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特色:充滿做夢與無限可能的○~三個月

充滿做夢與無限可能的○~三個月。(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爲什麼不用急着要孩子「睡過夜」?

睡眠暗號和疲累訊號如何區分

午睡到底該睡多久?

夜驚和做惡夢哪裡不一樣?

睡前儀式爲什麼是寶寶好眠的關鍵?

寶寶說不出口的睡眠秘密,由專業臨牀睡眠心理師爲爸媽解惑!

【精彩書摘

這個階段的睡眠特色是「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Melatonin)尚未形成。大部分嬰兒在六週大時,松果體成熟以後,纔會開始有褪黑激素的荷爾蒙,但濃度很低。○~三個月的新生兒是有可能分不清晝夜的,爸媽不用太擔心,從第六週開始到約莫三個月大時,晚上的褪黑激素纔會開始慢慢增加。

解說褪黑激素之前,先聊一下什麼是生理時鐘。一般來說,我們都需要按照「外在時鐘」的具體時間提醒,才知道該睡覺、上班、上學,或是該吃飯了,但新生兒還不知道外在時鐘,怎麼判斷何時該睡覺或吃飯呢?

當然,新生兒可以依靠的「外在時鐘」初期會是「人體時鐘」 由爸媽來提醒新生兒。不過慢慢地,新生兒會開始出現人類另一個更重要的「內在時鐘」,就是內建於體內,告知我們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清醒的「日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

「內在時鐘」和日夜節律有關,也和「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息息相關。褪黑激素是一種由松果體生成的荷爾蒙,人在入睡前便會開始出現褪黑激素,並在半夜達到高峰,再於早晨醒來時下降。體內的褪黑激素濃度曲線,反映了個體的「睡醒循環」。

隨着褪黑激素逐漸形成,新生兒的睡眠開始逐漸穩定。但在剛開始時,褪黑激素不見得是在該睡覺的夜晚出現,所以爸媽得幫忙新生兒形成「晚上睡着時有褪黑激素,白天醒着時沒有褪黑激素」的規律,怎麼做呢?

首先,建立白天(光亮與活動)和夜晚(黑暗與安靜)的區隔。在早上接受足夠的太陽光線照射,藉此調整體內的褪黑激素,可協助將生理時鐘固定在二十四小時週期,睡眠將更加平穩和良好。爲什麼可以透過太陽光線來調整及穩定生理時鐘呢?因爲光線會先經由眼睛的瞳孔,抵達眼睛後方的視網膜,再傳送光線訊息到位於大腦下視丘的神經核,再經交感神經而傳至松果體,並啓動大腦後續連鎖反應,像是透過光線提醒大腦,已經天亮囉,該起來囉!接下來就會抑制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結束睡眠,等於開始啓動一天!

可以在白天多照光及太陽,幫助新生兒知道現在是白天,也可以在白天多活動,並減少睡眠長度;到了傍晚,尤其是睡前,則調暗燈光,有助於形成關燈就是要睡覺的連結。此外,若是日後要開始穩定小孩的生理時鐘,每一段的睡眠時間要逐漸固定下來,特別是早上的起牀時間。

換言之,新生兒六週大後,大腦纔開始準備有褪黑激素,在那之前寶寶都搞不清楚日夜,整天哭鬧或是整天睡,自己是無敵中心媽媽是萬能的,這些統統都成了合理的循環。從第六週起到約莫三個月大時,晚上的褪黑激素纔會慢慢增加,日夜的區分纔開始穩定下來。

光線刺機如何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圖/時報出版提供)

一般來說,這個階段的新生兒有夜眠拉長至五六個小時以上的規律性,總睡眠時數約爲十五~十九個小時。

大人來說,擁有好的睡眠長度及有品質的睡眠很重要,就像充電,睡眠提供了我們的身體各種復原機制。對新生兒來說更是如此,優質的「安靜睡眠」(quiet sleep)可再細分爲淺睡眠期及深睡眠期,能讓新生兒分泌充沛的成長荷爾蒙,相對應於長大後的「非快速動眼睡眠」階段;「活動睡眠期」(active sleep )又稱做夢睡眠,則能讓新生兒的大腦更進階發展,相對應於長大後的「快速動眼睡眠」階段。

新生兒睡覺時的做夢比重很高。剛出生的新生兒有五十%以上的睡眠時間在做夢,三個月大時則有四十%,均比成人來得高(成人約爲二十%),這和新生兒的腦部正在快速成長髮育有關。人在做夢時,代表大腦正在整理、反芻、歸檔及活化白天或清醒時接收到的一切外在資訊,尤其是愈小的新生兒,每天睜開眼看到的、接觸到的,都是全新的人、事與物,更是需要非常多做夢睡眠,才能處理這些白天的記憶、情緒與認知,因此,良好的睡眠加上足夠的做夢都有助於新生兒的學習。

不同年齡層的睡眠總時數與睡眠階段比例。(圖/時報出版提供)

睡眠VS心理髮展:寶寶自我感覺良好,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

讀到這裡,爸媽們也許內心一陣驚奇,「哇~我還真沒想過寶寶每星期的睡眠都有一點改變耶!」,以及「欸~還有什麼是我沒想到的嗎?」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寶寶的睡眠與心理髮展之間有什麼重要的關聯吧。

欸?睡眠不是生理現象嗎?心理髮展?

是的,睡眠一般被視爲「生理」議題。新生兒睡不好,爸媽通常立即想到身體的各種不舒服,像是沒吃飽、尿布溼……事實上,睡眠更與孩子現階段的「心理」發展息息相關,一旦我們有所瞭解,就會更知道如何迴應孩子,幫助他們睡得更香、更甜。

心理─無微不至期

「無微不至」一詞的典故,可追溯至古代大臣對皇帝指派的任務盡心盡力的態度,對於○~三個月新生兒的每個細節,爸媽都要照顧得非常精細周到!

如果從心理髮展的角度來看,英國著名小兒科醫師與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Donalld W. Winnicott)主張,新生兒有全能的幻覺(Illusion of Omnipotence ),傾向認爲母親的乳房或周遭的人對於他的照顧,是在他的全然掌控之下。例如,他餓了,需要乳房來滿足飢餓生理需求,乳房就會出現;對新生兒而言,是他「創造」了乳房,是他創造了周遭世界。溫尼考特認爲,此階段應以新生兒的需求爲中心,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

爸媽們或許仍然很困惑,初生的新生兒,除了睡眠、飢餓此類基本生理需求,還會有什麼需求要被滿足呢?就讓我們從發展的角度來一窺究竟。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William Fritz Piaget)認爲,新生兒會透過感覺與動作探索這個世界,並在探索過程中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三個月大的新生兒正處於皮亞傑提到的反射活動修正階段(Modification of Reflexes)與初級循環反應階段(Primary Circular Reaction),常見他們出現大量的吸吮反應,像是吸吮手指、小被子奶嘴、口水巾;也常見他們重複地抓握與敲擊物品,並在過程中感覺有趣。

由此可知,新生兒除了想睡時能夠擁有充足且良好的睡眠,肚子餓時能立即獲得飽足感之外,透過吸吮和抓握等動作來和爸媽互動,或透過吸吮和抓握探索周遭環境,也是生活中的一樁大事!

新手爸媽或許又困惑了。新生兒吸吮或抓握時,看起來好像是他們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大人只要留意安全性就好了吧?這誤會可就大了,既然此階段是「無微不至的照顧」,意謂的就不僅是滿足生理需求或提供安全防護,更包括了心理需求的覺察與迴應。

心理需求就是新生兒和爸媽互動時,他們對這個環境感到好奇,而我們要先讀懂他們發出的訊號。○~三個月新生兒的語言發展會從沒有語音到逐漸發出可以辨識的語音,常見的有ㄚ、ㄨ、ㄧ等母音。此階段的新生兒會對環境中的聲音產生反應,並逐漸分辨不同的聲音。不僅如此,他們還會開始注視人的臉,爸媽要是逗弄他們,他們會用微笑迴應。

具體來說,爸媽可用像是音樂鈴、沙鈴之類的玩具,製造一些輕柔的聲音,也可以對着新生兒自言自語,他們將漸漸發現玩具的聲音和爸媽的聲音不一樣。而當新生兒開始發出一些語音,爸媽可以模仿他們。例如寶貝說「ㄚ」,你們就說「ㄚ」。當然,如果寶貝說「ㄚ」,你們很開心地以爲他們要說「媽媽」了,因此接着說「媽媽」,那也很好。因爲爸媽開心的心情會透過聲音和表情傳遞給新生兒,新生兒也會跟着開心呢!

常見睡眠狀況與問題:睡太多的美麗與哀愁

如二十七頁的睡眠特色所說,○~三個月大的新生兒因爲褪黑激素纔開始形成,日夜節律剛開始建立,一整天多數時間都在睡。不過,這不代表他們睡得很安穩。此階段的新生兒常在睡着時無故被嚇醒或哭醒,爲什麼呢?

因爲新生兒睡覺時,就像在海里游泳一般,常不自主出現一些手腳動作,由於現在已經不是在像羊水一樣的空間裡,所以經常會被自己的動作驚醒,比如手腳動不動踢一下、抖一下、不時翻身,或是雙手不自主顫動等。這類動作稱作「驚嚇反射」,一般來說都是正常現象,一部分是因爲寶寶剛出生,腦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及分化完成,大腦動作區在睡覺時無法完全關機休息,會繼續出現比較多動作,一旦動作太大,寶寶就很容易因此驚醒,出現不安的哭鬧反應。

許多新生兒的爸媽應該都試過或聽過,睡覺時適度使用包巾包裹住寶寶全身,有助於減少他們因爲驚嚇反射等大動作而嚇醒的情形,讓寶寶睡得更安穩。但是,並非所有的新生兒都必須藉助包巾才能入睡。一般而言,驚嚇反射在一個月大時最明顯,約半歲大就會消失,有些孩子很快就不會被這類動作影響。

換言之,爸媽應先觀察自己的孩子,如果睡覺時總是很容易動一動就醒來,而且一醒來就哭,很可能就需要包巾的輔助。

使用包巾時,除了讓寶寶比較不會亂動之外,必須考量到舒適性、透氣性。隨着月齡的增長,寶寶的活動量增加,可以在晚間睡眠時再包覆包巾,白天就讓寶寶的四肢自由伸展;或者更換適合的包巾類型,不需要完全包緊緊。

好眠秘笈:安全第一

不管是親子同牀或寶寶單獨睡嬰兒牀,各有各的好,需要信任自己與小孩的關係,每個寶寶或是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選擇,但不管哪一種,「注意安全」都是最高指導原則。以下分別整理「嬰兒牀」及「親子共眠」的安全法則給大家參考:

嬰兒牀安全法則

◎嬰兒牀

1. 牀墊與牀框( 包含搖籃)之間最好密合,過大的空隙可能造成牀墊滑動,可能發生讓牀墊覆蓋住寶寶的危險,或讓寶寶直接接觸牀底導致不適。

2. 牀單與牀墊要密合,或者確保表面是平順無皺摺的狀態,以避免過鬆的牀單出現纏繞寶寶的危險。

3. 嬰兒牀本身一定要通過相關安全檢驗。

◎環境

1. 嬰兒牀上方避免懸吊式玩具,以防玩具掉落或被寶寶扯下來,影響安全,尤其是照顧者無法在一旁陪伴時或長時間睡着的夜晚。

2. 嬰兒牀避免放置在夜燈、窗簾附近,任何懸掛物都應遠離寶寶睡覺的地方,也應遠離房門,以防寶寶的手不小心被房門夾到。

◎寶寶

1. 只要溫度合適,寶寶可以穿着合身的包衣、內衣或睡衣睡覺,避免過多或過重的被子產生蓋住寶寶的危險。若需要被子,建議採用可固定於寶寶身上的防踢被,或是將被子的一端固定在腳邊的欄杆上,以避免被子蓋住寶寶口鼻而發生危險。

2. 避免用線或繩子把奶嘴綁在寶寶身上,容易讓手或脖子受傷,也要避免穿着有過多絲帶或線繩等裝飾物的衣物,裝飾物的長度至少要短於寶寶頸圍。

嬰兒牀安全法則。(圖/時報出版提供)

◎照顧者

1. 避免在嬰兒牀附近抽菸,這對於新生寶寶的健康有很大影響。研究指出,父母抽菸與二手菸都會增加嬰兒猝死症的風險

2. 若是照顧者一方出現以下狀況,建議暫時交由他人照顧,像是嚴重的情緒問題、服用影響神智的藥物,或是身心處於過度疲累的狀態,可能會因此無法適當迴應新生兒的需求。

如果照顧者無法確定自己的身心狀態,或擔心自己服用的藥物會影響照顧新生兒的能力,建議可諮詢精神科、身心科或家醫科等。

親子共眠安全法則

◎牀

1. 牀不能太軟,像是水牀,寶寶容易窒息,也可能影響脊椎發展,建議儘量選擇平穩且較硬的牀。

2. 牀夠大才建議親子共眠,如果牀不夠大,建議僅由媽媽共眠,或是改採嬰兒牀並排放在成人牀邊的替代方式。若是父母體重過重或身材高大,也應評估是否會影響親子共眠。此外,將穩固且穩定的牀墊直接放在地板上( 遠離牆壁或圍欄)也是一種安全的替代選擇。

◎環境

1. 避免放置太多物品,像是玩偶( 特別是有繩子或過軟的大玩偶)、毯子( 特別是毛料過長或過於柔軟的材質)等,同時注意蓋棉被時,不要覆蓋超過新生兒胸口,將增加呼吸猝死或窒息風險。建議將棉被一端固定在牀尾,讓被子無法拉超過新生兒胸口。

2. 親子共眠較容易發生半夜掉下牀的危險,建議父母可在牀的四周架上護欄,減低孩子意外受傷的風險。或讓牀靠牆,牀與牆之間也要儘量減少空隙,以免新生兒夾到。

◎寶寶

1. 儘量讓一歲以下的新生兒仰睡,避免趴睡,因爲寶寶很容易在趴睡時發生窒息與嬰兒猝死症。美國小兒科學會在一九九二年建議嬰兒採取非趴睡睡姿(nonprone position),並於二○○○年建議減少側睡(side sleeping position)。對嬰兒而言,最理想的睡姿爲仰睡。

2. 可讓寶寶睡在媽媽與牆(或護欄)中間,因爲媽媽對於新生兒的狀態比較敏感,與新生兒之間的默契十分良好,通常都能敏銳地察覺新生兒半夜裡的舉手投足,甚至感受得到寶寶即將醒來。

3. 不要讓新生兒單獨睡在大人的牀上。

◎照顧者

1. 父母若有以下睡眠障礙或睡眠異常行爲,應避免與新生兒共牀,像是會製造大聲噪音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腳肢體會不自主踢動的陣發性肢體抽動症、磨牙、夢遊等,這些都很容易不自覺地干擾新生兒睡眠,並增加新生兒的危險。

若照顧者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干擾新生兒睡眠的睡眠障礙或睡眠異常行爲,建議諮詢專業睡眠中心、睡眠專科診所或是有睡眠專業之心理治療所,安排檢查以進一步確定。

親子共眠安全法則。(圖/時報出版提供)

2. 父母本身若有抽菸習慣,不應與孩子同牀。喝酒、長期服用鎮定類藥物,甚至服用感冒藥物期間,可能會因爲警覺性下降而增加新生兒的危險,也不建議與新生兒同牀。

除了注意安全,也要找到大家( 媽媽、爸爸、新生兒)都能獲得到最佳睡眠的方式。照顧新生兒時,爸媽一定會被剝奪睡眠,想夜夜好眠很不容易,但是,設法找到彼此都可以睡得好的最大可能性非常重要,裡面包含了如何傾聽新生兒發出的訊息,這也是接下來每個章節的重點之一。

(本文摘自《0-6歲好眠全指南:搞定小孩子,爸媽好日子》/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臨牀心理師

吳家碩

目前任職於好夢心理治療所,併爲該治療所執行長。致力推動臺灣失眠認知行爲治療專業人員養成與培訓,爲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合格認證之失眠認知行爲治療專業人員,且爲該專業人員之督導級講師,曾任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大衆教育委員會主席及理事,積極推廣睡眠醫學大衆教育推廣,累積超過450場睡眠相關講座。着有《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失眠保證班》、《好眠教戰繪本-公主爲何徹夜未眠》等書。

臨牀心理師

王佑筠

目前任職於新田心理治療所,併爲該治療所副院長,同時是初色心理治療所專業臨牀心理師與桃園市特殊教育專業團隊臨牀心理師,曾任職於林口與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多年深耕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領域,協助親職諮詢與親子溝通、壓力調適、情緒調節與人際溝通

《0-6歲好眠全指南:搞定小孩子,爸媽好日子》/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