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衝擊媒體業 學者憂新聞科系吸引力下降
臺大新聞研究所所長洪貞玲今天表示,新聞所已通過要設立大學部,盼培育國際傳播人才。圖爲臺大校園外觀及學生。記者曾原信/攝影
少子女化影響大學招生,加上數位轉型衝擊媒體產業,有學者坦言,近年來新聞科系漸不受學子青睞,但也有學者認爲,網媒、自媒體的興起,讓新聞科系仍有吸引力。
隨着網路崛起,媒體生態面臨衝擊,經營更爲不易,部分紙本媒體已陸續走入歷史,加上少子女化影響,讓新聞科系在招生時面臨嚴峻挑戰。近日臺大新聞所證實擬設大學部,也引發外界對媒體產業發展的關注。
中國文化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鬍幼偉告訴中央社記者,近幾年從事新聞工作的年輕人正在減少中,很多人覺得當記者比較辛苦,待遇也沒有很高,加上社會地位一直往下降,年輕人投入的意願就越來越低。
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坦言,「數位轉型這一波把新聞業衝的太慘了」,近年來在傳播相關科系中,新聞系最不受學子青睞,她先前到世新大學演講時向學生現場調查,即時在複選情況下,也只有7%的學生想要走傳統媒體,其他要不是想當網紅,就是要進網路媒體。
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紙媒萎縮是不爭的事實,但年輕人對媒體還是有高度興趣,現在很多學生偏向自媒體發展,因此世新今年才擴大傳播學院招生名額;即使傳統媒體逐漸式微,但自媒體的興起又帶給年輕人對未來就業有很大期望,因此新聞傳播科系仍有吸引力。
中正大學傳播繫系主任管中祥指出,雖然近幾年看到不少舊媒體消失,但同時也不斷有新的媒體出現,因此並不覺得媒體產業已走向蕭條;越來越多網媒或獨立媒體的出現,也代表社會對新聞的需要,但已不見得要是大型媒體,微型獲利模式可能是新的發展方向。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憶寧認爲,雖然臺灣的媒體產業發展可能不如期待的那麼好,但產業發展不應成爲人才培育的阻礙,政大也希望透過紮實的訓練,讓人才能爲全球所用,且未來發展的路更寬廣,不受新聞傳播領域所限。
對於當前媒體產業環境,胡幼偉語重心長地說,臺灣幅員有限,每天能產出具新聞價值的事情有限,加上新媒體漸增,大家爲了生存,不斷在競爭廣告等稀有資源,並以討好大衆的方式來增加點閱,長此以往,新聞品質難以讓大衆產生依賴感,最後可能變得可有可無。
胡幼偉認爲,新聞應該跟一般人聊天談八卦有所區別,新聞內容要能看出社會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對社會發展發揮指引作用,新聞才能被大衆重視並獲得尊敬;新聞教育除了軟硬體設備的訓練和使用,更應着重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設法提升人才素質和新聞品質,否則新聞教育只會越來越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