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課程募款50萬登山惹議 導師:他們要學習面對社會

臺大領導學程團隊學習與戶外領導」以「Climb for Taiwan」,向社會大衆募款要登南湖大山引發爭議。(圖/翻攝自Climb for Taiwan,下皆同)

記者蘇晟彥臺北採訪報導

隨着集資平臺正夯,許多人會選擇將自己的夢想「告訴」大家,透過募款方式完成。近日臺大領導學程課程「團隊學習與戶外領導」以「Climb for Taiwan」爲標題,透過集資平臺向社會大衆募款50萬,讓他們有足夠資金能登上南湖大山,但這項集資計劃卻因爲內容不詳盡意外引起討論。

「Climb for Taiwan」計劃由25位臺大學生以及指導老師朱士維所組成,這個課程隸屬於臺大領導學程中。他們認爲臺灣生學教育體制下過關斬將進入臺大的他們,因爲困於考試主義而生的呆板課程,所以失去以更高視野審視全局能力、喪失有效與他人溝通的重要特質,從「格局」、「實作」出發,企圖打破傳統框架

他們認爲,不希望「草莓族」的封號繼續建立在大學生印象上,從「自己的學費自己籌」出發,透過集資平臺向社會大衆募款,以1人2萬元,總共50萬元爲目標,希望能讓大家聽聽他們的生命故事

但集資平臺一露出,卻立即引起爭議,有人認爲募款的金額過於龐大,如果只是一個課程,有必要用到50萬元嗎?有近4年登山經驗的盧同學就說,南湖大山在登山難度中屬於中難度,除了路程十分崎嶇外,一趟下來最少需要5天,不只要求好體力,也建議要有1年以上登山經驗才適合挑戰

有人認爲,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挑戰,裝備用租借的價錢只要3千元左右,根本不需要像企劃書上所列出的裝備費用1人1萬元這麼多。這個計劃還提到,「不可否認的,未來我們(這25位學生)將扮演臺灣社會中影響力重大的角色,希望貴公司(投資人)能夠投資我們,如同培養一顆具有潛力種子,做爲對臺灣社會和教育的關懷與回饋。」讓人質疑,整項計劃除了對要求投資外,並沒有任何具體計劃做出「如何對社會反饋」。有人就說,有些小學生沒有錢出國比賽,都懂得要透過打工的方式換取金錢,但這羣臺大生期許自己不要變成草莓族之時,卻好像用另外一種方式變相向社會索求,無法認同這樣的做法。

▲有人質疑這樣的預算是不是過於龐大,且很多支出都模棱兩可。

對此,指導教授朱士維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訪問時說,自己知道這個計劃近日引起許多爭議,他說,臺灣的學生從不缺乏專業,但缺乏看事情態度責任感,希望透過「面對社會」的方式,讓這羣臺大的學生有實際人羣接觸、正面對決的經驗,讓他們透過面對、解決問題,學習到更多東西。

朱教授指出,自己知道企劃書上其實不夠完善,包括租借裝備金額過於龐大、讓人認爲是一次性登山、關於如何對社會回饋這件事上並沒有給出任何承諾,但他強調,如果自己在這時候選擇插手「告訴他們事實」,就跟這堂課的宗旨並不相符,要讓他們自己面對問題,碰到困難,從這些挫折中學習到「如何修正」,這纔是這堂課程要賦予他們的意義

此外,朱教授也補充,想要先澄清的是這項募資活動,不是隻有登南湖大山一次的花費,是從3月份開始的課程,包含前面的訓練登山的花費都從這邊來。編按:恰逢臺大期末考周,截至記者截稿前該團隊成員並沒有接受訪問以及回覆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