不久後他決定爲愛「跨海」來大陸看看。「來到大陸後,她帶着我遊覽了尤溪的旅遊景區,這裡風景秀麗,我漸漸喜歡上這座小城。」
2014年兩人結婚後,周明輝跟隨夫人定居尤溪。如今,他們成爲當地廣受學生、家長喜愛的「兩岸夫婦」。
「她從小就熱愛音樂,很想有一臺鋼琴,但因小時候家庭經濟困難而不能如願。」周明輝介紹,妻子曾雲清是一名從農村成長起來的音樂老師,不希望如今的鄉村孩子也留下這樣的遺憾。於是,他決定和妻子一起守護鄉村孩子的音樂夢。
2020年,恰逢後樓小學百年校慶,周明輝夫婦捐贈電鋼琴、單人琴凳、鋼琴學習用書等,價值共計13萬元(人民幣 下同)。「能爲這裡的孩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覺很有意義。」周明輝如是說。
「兩岸夫婦」(前排左一、左二)爲後樓小學捐贈鋼琴。受訪者供圖
此後,他們相繼4次給後樓小學、尤溪一中洋中分校捐贈音樂器材,總價值共計20多萬元。「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爲了讓捐贈的音樂器材發揮作用,讓熱愛音樂的孩子們真正有學習的機會,周明輝夫婦每週都會到學校進行義務授課。曾雲清擔任音樂老師,周明輝擔任吉他教師,他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深得學生們的喜愛。
「除了給學校捐贈音樂器材,他們夫婦倆還給有困難的老人捐贈愛心款,給孩子們捐贈學習用品。」談起周明輝夫婦,後樓村村幹部林城連連點贊,「他們非常有愛心,爲村裡作出了很多貢獻。」
工作之餘,周明輝夫婦在尤溪的生活也非常愜意。他們在村裡半山腰處修建了一座集休閒、生活於一體的小院,取夫妻倆名字中的一字命名,叫「清輝竹院」。他們在院子裡建門廊,搭茶亭,設柵欄,種上楊桃、芭樂等果樹,以及紫籐花、吊蘭等花草,並用竹匾、老木桌、陶罐和布畫等搭景,傾力打造美麗庭院。
在小院裡,夫婦倆時而彈琴歌唱,時而品茶聊天,還經常舉辦小型音樂會,烹茶邀請親朋聚會暢談。如今,院子知名度漸長,吸引了許多附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談及在這裡生活是否適應,周明輝表示,他們已經和當地村民融爲一體。「今年1月份,我申請到了大陸居民身份證,成爲正式的後樓村村民,辦事更方便了。」周明輝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雖然在這裡生活舒適幸福,但有時也會想念家鄉。周明輝說,他已經有7年沒回過臺灣了。「我們一直盼望着可以沿着平潭海峽公鐵大橋,通過坐動車,甚至是開車的方式回臺灣。」曾雲清挽着丈夫憧憬道。
「我們想做個牽線人,促進兩岸交往交流。」周明輝表示,接下來,他們想跟臺灣宜蘭的學校合作,建立姊妹學校,增進兩岸青少年在音樂領域的溝通,用音樂連結起兩岸的根脈。(雷朝良、黃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