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放放映演成人片?「伊甸園的誘惑」讓人想入非非…

「伊甸園的誘惑」以優美海景與激情清涼戲爲賣點。圖/摘自rockers.de

臺灣至今都還沒有開放電影院放映成人影片,卻不表示從古至今沒有戲院上演過A片,而且某些影片的片名、宣傳廣告用詞之大膽程度,會讓人有「臺灣戲院有放A片」的錯覺。「伊甸園的誘惑」、「都是夏娃惹的禍」,聽來是不是很容易令人產生奇妙的聯想?

其實這兩部片還真的都不是A片,頂多有裸露的鏡頭而已。「伊甸園的誘惑」描述一個年輕小混混碰上純情女,本來想借機扒竊,卻對她產生好感,因此誘使她一起到海邊,再假借自己的機車壞了、無法發動,兩人於是在與世隔絕的美麗沙灘上玩水,感情逐漸加溫,終於有了肉體的關係。雖然是在義大利拍攝,主要演員也都是義大利人,導演卻是來自日本的增村保造,他曾經在義大利學電影,因此和當地的影界算是有點淵源。衆所周知,日本的電檢尺度比起舊時臺灣雖然寬不少,卻有一點堅持始終不可打破:第3點不能露出。所以增村保造即便拍了男女主角的全裸鏡頭,還是小心翼翼防止第3點不走光,若是很難避過,就拉遠景,讓正面裸露不那麼明顯,若要噴霧也比較好處理。

義大利俊男美女在「伊甸園的誘惑」大演感情對手戲。圖/摘自cdandlp

這部片子在1980年底推出上映,那年剛好「藍色珊瑚礁」席捲全球,各地都有類似主打青春俊男美女的胴體和陽光沙灘的煽情電影推出,日本觀衆本就對年輕又長得俏麗、俊秀的玉女金童特別感興趣,雖然傳統東方文化總會將裸露與淫狎畫上等號,多少破壞清純形象,但「藍色珊瑚礁」成功將布魯克雪德絲捧爲難得一見的雖然有裸戲卻不減純情感的偶像,增村保造拍起「伊甸園的誘惑」當然也不會在尺度上過於保守,該全裸的還是不會沒有。

只是臺灣電檢依舊嚴格,「伊甸園的誘惑」在1980年絕對甭想能在臺原貌呈現,倘若將片中的裸露激情場面都剪光,這戲就只是普通的青春文藝片,沒有任何賣點與看頭。直到8年後臺灣電檢開放女性露兩點與男女不渲染色情意味的全裸鏡頭可以保留,「伊甸園的誘惑」才終於登上戲院,只是片商沒有搶在剛開放時先推出,錯失了良機,在初開放時好幾部有露點畫面的情色片都曾讓片商小賺一筆,「伊甸園的誘惑」不幸只能排在幾家小戲院,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賣垮、下檔。有趣的是臺灣當年有出家庭溫馨喜劇曾經有一集描述家裡最小的弟弟看到這片子的海報突然感興趣,一直問媽媽:「什麼是『伊甸園的誘惑』?」媽媽很難解釋又不耐煩,隨口敷衍:「好啦,有空帶你去看啦。」小弟弟信以爲真,對姊姊說媽媽答應要帶他去看「伊甸園的誘惑」,姊姊大驚失色。編導在這裡顯然是把這部片子當成「成人電影」的象徵,似乎一般大衆聽到片名心中都會有些想像。

「伊甸園的誘惑」曾經被臺灣家庭喜劇編進情節中。圖/摘自cdandlp

片名感覺情色意味稍淡的「都是夏娃惹的禍」,裸露的場面沒「伊甸園的誘惑」那麼多,男女主角卻有更明顯的正面露點鏡頭,自然在臺灣上映時必須「處理」。這片子先從亞當獨自生活感到寂寞,夏娃因此被創造後,兩人之間有曖昧情愫,對彼此的肉體都感到吸引,不料夏娃被蛇引誘,帶着亞當一起吃了禁果,遭逐出伊甸園,但後半段兩人碰上各種各樣的猛獸,上演好幾段驚險過程,還連野蠻食人族都冒出來。乍看之下,此片男主角是主演過「第二滴血:奔雷戰士」、「第三次突破」的義大利動作男星馬克葛裡哥萊,好像有點詭異,他演出的大都是訴求男性觀衆的暴力電影,而扮亞當主要的條件就是敢脫敢露,大都只有女性纔會注意,和馬克慣常的路線頗爲不搭,想到後半段亞當爲了保護夏娃要與一堆怪獸、怪人搏鬥,好像找動作男星又有幾分道理。

「都是夏娃惹的禍」從聖經故事創意改編。圖/摘自Türkçe Altyazı

「都是夏娃惹的禍」運氣較「伊甸園的誘惑」勉強好些,歐美上映後一年多就到了臺灣,片商眼看正片經過修剪、情色噱頭已經所剩不多,只好努力在海報宣材上「下猛藥」,結果竟被新聞局發現他們在報上登了未經送審的廣告,被勒令一切宣材都要先送審過關才行,能夠施展的空間就變小了。儘管馬克葛裡哥萊一度在臺灣洋片觀衆之間小紅過一陣子,「都是夏娃惹的禍」卻沒撿到便宜、賣座不佳,臺灣觀衆不見得對感覺上有情色意味的影片都照單全收。

「都是夏娃惹的禍」不乏浪漫片段。圖/摘自Mubi

限制級情色片想吸引觀衆捧場未必能如願,恐怕也因爲臺灣其實有戲院偷偷在放成人電影,露3點性交的鏡頭會在通過電檢審覈的正片中插入放映,所以被稱爲「插片」,各地戲院都有方法暗示觀衆今日有沒有「插片」、哪一場會「插片」,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關單位畢竟不是每天都有人手到戲院突擊檢查,加上有的戲院早有安排,或早就收到風聲,相關人員到場往往徒勞無功而返。這種「插片」文化,在遠離行政中心的中南部特別盛行,尤其男學生容易一傳十十傳百、大家一起相招開眼界,是不少中南部民衆的成長記憶。臺北雖然查得嚴,不代表沒戲院鋌而走險,還是有些異色影院時不時就有這種特殊節目,內行人一聽到戲院的名稱就知道觀衆花錢想看到些什麼。

拍攝自民國77年自立晚報

翻攝自民國73年自立晚報

六年級影視圈萬年小記者,生活中不能不看電影,不能缺少影集,口味不完全主流又完全不上流,努力在工作中擠出更多時間欣賞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