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婦女生育率止跌! 臺大研究:年輕人晚生「趕上」

臺灣少子化?臺大研究婦女生育率止跌回彈。(圖/記者季相儒攝,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社會少子化情形嚴重,臺大生傳系研究發現,政治經濟風暴影響婚育時間選擇,傳統文化仍左右民衆決策,其中1980年後的年輕世代雖然晚生育,因育兒津貼、留職停薪等政策,讓生育縮短,似乎有「急起直追、迎頭趕上」的現象,或許最低的生育結果可能出現在1970至1980年出生的女性世代。

科技部補助臺大生物產業傳播發展學系陳玉華教授與政治大學社會系陳信木教授共同執行的3年期專題研究計劃,瞭解臺灣社會現況,曾經在民國100年「止跌回升」的生育率能否持續?

觀測生育率與結婚率的長期變動趨勢,臺大、政大研究發現,不僅政治與經濟風暴會影響婚育時間的選擇,趨吉避凶的社會傳統文化仍然左右臺灣民衆的決策。根據人口統計資料,1950至1995年出生的女性估計世代累積生育率,結果顯示臺灣婦女生育總量確實隨着世代演替而穩定遞減,但1980年之後的年輕世代雖然晚生育,卻似乎有「急起直追、迎頭趕上」的現象。

至於1970-1980年出生的女性,其生育步調不但起步晚、完成生育數量也拖延較長的時間。推估戰後女性出生世代的最終完成生育率,加上相關制度調整、政策陸續上路,或許最低的生育結果可能出現在1970至1980年出生的女性世代。

近年來,很多議論晚婚婚姻盛行率下降的現象歸因於高教擴張,但取得高等教育學位對於兩性結婚機會的影響顯然大不相同,女性晚婚或不婚的比例與大學或以上教育程度有直接關連,但是具有相同學歷同齡男性卻僅顯示晚婚的效應,自中壯年起即陸續結婚,此外,育兒與教育成本高漲也被視爲抑制生育的主因

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開始提供各類友善家庭政策,卻因投入的時點、數量、規模有所差異,對於婚育事件的影響在不同縣市行政區域間呈現差異效果,加上城市、產業發展導致的人口結構異質化,目前以北部地區微幅增加的生育率較爲顯著。

臺灣社會對於近期的超低生育率仍束手無策,現有政策推動起始點過晚、資源不足,明顯存在區域差異,導致相關政策的整體成效有限,長此以往可能落入低生育率陷阱而難以掙脫。從理論和實證經驗來說,生育率下降是導致人口老化的主因。老化速度快高齡人口變多,家庭形式、功能代間支持關係都將隨之轉變。

陳玉華說,臺灣人對生孩子這件事想很多,經濟不景氣或是完成大學以上學歷的年齡都是造成少子化的原因,目前職場女性反映最多的就是育嬰留職停薪的津貼制度不夠完善,「不敢請假」,甚至怕「請了就回不去了」,政府應透過在職訓練等工作安排讓女性可以在生育後重回職場,願意成爲進入家庭生子助力

▼臺大研究:1980年後年輕人晚生「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