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掉進了生鮮的坑:規模不經濟

生鮮行業近些年頗受資本青睞,新模式頻出、“新零售”頻發、新想象頻現、新人羣一波又一波。

熱潮與財富效應之下,這個領域出現了成功者,如拼多多(生鮮業務本身也不賺錢)。但更多的人還是失敗了,這裡面不乏一些市場耳熟能詳的明星創業家,最終都失敗了。

他們的失敗其實也都有一些共性原因——力圖在生鮮領域快速做大規模,進而產生規模效應來贏得市場,然而,做到最後卻發現生鮮規模不經濟,規模做得越大成本反而越高,最後難以爲繼。

近期,《商業觀察家》訪問了其中一家曾活躍於中國生鮮市場的明顯創業者,他做的生鮮項目最終失敗了,回望這段旅程,他也有些反思。

下面,《商業觀察家》就將該創業者的一些思考展現。

(以下內容爲當事人口述,不代表《商業觀察家愛》)

01

供應商

做生鮮,沒有人能把蔬菜價格降下來。(通過快速做大規模產生規模效應而實現生鮮價格的下降,不可能。)

在盈利的情況下,這樣的模式,我們是沒有看到。

以我的經驗,量越大,生鮮的採購成本越高。

比如,今天我們要做白菜,要把量做大,但我們當下只有10萬份的打包加工生產能力。

這個時候,你不要指望供應商擁有你想要的供應能力,或可以建立富餘的打包生產能力。

現實的經營中,會出現的情況往往是:每當你計劃做大銷量,供應商都會很敏銳地提前發現,進而他們會馬上知道,或明白,你只能從他哪裡採購。

比如,當供應商看到你在做活動,第二天你去詢價的時候,供應商就會給你報一個很高的價格,你不買不行。(活動都已經出了,又沒有其他的採購來源,生鮮供應商打包加工能力是固定的,加工能力普遍規模較小。)

(價格很高之外,)供應商還可能給你交一堆次貨。

供應商是沒有忠誠度的。之所以他是供應商,就是因爲他只考慮今天。我是做貿易出身的,我就沒聽說過貿易商有忠誠度。

供應商都是最低價格時採購進來,再想以最高價格出售。

只有極少數的人,纔會想建立起長期合夥,關注長期發展,大多數只關注當下的短期收益。

而如果關注長期價值,那他可能也不會做貿易商了。

舉個例子,我明知當地西紅柿採購價只賣1塊錢一斤,我跟一個供應商說,進價給你1.1元,但品質你要給我高一點的,量要大。

結果是什麼呢?到最後,他給你送過來的卻是7毛錢品級成本的西紅柿。(生鮮非標,很難標準化界定)

作爲零售商,不管價格怎麼變,是便宜還是貴了,我們還是隻加價20%賣給消費者。

但對於供應商(貿易商)來講,價格便宜了,他想得往往是要多賺點。

供應商永遠是喂不飽的。

採購時,大部分供應商都會說,我今年沒怎麼賺到錢,那問去年情況怎麼樣,去年也沒怎麼賺到錢。

但像我們之前大量做補貼燒錢時,其實真正受益的就是供應商和消費者。

可悲的是,在生鮮領域,供應商和用戶都沒有忠誠度。

我們有錢的時候,他賺了我們很多錢,欠他錢的時候,其實也就幾萬塊錢。

所以,你希望供應商有忠誠度,體諒你,這個事不靠譜。

(而正是因爲忠誠度不靠譜,生鮮行業在無腦燒錢做大規模後,補貼一停往往會馬上陷入困境,採購價越來越高,消費者流失很快。)

比如,你跟一個供應商合作越長,你就是他利潤率最高的一個單位,會被殺熟。

供應商開發新客戶的成本是很高的,那麼,他們的利潤來自哪?

舉個例子,假使一家超市只有100個月的生命週期,你認爲這家超市那一個月的銷售額會是最高的一個月?

開業第一個月的銷售業績最高,然後,逐月下滑。

因爲第一個月供應商給你的價格是最低的,因爲開發新客戶時,供應商給的價格是最低的。(這就是很多線上線下超市開始售價便宜,但到一定階段都會越來越貴的原因之一。)

你奢求你的供應商越來越便宜嗎,不可能的,只會越來越貴。你不採購還不行,因爲規模已經起來了,不找他採購,當地又沒有其他足夠大的供應商進貨渠道。(生鮮打包加工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加上易損,難以長距離配送,具有濃郁的本地化經營特徵,導致中國的生鮮供應商普遍規模小,難以短時間提升加工能力,實現大量供應。)

而如果不走供應商,來做一個非常穩定的量,你自己就需要有多元化的採購渠道,你自己得有強大的基礎打包生產能力。

那就一定是走京東走過的路,花費大量金錢,把自控的供給加工能力做出來。

所以,生鮮零售這個事情,一定要跟時間做朋友。

它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把模式、系統、用戶體驗夯實。

不是1、2年就能成功的,生鮮零售需要巨大的時間。

02

流量

供應商給你的價格越來越貴,那你給用戶的價格,也會越來越貴。

問題則在於,在生鮮用戶端,用戶也是沒有忠誠度的。

最初你燒錢補貼做出的用戶羣會因爲補貼的停止,及供應商的“提價”而迅速離開。之前,我們燒錢做規模的時候,也創造過一天上百萬單的成績,但補貼一停,用戶怎麼來,就怎麼走。

這裡面的一個關鍵問題在於,生鮮補貼燒錢對低頻購買用戶是管用的(低頻用戶對生鮮價格沒概念,補貼一停,都不知道當天菜價有沒有變化)。但對高頻購買的用戶則不適用,補貼退場開始提價時,哪怕貴1毛錢,在高頻用戶羣裡的銷量都會帶來巨大差別。

同時,生鮮作爲高頻消費商品,高頻東西要不斷提價會有社會問題,就像南美人高頻喝的馬黛茶,這個商品如果要漲價都是需要經過國會批准的。

(回望我們的生鮮創業歷程)我們的確也經歷了燒錢階段,也收穫了很多經驗教訓。

到現在,生鮮零售這個業務,希望靠燒錢去獲得大增長這件事,我是很不認可了,代價會超出大家的想象。

像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它們去年一個季度幾十億地燒錢。我們也做過這樣的事情,一個月也曾燒過2個億,一個季度也燒過3個億,但最終換來了什麼?

簡單點說,5塊錢的商品,你2、3塊地賣,都能賣掉,何必用互聯網的方式,什麼方式都能賣掉。

但是隻要補貼一停,訂單量會出現巨大滑坡,帶來履約等成本上升。(訂單量密度不夠導致履約成本很高)

你的用戶因爲什麼來就會因爲什麼走,所以,我不認爲燒錢最終有很好的結果。

零售最終比的是有相對低的履約成本,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豐富度體驗。

但豐富性和履約成本是成反比的。

豐富性最好的是天貓、京東,但它們的履約成本非常高,所以,這門生意的關鍵是:你的履約成本要能適合生鮮行業。

按我們的測算,倉、門店、交付的全段履約成本要低於10%,做高頻的生鮮品類才能做出流量價值。

如果超出,那就是(燒錢)爲生鮮供給流量。

這就帶來了怪象,生鮮本應該是爲超市提供流量支撐的,但一段時間來,大家做的事,反而是在給生鮮供給流量。

到現在,我是沒有看清楚,爲什麼要花這麼大的錢去燒這個事,我們前面也在做這樣的事,但發現問題時就已經晚了。

出現的情況就是:想去收,也收不住了。

生鮮非標低毛利、供應商缺乏規模加工能力、高頻用戶價格敏感等,導致供應商、消費者都沒有忠誠度。

在花費巨大代價把量做大、把規模做大後,成本反而越來越高,規模效應在生鮮領域沒有出現,這個時候想要再去收是收不住的,需要越來越多的錢來維繫,直到難以爲繼。

投資消費零售 必看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