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課程也可以這樣玩 外籍學生與在地高中生用竹編探索臺南在地故事
家齊高中結合暑期課程,邀約成大華語中心外籍生共學交流,透國竹編探索臺南在地故事。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市家齊高中執行國教署大手牽小手計劃,結合暑期課程,邀約成大華語中心外籍生共學交流。來自美國、英國、丹麥、韓國等16名外籍學生,今與家齊高二雙語實驗班師生,透過竹編,探索在地故事,進行了一場跨文化溝通與跨域學習體驗。
家齊高二雙語實驗班學生也準備了豐富生動的影音簡報,向外籍生介紹臺南的文化特色與觀光景點,讓這羣來臺學華語的外籍生,有機會透過高中生的視角,探索臺南的多元樣貌。
講師蔡惠婷是家齊校友,原就讀餐飲科,在大學時期發掘了自己對竹編的熱愛,因緣際會認識竹藝大師張永旺,開啓探索竹子的生涯。後又研究臺南三大竹藝師莫永崇、盧靖枝、翁明輝的技藝,於2020年創辦「竹曰工坊」。蔡惠婷表示,竹曰工坊聚焦工藝教育的推廣,希望讓更多人可以認識臺南的竹藝文化,並分享竹編的知識和技巧。
蔡惠婷說,全世界超過80%的竹子產自亞洲,臺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氣候極適合竹子生長;竹子也是乘載臺南日常生活的重要文化載體,從養殖漁業的魚籠、陣頭的盾,到慶典的龍首等,皆見證竹藝的廣泛運用。
臺南曾是臺灣竹編產業的繁榮中心,但工業化的浪潮和廉價的塑膠製品降低了大衆對竹編產品的需求。如今,面對氣候變遷,淨零碳排及永續發展議題深受關注,竹子一躍成爲明日之星,更是邁向淨零碳排的極大助力。
蔡惠婷帶着學生一同體驗竹編杯墊,但看似簡單的竹片編排,卻蘊藏邏輯的排列組合。學生依循簡報上的圖示編排,完成作品的當下,充滿成就感,開心地與自己的作品合影。
來自美國的吳義涵說,竹編杯墊不僅環保實用,也可當成手機或鑰匙吊飾,別具創意巧思;來自丹麥的孔芸熙表示,能夠與在地高中生一同交流並完成竹編杯墊,是很難忘的跨文化溝通與跨域學習體驗。
家齊高中結合暑期課程,邀約成大華語中心外籍生共學交流,透國竹編探索臺南在地故事。記者鄭惠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