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中心變蚊子廠 學者:有需求才有產量
臺中市福田水資源中心。圖/臺中市水利局提供
內政部推動再生水計劃,立意雖好,但六都有三都公共污水接管率不到三成,水資中心恐被看成另類「蚊子廠」。
逢甲大學永續長吳志超說,要提高接管率難度頗高,「可能還要1、20年」且須因地制宜,但中央與地方政府對高耗水廠商,設廠前的環評須要求使用再生水,「有人買纔有辦法做。」
臺中市有福田與水湳兩處水資源中心,吳志超說,等福田三期啓用,都會區的社區成熟及建案住滿,污水下水道的進水不成問題,臺中再生水廠產製量未來可望全臺第一,但還要假以時日。好處是利用家庭污水產製工業用再生水,遇乾旱時可以分流,避免高耗水廠商搶民生用水。
針對水資源處理設備,新加坡的設備使用率與再生水產製率顯然高於臺中、桃園等地甚多,吳志超說,水資中心可採截流、引溪水等方式,增加進水量,因臺中溪流有枯水期,受限較多。
吳志超表示,工業用再生水之外,其他國家也採取海水淡化,但這都需付出昂貴的成本,廠商如果有自來水可用,當然不想付出更高水費。
例如臺中市有能源廠,市府要求購買再生水,需從再生水廠拉管線,翻山越嶺到廠區,如果用自來水一度12元,但用再生水成本更高,廠商能不用再生水就不用。
吳志超認爲,中央與地方政府須雙管齊下,一是強迫廠商回收用水,不要浪費;二是在環評階段,要求耗水量大的廠商,須提出買回收水計劃,有需求才會有產量,縣市政府可採總量管制省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