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份已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

原標題:四省份已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瞭解到,2023年以來,醫保部門發揮醫保基金共濟功能,在國家醫保局的指導下,北京、廣西、內蒙古、甘肅四省份已先後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

輔助生殖納入醫保 減輕參保人員費用負擔

自去年11月1日起,廣西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9類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範圍,政策實施5個月,醫保基金支出約1.14億元,報銷比例59.13%,大幅減輕了參保人員醫療費用負擔。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後,極大調動了有生育治療需求羣體的積極性,幾個月來,全自治區輔助生殖機構門診量達60.77萬次,同比增長35.64%。

整合輔助生殖類項目分類 治療費用更加透明

2023年6月,國家醫保局印發《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將各地原本五花八門的輔助生殖類項目分類整合爲12項。截至目前,已指導21個省份對照立項指南整合輔助生殖類項目,其中20個省份將定價方式由市場調節價改爲政府指導價,進一步規範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今年2月1日起,內蒙古將目前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取卵術、胚胎培養等8項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實行門診單行支付,不設起付線,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遵循“多繳多得”的制度安排,報銷比例分別爲70%和50%。這一政策的出臺,有效解決了以往由各家醫院自主定價造成的不透明、不均衡問題,患者可以預見在1個輔助生殖移植週期內,能享受自付費用負擔減少7000元至10000元不等。

精密測算基金承受能力 保障基金安全運行

政策需要保持長期穩定且可實施。醫保部門在做長週期的基金影響測算時,需要通盤考慮人口規模、年齡結構、臨牀實際需求、放大效應等因素。2021年發佈的《柳葉刀中國女性生殖、孕產婦、新生兒、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報告》顯示,中國不孕率從2007年的12%增加到2020年的18%。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後,醫保基金能否承受?是醫保部門需要考量的問題。

北京作爲首都和國際化城市,人口基數大,對政策實施的評估和基金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政策實施7個月以來,北京市職工就診2.7萬人,總費用2.2億元,職工醫保基金支出1.5億元,在年度測算基金安全運行範圍內。

(總檯央視記者 張萍 鄭怡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