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與養老金融:求解銀行財富管理“雙降”

文/楊希 21世紀資管研究院研究員

2023年至2024年,對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轉型來說,不是一個收穫的“好年景”。受宏觀環境、市場因素影響,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條線面臨着“增規模不增利潤”困境,甚至還有銀行面臨着客戶資產規模、中收“雙降”的局面。

逆境求存。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轉型之路並未因環境的影響而停滯不前,變革與升級仍在持續。這不僅體現在財富管理行業在技術層面的創新和進步,也反映了行業在服務理念、市場拓展、規範化建設和應對挑戰方面的全面升級。

回顧過去一年,21世紀資管研究院從銀行財富管理轉型的路徑中提煉出了兩個關鍵詞,即數字化與養老金融。過去一年裡,財富管理行業朝着專業化與技術驅動的方向不斷髮展,做深客戶分層,做細服務架構;同時,結合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的總體要求,在養老金融領域積極探索。

探索數字化賦能

近年來,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腳步不停,以頭部商業銀行爲代表,每年在科技建設方面的投入均佔營收的一定比例。在財富管理條線,數字化轉型也在積極開展。包括數字平臺的建設與優化,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的應用、大數據分析等等。總體來看,商業銀行正努力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模式,爲客戶提供更加無縫的財富管理體驗。

首先是對客戶數據的進一步挖掘和提升,同時形成相對智能的資產配置體系。

譬如,在2023年度報告中,工商銀行表示,該行圍繞價值提升,推動資產“智能化”配置。一是持續迭代“智慧大腦”策略功能。2023年“智慧大腦”策略服務觸達客戶2億戶,直接促成客戶購買重點產品1.87萬億元,成交額是2022年的2.14倍。二是完善“智能資產配置”服務體系。加速資產診斷、資產規劃功能迭代升級,重構子女教育、養老規劃及大額支出等場景模型,打造一站式、個性化資產配置服務平臺。2023年,該行智能資產配置服務客戶近600萬戶,推動服務客戶AUM增長超4400億元,促成產品成交約5000億元。

招商銀行方面表示,該行加快從“線上零售”向“數智零售”轉型升級,構建智慧財富引擎、智慧客服引擎,沉澱數字化能力。招行通過App進一步整合人工智能、智能客服、遠程顧問能力,煥新推出智能財富助理“小招”,提供財務分析、選品策略、市場觀點、收益分析等一站式財富管理服務和個性化、定製化顧問服務。財富管理升級財富Alpha+平臺,實現投研選品、投後管理全流程數智化,深度賦能關鍵崗位專業度提升。

事實上,大部分大型商業銀行都在做類似數據挖掘和提升工作。相比中小銀行,大型商業銀行擁有更多的客戶數據。通過利用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等技術,銀行可以分析客戶的消費行爲和需求,進而通過這些信息推算出適合客戶的產品和服務。

此外,在以ChatGPT爲代表的人工智能應用走熱之後,財富管理領域也在高度關注AI和機器學習的應用進展。

可以觀察到的是,商業銀行開始嘗試利用AI和機器學習技術來提供個性化的財富管理建議。通過分析客戶的行爲、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這些技術可以幫助銀行提供更加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

譬如,北京銀行表示,該行正前瞻打造“AI驅動的商業銀行”,積極佈局“大模型+小模型”驅動的新一代金融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形成代碼生成、代碼註釋等基礎應用場景,同時面向理財經理、大堂經理、客戶經理、綜合櫃員、遠程客服等崗位角色,部署“北銀投顧”“智能客服”等問答機器人,大幅提升員工工作效能。

北京銀行認爲,AI人工智能技術在釋放銀行員工生產力、創造力的同時,基於AI大模型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析和利用大量數據的能力,對於推動智能拓客,爲客戶提供個性化建議、投資諮詢、市場趨勢預測等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

總體來看,銀行財富管理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轉型不僅提高了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也爲銀行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競爭優勢。不過,仍然需要關注轉型過程中的技術挑戰、監管適應和數據安全等問題。

發力養老金融

養老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不僅關係到老年人的福祉,也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

商業銀行的財富管理轉型與養老金融的契合之處在於目標與方向:財富管理能夠服務居民的全生命週期需求,通過長期的財富保值增值,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老年人對養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養老金融可以通過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譬如,中信銀行此前在財富管理領域提出了全生命週期的財務規劃配置方法——“三分四步法”,建議投資者按照“收支平衡、風險預防、養老規劃、長錢投資”四個步驟做好資產配置,並根據投資者全生命週期不同階段需求,提出“Z世代”“中生代”“銀髮代”人羣的差異化財務規劃方案。

作爲中信集團綜合金融服務板塊發展的平臺和主體,中信金控2022年成立“養老金工作室”“年金工作室”,2023年將“養老金工作室”升級爲“養老金融工作室”,負責牽頭統籌金控各子公司養老金融業務協同發展,秘書處設在中信銀行財富管理部,負責協同成員單位建立養老生態體系。

值得關注的是,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銀行業對養老金融這一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譬如,建設銀行在2023年末發佈“1314”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就不僅僅將養老金融限定在個人金融板塊,而是擴大至資金資管、公司、個人金融板塊等。

建設銀行將養老金融劃分爲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金融生態四個部分。其中,養老金金融指以基本養老保險爲第一支柱,以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爲第二支柱,以個人商業養老金爲第三支柱;養老產業金融指金融機構面向養老產業提供信貸、投資等服務的金融活動;養老服務金融指建設養老服務平臺,整合集團權益賦能客戶營銷;養老金融生態指聚合A(資管保險等投資機構)、B(企業)、C(個人)、G(政府)端客戶和需求。

從更高和更寬視角來看,國有大行拓寬了養老金融在財富管理領域的運行模式,形成了“客戶儲備養老金——養老金投資養老產業——養老產業增加養老服務——養老服務對接客戶養老資金使用”的良性循環。這樣的探索對財富管理服務養老金融來說,也有更多的參考意義。

總體而言,商業銀行正通過養老金融方面的探索如何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養老需求,這也將爲銀行自身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