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兩岸何以走到今天

兩岸徵文

去年我曾經在朋友圈發過一個狀態:中國大陸想不想打不知道,美國知道不能打也不想打,臺灣知道不能打也不想打但表現得欠打。而意外,總是發生在一方未必想打,但一方表現得太欠打的情況下。

這個隨手寫的小狀態當時「炸」出了一些平時不太跟我互動、僅停留在「微信之交」的學者和對臺人員,他們心有慼慼焉。但有臺灣朋友留言,表現得哪裡欠打了?

那時回了個大笑的符號,沒往心裡去,也就過去了。來到2021年,我們看見了兩岸對彼此一場又一場放話、兩岸學者一篇又一篇分析。一邊說「臺獨沒有好下場」、一邊說兩國論。網上針對「爲什麼兩岸走到今天」的文章很多,但不外乎停留在自己的同溫層:臺灣認爲是大陸進逼,大陸認爲是「美臺勾連」、「倚仗境外勢力」等。

兩岸關係最根本的,就是「與對方溝通」。不論你讀到兩岸關係什麼學位,懂多少理論,最後都是這個根本問題。兩岸關係之獨特,不能隨意拿什麼加泰羅尼亞之類的對比,我們只能自己摸索出路徑。

但是兩岸今天與馬政府時代完全不同,已經陷入純粹的自我精神喊話:簡而言之,兩岸不斷對彼此說什麼,但已經不尋求「對方能明白」。

我不是學者,各種理論知道的有限,但這篇不同於你們市面上所看見的兩岸文章。自賣自誇地說一下,近年的輿論場還沒看到多少人寫出一篇有助於理解對方的,兩岸都是不斷在自己的同溫層自我強化。我想稍微打破這個現象。

臺灣看兩岸問題之「底色」

關於兩岸關係過去的歷史發展,從政治到民間交流,都多有文章,在此不必考古,就問一個最根本問題:臺灣對兩岸關係,到底是什麼態度?多數人都知道,去除少數的極獨或是極統,就是維持現狀。

而何謂「維持現狀」?經濟上兩岸共同發展,政治上與大陸毫無關聯,也就是一起賺錢、一起做朋友,但「你不能改變我的生活方式」。「不能改變我的生活方式」,這個不論是臺灣的臺派年輕人,還是過去香港抗爭的年輕世代,都會這樣說。

什麼叫「大陸可能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偏向模糊的概念,可能是「大陸來了以後我們不能自己選擇候選人,會逼我們在陳水扁和郭雪筠之間選一個」,也可能是「以後我們不能有同性戀相關電視劇」,或可能是「以後會有一堆陸客來花蓮退休,物價翻三倍」,更可能是以上這些的綜合。

最具體的例子,2010年臺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那時馬政府聲勢正旺,民進黨跳腳罵親中,亦無損兩岸交流之勢。當時不只是臺灣,連大陸學界都在問,兩岸經貿協議的簽署是否就代表開啓一個新時代?接下來是否就會迎來兩岸政治層面的磋商呢?

但當時馬政府對這事情輕描淡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臺灣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只能停留在「民間交往」以及「經濟貿易」的層面。「政治」這一塊不能碰,因爲臺灣要牢牢守住現有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

稍一不慎,就很容易被操作成一種有政治意思的聯想,因爲套句剛纔說的——「不能改變我的生活方式」,是一種非常模糊的、偏向情緒的感覺,這個有很大操作空間。

這不是民進黨一黨之功,而是二戰之後國民政府來臺,在那之後從經濟崛起、到後期和平過渡至民主進程,這一系列脈絡中臺灣人有世界矚目的成就。自此社會對於「守住臺灣政治價值」深信不疑,同時也將「民主、自由、人民享有政治權利」這些詞彙的定義完全定在西方話語體系下。

以上這些,在大陸許多分析文章中會用「妖魔化中國」一詞帶過,是否妖魔化?有的。但若簡單用這詞解釋,就有些片面了。

臺灣民主化後正逢中國大陸經濟崛起,臺灣人也認識到兩岸經貿的重要性,也支持兩岸民間交流,在與對岸尋找政治上的共識之時,一直嚴守着「大陸不能改變臺灣」這一條線。就算是馬政府時期大量陸生來臺,兩岸甜甜蜜蜜,但這甜蜜的背後並不是沒有防備。

那時的蜜月是基於馬英九告訴人民的「與大陸往來能夠改善經濟」,也就是很現實的:將中國大陸視爲可能解決某一部分問題的方式,所以「暫時」讓兩岸經貿佔據主導。這是讓從小生長環境不同的大陸朋友很受傷的地方:我把你當同胞,你當我錢包。

結果,並沒有解決,臺灣對大陸「可能會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政治恐懼又佔據主導,爆發太陽花學運。

歸根結底,中國大陸非常快速地崛起了,正好在臺灣發展放慢之同一時期,對「大陸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政體、我們的生活方式」之懼怕或不滿,就這樣逐漸升高。大陸一直想推進統一進程,這從沒變過,只是臺灣近年感受確切了而已。

很自然地,在這個情況下,對於中國大陸的政治、或社會輿論,臺灣一方面有更多報道和分析,另一方面又無法真正「看到」。

長期觀察臺灣社會輿論會發現一件事情:主流媒體或是學者、政治人物,講的可能還是「十多年前」的大陸政治現象。但如果是從事金融、貿易或互聯網科技相關的人,常常會親身感受到很與時俱進的中國大陸。所以臺灣輿論場中的「中國」,常常是兩種世界。

整體上,近年的臺灣社會尤其矛盾,認爲「大陸可能影響臺灣」的可能性增加,但又認爲「在政治層面」不必真的瞭解,因爲大陸政府並非「西方民主」,隨時翻臉,瞭解了也沒用。

「踩紅線」問題:臺灣與大陸的兩套體系

每回臺北女孩跟大陸一些對臺人員胡亂叨逼時,大多會發現對方對臺灣政治情況是很瞭解的。大陸民間與做這份工作的相關人員,在對臺灣的瞭解上存在很大落差。

那,臺灣政治精英能不懂大陸政治嗎?答案是,在這個層面臺灣政治精英與百姓可能沒有多少區別。因爲臺灣掌權的上一代精英,就是生長於全然西方主導的環境下,「民主與共產政權對抗」的冷戰思維非常濃厚,也對「中西方體制之爭」更深信。

結果就是臺灣與大陸關係越來越緊張,且越來越形成兩套體系、兩種世界,在兩種世界中對彼此喊話。

首先,兩岸對世界未來的研判不同。

比如蔡英文這幾年不斷強調的「臺灣力爭民主的道路,是國際秩序變遷中的一股良善力量」,「即便生存不斷面臨挑戰,臺灣仍矢志維護民主、進步的價值」等。

這在大陸看來是用愛發電,但在臺灣政治精英看來,時間是站在臺灣這邊,因爲民主與專制對抗,國際(西方)「多數是與中國對立的」。美國官員近日說了一句「中國沒有很多朋友」,與這種心態異曲同工。在國際政治中什麼叫「朋友」?其實大家亦明白,這就是一個矛盾點。

時間站在誰那邊?在這一點上,兩岸誰也說服不了誰,就只能以時間證明一切。

再者,臺灣確實不懂大陸的話語體系。

比如「中華民族復興」,站在臺灣角度,不管是復興民族還是其他說詞,這一切不過是統一臺灣的好聽理由而已。臺灣人常搞不懂,雖說臺灣地理位置重要,但是沒有臺灣,中國大陸也已經足夠強大,爲何要「冒國際之大不韙」追求兩岸統一?

我們公司就曾有臺灣同事提出這個靈魂質疑,在大陸同事科普一番之後還是一臉蒙逼。就連在大陸的臺灣人,如果不是頻繁與別人深聊,也很難理解。

而海峽另一端,也有大陸對臺人員會傷心地說,帶一些來交流的臺灣人去參訪抗戰的歷史遺蹟,結果對方完全無感。就算知道臺灣的環境,還是難以理解。

這就是兩岸在「歷史傳承」的厚重感上截然不同。

如果綜合以上這兩點不同,就明白爲何兩岸對於「踩紅線」有這麼不同的認知。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蔡英文過去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日美等國(在臺海)是給中國送出一個信號,讓中國不得不更慎重。在大陸看來是挑釁,而對於蔡英文、民進黨乃至「中間派」,都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但只要明白大陸民情,就會知道這話是誤判的,大陸社會對於歷史上被列強欺侮的深刻感受、以及「主權可能因外人而丟失」,反而會使大陸更趨強硬,更可能產生衝突。這與臺灣想達成的目的完全不同。

也可以看到近年來,蔡英文的一些表態,在臺灣會解讀爲「釋放善意」,在大陸則是另一種完全相反的解讀。

目前兩岸沒有直接的官方溝通渠道,臺灣就算想探聽大陸政府的態度也只能透過各方轉述,甚至可能在特定時候得「從美國打聽中國」(比如中美高層通話後)。同時,其他官員也會將「從美國、日本或哪裡打聽到」的資訊報給更上面的決策層。

臺灣高層的認知與大陸的認知,就很可能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如果連我都想得到,政府官員就不會不明白這些,但總繞回那句老話:只要「不踩線」臺海也不會有事。但是在對大陸沒有徹底瞭解的情況下,對於「不踩線」兩岸又有不同看法,與此同時美國又出於自己的利益將臺灣擺上第一線。

兩岸關係這幾年的惡化,不過就是這種情況的一次次輪迴。

結語

結尾,先講講兩岸「批評政府」之差異。

大陸批評政府,不外乎是審覈、言論尺度,比如「不能寫脖子以下發生的不可描述行爲」,或是「權力的遊戲刪減了那些美好畫面」。各自媒體都喜歡拿這點開涮,也是衆人酒酣耳熱之際老隨口諷刺的。但是對於整體的國家發展方向、重大政策,批評的少。

言論尺度是一回事,主要原因仍是民衆對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程度信任。臺灣批評政府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社會在看待大陸政治時,並不否認「解決問題之能力」這一項。在諸多民調或採訪中,都能顯示臺灣對於大陸政府的效率或能力有一定肯定。

好多年前,一位臺灣前同事就跟我說過,「大陸認爲這體系很好,能明白,但自己發展很好就挺好,不要改變臺灣」。而在大陸這裡,近年聽過越來越多的,則是「制度不同不是分裂藉口」。

一位以前會在論壇與大陸網友聊天的臺灣友人最近跟我說,臺灣想維持現狀、對岸想統,這是根本不同,那臺灣爲什麼要了解「中國」呢?沒用啊。如果連他都這樣想,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臺灣人也是如此。

而在中國大陸,「臺灣想什麼已經無所謂」,也是同樣的。

我在多篇文章分析兩岸種種不同,有人因此稍微又瞭解一點點彼岸的人,亦有許多人會留言「感覺兩岸已談無可談」。講這些意義在哪裡?我也不斷重複問自己。

我老闆喜歡說一句話:不要小看政治的偶然性。許多轉變的點,往往在人們預期不到的時候發生。近年對此深有體會。2017年時,賴清德說「親中愛臺」,一大波政治人物在講到底要「知中」還是「和中」,而後中美貿易戰、香港、好多偶然因素疊加發生。

短短几年,就到這個局面。

誰知道未來又會怎樣呢?我們又如何能輕易判定,「反正現在就是死局」?

一個對臺相關的大陸朋友跟我當面說過,就算社會大衆都認爲兩岸「談無可談」了,做這份工作,就是要把友善和希望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臺北女孩的工作,這輩子是與北京學區房和房產稅絕緣了,但仍有一點信念、理想和成就感,才能日復一日地堅持這份工作吧。(郭雪筠/臺北女孩看大陸)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