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眼|信息量很大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6大關鍵詞值得關注!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今年我國經濟成色如何?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明年經濟工作怎麼幹?

備受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全面總結今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明年經濟工作。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紮實有力,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2024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沉甸甸的,一句話概括——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同時也是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工作會議。這場會議信息量很大,我們從中找出了一些關鍵詞——

關鍵詞一:

“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

實施什麼樣的宏觀政策,是判斷經濟走勢的重要參考。會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具體來說,就是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

財政、貨幣政策是開展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在財政、貨幣政策之前加上什麼樣的定語,是每年大家關注的焦點。針對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表示,財政政策延續“積極”的總基調,體現了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同時增加“更加”二字,即更加積極,與“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貨幣政策,中央時隔14年再提“適度寬鬆”,被認爲是一次鮮明而重要的轉變。結合今年央行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有關部門出臺的相關舉措來看,我國貨幣政策已有從“穩健”向“適度寬鬆”轉向的信號。

央行行長潘功勝近期透露,明年央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機構預計,明年將會有增量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推出,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將繼續強化。

“貨幣政策的作用,終究是‘有效但有限’。”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論擴內需還是防風險,還需要以更大格局、更寬視野,採取更有力措施,而不是隻寄希望於貨幣信貸政策。

綜合專家和機構分析,普遍認爲明年宏觀政策是“超預期”的,超預期的宏觀政策定調是爲了穩預期,隨着財政、貨幣、產業政策協同發力,將在居民消費、進出口、房地產等領域帶來積極效果。應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關鍵詞二: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內需一頭連着經濟發展,一頭連着社會民生,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會議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重點工作的首位,並在擴大內需前面首次加上“全方位”的要求,彰顯了近年來中央一以貫之、擴大內需的鮮明導向,被認爲是一項很有針對性的部署。

擴大內需爲何還要“全方位”?董彥嶺認爲,一方面,我國經濟所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有所提高,尤其是特朗普在當選美國總統後提出將提高對華關稅,這將不可避免地對我國外貿造成一定衝擊,外需承壓較重,對內需的依賴性增強;另一方面,我國經濟體量大,擴大內需是穩增長的根本之策,只有消費與投資並重,才能讓內需在穩增長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消費方面強調的是“大力提振”。今年以來,受以舊換新等政策激勵,消費市場加快復甦回暖。以家電市場爲例,全國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用了79天,而從1000億元到2000億元僅用40天。消費潛力正加速釋放,但仍需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場景。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念明認爲,前期市場關注到的與消費相關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舊換新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上面,2025年促消費政策仍是擴大內需的主要政策手段,預計財政支出結構將從偏重投資向更加註重增強消費能力與意願轉變。

投資方面強調的是“提高效益”。“會議提出提高投資效益,旨在減少無效投資和低效投資,杜絕‘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爲,好鋼用在刀刃上。”董彥嶺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政府投資應更加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在現代化產業體系、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等領域發力,減少低效、重複建設,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關鍵詞三:

“穩住樓市股市”

樓市、股市與居民財富關係密切,會議關於“穩住樓市股市”的有關表述也因此備受關注。

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金融與財務管理系主任張光利認爲,樓市股市穩不穩定,關係到居民的存量財富和財產性收入,關係到社會消費和國內需求。中央關於穩住樓市股市的最新要求,與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努力提振資本市場”舉措一脈相承。

“‘穩住’這個詞,相信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張光利說,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央果斷提出穩住樓市股市,不僅體現了提振經濟的決心,更體現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決心。

近日,房地產市場出現企穩回暖跡象。以11月青島房地產市場爲例,新建住宅和二手房住宅的網籤量均有上漲,是下半年以來簽約最高月份。專家認爲,明年房地產市場仍會面臨不少挑戰和壓力,市場的企穩與復甦取決於政策的進一步發力以及居民收入預期的改善,期待國家會出臺更多、更大力度的增量政策,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股市方面,受近期增量政策出臺等多重利好因素影響,近期股票交易較爲活躍。特別是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的積極信號,資本市場已給出積極迴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釋放諸多利好消息,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

“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張光利表示,明年要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

關鍵詞四: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3年7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部署,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等,爲明年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唯有發展創新起主導作用的新質生產力,才能在生產力水平上實現更大突破。”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楊德龍近日表示,通過科技創新培育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領軍企業,包括芯片、半導體、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對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理事長王桂強認爲,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迫切需要。一方面,科技創新爲產業創新提供內生動力;另一方面,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價值實現,兩者互爲條件、相輔相成。

目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還存在高質量創新成果供給不足、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發揮不夠、科技成果轉化路徑不暢通等問題。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主體協同發力、綜合發力。”王桂強認爲,下一步要加強大科學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爲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產出提供支撐;加強創新資源統籌,組織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有組織的創新;發揮企業技術進步的推動者和市場競爭的參與者作用,突顯創新主體地位;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橋樑”建設,健全科技金融體制,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等。

關鍵詞五: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4年7月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列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落實好三中全會改革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並提出具體要求。

從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到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相關部署,中央層面的改革文件陸續出臺。有專家認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重大改革舉措,目標在2029年完成,明年或將率先推進部分標誌性改革,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會議強調“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經濟體制改革將深向何方?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莫干山研究院學術委員會聯席主任常修澤認爲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

體制方面:我國全社會商品和服務價格市場化程度已達97.5%,但要素市場化程度遠未達到理想程度,這應是下一步改革必須破解的問題;

結構方面:改革應體現所有制體系的平等性和法治的公平性,夯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制度基礎;

人本方面:要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爲企業家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等。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會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面對一些國家搞“小院高牆”“脫鉤斷鏈”,濫用貿易保護措施,增加貿易往來成本的做法,商務部近日表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日益受到政治、安全等非經濟因素影響。中國正推動自主開放,持續在開放程度上做加法,在限制措施上做減法,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近期,關於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等一系列政策舉措陸續出臺。山東財經大學校長洪俊傑認爲,明年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穩步擴大制度性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關鍵詞六: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會議就“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作出部署,提出“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落實好產業就業等幫扶政策,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等。

民生無小事。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重點任務,從近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民生領域的工作部署來看,就業、社保、社會救助、生育支持、銀髮經濟等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今年的會議圍繞就業、醫療、生育、養老問題再次提出要求,無疑體現出黨中央對協調發展與民生的重視。

專家認爲,越是經濟發展面臨壓力,越要高度關注民生冷暖。明年將繼續堅持以人爲本、人民至上,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重點鎖定民生領域,寓改革於調控之中,努力讓全體人民在共同奮鬥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產業發展研究院(南京大學)常務院長劉志彪認爲,政府在關注宏觀政策的同時,也要注重使用微觀政策工具,加強包括民生政策包在內的微觀政策的有力支持與配合,以更好應對日益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

“堅定不移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我們的工作才能讓人民滿意。”劉志彪表示,期待各級政府推出更友好的就業政策,持續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提高低收入羣體收入,穩定中等收入羣體;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市場信心,進一步釋放民營經濟在穩增長、穩就業、惠民生方面的積極作用。

(大衆新聞記者 李子路 劉兵 李振 設計 張海飛 策劃 趙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