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測-全球數據中心需求強 吸引投資者目光
全球有10至15家雲端服務供應商、串流服務(OTT)以及超大型數據中心主導市場並引領着全球需求。疫情推動了雲端服務的快速成長,促使超大型數據中心數量從2015年的259個增加到2021年的700個。
■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激增
從亞馬遜、Google、Meta、微軟、蘋果、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領先的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資本支出趨勢看來,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數量正急劇增加。目前,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容量的一半以上(53%)位於美國,其次是亞太地區佔26%,歐洲佔16%,其他地區佔5%。
全球有314個新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正在開發中,到2024年底將超過1,000個。相較於五年前僅500個據點有明顯的成長。預計未來幾年,美國將繼續成爲超大規模數據聚集的中心,而中國、愛爾蘭、印度、西班牙、以色列、加拿大、義大利、澳洲和英國也正在見證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成長。2022年至2026年,公共雲端服務市場收入將以19.8%的年均複合成長率擴增,這將提高對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需求。 人工智慧(AI)崛起也對於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也將產生巨大需求,運行和訓練這些模型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和大量的資源,限制了能取得先機的公司數量。
AI除了帶動需求,也能協助提升數據中心的營運效能。顧能公司(Gartner) 估計,到2025年,一半的雲端數據中心都會使用AI。數據中心營運將使用機器學習和AI來幫助提高性能和效率。AI將能對數據中心的性能提出即時反應,還可以協助操作技術,幫助數據中心變得更有效率,從長遠來看具有成本效益,有助於持續發展。
雖然需求強,目前仍有些挑戰限制行業成長。供應鏈延遲問題預計2023年仍無法解決,但在2024年應有所緩和,因爲營運商和用戶適應了新步調,製造商也找到更多供應商,並使流程更有效率,但技術短缺是另一主要挑戰,新的建設計劃會受限制,擁有和營運數據中心也更加困難。
數據顯示,有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以及電力和冷卻系統引進AI,但AI還沒有先進到足以取代工作人員的地步。大多數營運商認爲,AI要想讓數據中心減少人員聘僱,還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根據Lightcast最近的一項研究,目前AI創造的工作機會比它取代的工作機會要多。
■臺灣有優勢,投資者看好
由於開發成本高昂且需求強勁,供給面的關注點仍是市場去化量,會持續留意目前位於歷史低點的空置率的變化,使營運商能保持強勁的定價。
私募股權投資對於投資數據中心興致勃勃;2022年,在48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併購案中,私募股權投資佔逾9成(91%)。在過去四年,KKR、黑石和波克夏合夥人都收購了美國的主要數據中心營運商。在亞太地區,麥格理集團收購了AirTrunk數據中心資產組合,貝恩資本收購了廈門秦淮數據中心。根據JLL的年度貸款人調查,預計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數據中心是貸款淨增加最多的三大資產類別之一。
以臺灣而言,由於基礎建設、地理位置、人才與供應鏈等設立數據中心的要件都十分優越,國際大廠如Google、微軟皆已來臺興建投資數據中心,而在地業者則以中華電信、遠傳及臺哥大等電訊公司爲主,由第三方投資營運之數據中心仍有待開發。展望未來,隨着全球公有云終端用戶市場規模持續成長,營運商如伊雲谷、遠傳等營運前景看好,相信有助於活絡臺灣數據中心投資市場,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