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小孩公共場合吵鬧?精神醫:有「2種可能」父母先理解原因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你是否也曾在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的狀況呢?兒童福利聯盟今發表《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經驗調查問卷》調查報告,發現有9成民衆曾看過類似情境,因此呼籲各界一同重視暴力管教行爲。兒少精神科醫師則表示,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有2種可能,建議父母先行理解其中原因,並「先忽略問題行爲,鼓勵好的行爲」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界線。

兒童福利聯盟發表《公共場合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經驗調查問卷》調查報告,發現有9成民衆都曾在公共空間目睹大人打罵小孩的狀況,因此發起「No Hit Zone 零暴力空間」運動,邀請大衆認識暴力管教行爲對孩子的影響,並邀請一起加入零暴力空間。

三軍總醫院兒少精神科醫師、研究副院長葉啓斌表示,兒童本身就會活潑好動,當他不斷髮出噪音可能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本身體質是沒有辦法一個人安靜玩耍的個性;第二種則是因爲「情緒」所致,無法處理某些挫折的情況,因此在壓力之下產生情緒問題。

葉啓斌建議,父母或是其他陪伴者可以先行了解小孩的情況,若小孩子過分吵鬧時,父母有沒有能力進行限制,或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若父母可以理解孩子的行爲,可以「先忽略問題行爲,鼓勵好的行爲」,以此來幫助孩子建立好的自我概念。

至於目睹的民衆該如何協助?葉啓斌表示,可透過「三步驟」,瞭解情況、視狀況處置、必要時離開現場;若孩子吵鬧不休可先行理解原因,再看是否能夠協助處置,但若是孩子受挫能力較低,而處於過度反應的狀況,也要觀察是否父母也是類似的體質,若刺激到父母恐怕將引起更多情緒,若可以建議先行離開現場。

對於父母因爲孩子吵鬧而在公共場合吼小孩,甚至動粗,葉啓斌表示,父母通常是想要糾正小孩不好的行爲,但出言喝斥、暴力行爲其實都不太建議,其實孩子不是故意要搗亂,可能只是壓力問題無法處理,若父母無法評估孩子的狀況,可以尋求專家協助,但許多爸媽上班忙碌,其實也無暇處理,但也會建議父母與孩子一同接受諮商或其他專業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