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像話了,把上市公司當成自家的,瞞着股民借走3.6億
上市公司本來是大家的,但總有實控人認爲,一切都是自己的。
2019年,上市公司大族激光投資10億在歐洲建研發中心,8年都沒能完工,光設計費就花了2億,每平米的建安成本則高達到3.6萬(不含土地費用)。
如此的花費堪比古代修皇宮,就連央媒也提出了質疑。
按常理,有媒體質疑,公司出來正面迴應,解釋一下也就過去了。
但大族激光董事長面對記者採訪時卻直接回懟:
“你是什麼角色?你有什麼資格來質問我?這個是我們自己的資金我當然有權利做任何經營決策,你管我那麼多?”
態度雖然囂張,但懟人不犯法,最後以公司發了個致歉說明不了了之。
當然,這麼“耿直”的董事長A股少見,更多的都是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表面上與投資者同在,背地裡卻都是“花活”。
其中,又以悄悄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爲最,太不像話了。
佔用資金這四個字有點術語化,不接地氣,咱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類比吧。
某年某月某一天,某地一個小偷偷了一個富豪的錢,但由於富豪家的錢太多沒有察覺,也就沒有報案。
於是小偷隔三岔五就去偷點錢,每次的金額控制地很好,大家一直都相安無事。
後來有一天,小偷買彩票中頭獎暴發了,想跟過去說再見,於是就把他之前從富豪那裡偷的錢全部還了回去,還加上了豐厚的利息,並留上字條:
“感謝兄弟照應,如今連本帶利歸還”。
結果,富豪報警了,於是小偷被抓了,被定了偷盜罪,考慮到主動退還贓款,酌情減輕處罰,關了3個月。
這個故事裡,小偷以爲把偷的錢還回去就沒事了,但這並不能改變偷的實質。
而在股市裡,實控人悄悄從上市公司把錢借走,然後又悄悄還回去,錢沒少,還掙了利息,好像上市公司沒吃虧,但這就叫資金佔用。
本來吧,如果上市公司有閒置資金,借給實控人用用賺點利息也是允許的,但得按規矩來,先公告、再開會、後借錢,還要定期公佈歸還情況。
也就是說,借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得在低風險、有回報、有監管的條件下進行,這也是爲了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但就有實控人嫌這些規矩太麻煩,或者說,就跟開頭的那位董事長認爲的一樣,自家糧倉,借點糧食還用跟別人申請嗎。
於是,A股實控人資金佔用的事例時有發生。
近日,蘇州富豪錢林弟就因違規佔用上市公司凱倫股份的資金3.6億,被證監會下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根據公告,3.6億的資金並不是一次性借的,而是在兩年的時間裡持續累計發生的,可見,從上市公司拿錢來週轉都快成家常便飯了。
值得一提的是,借錢的通路也很特別,先以預付款的形式到外部公司走了一圈,然後才彙集到實控人錢林弟的公司賬戶上。
借個錢還巧立名目走預付款,真是煞費苦心啊。
如此迂迴的方式,不是自家人還真不好操作,而財務總監就是實控人錢林弟的女婿。
當然,所有的本金和利息最後是歸還了,有趣的是,凱倫股份還特別發了一份公告,披露了實控人已歸還全部佔用資金及利息。
這先斬後奏的操作,與前面小偷的例子異曲同工,而證監會也就順藤摸瓜,把凱倫股份及其實控人犯規的事情查了一遍。
凱倫股份是做防水材料的,上市於2017年,上市以來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
根據財報數據,上市前一年的營收只有2.7億,2021年則飆漲到了近26億,差不多是10倍的規模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則已經做到了21億,估計全年28億穩了,甚至有衝30億的可能性。
不過,如此大好形勢下,凱倫股份2022年卻虧了1.6億,主要原因是信用減值損失太多。
所謂信用減值損失,就是該收的錢沒收回來,只能當成壞賬處理掉,凱倫股份近兩年處理了近4個億的壞賬。
資金佔用的一大風險點,就是怕借出去的錢還不回來,潛在危害是巨大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證監會合計640萬的罰款顯得有點輕了。
刨去上市公司被罰的170萬,財務總監、副總經理合計被罰的120萬,實控人錢林弟實際的罰款金額只有350萬,相比3.6億的資金,不到1%,還不如利息多。
當然,既然已塵埃落定,那咱就好自爲之吧,以後除了做好防水,也要做好防盜,別再把上市公司當自家糧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