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來胃是情緒器官啊

怎麼一眨眼就年底了,Q4纔剛剛開始,就體會到了被工作圍追堵截的痛苦,熬夜趕項目沒胃口也成了家常便飯。

甚至有時候,壓力大心情不好,也會怒吃一整個全家桶。但是每次肚子痛,幾乎都是想也不想,就把鍋甩給了剛吃的炸雞一定不乾淨。

還有一些自詡腸胃炎的老患者,反反覆覆總不好。醫院跑了好幾趟,胃鏡做了好幾次,卻一點毛病查不出,不禁懷疑人生,痛成這樣難道是我的幻覺嗎?

其實腸胃問題的背後,很可能不僅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更是情緒炎症。

因爲你的胃某種意義上,也是你的“情緒器官”。那麼,情緒和胃之間,到底有着什麼樣的奇妙聯結呢?

打工人的胃,情緒穩定有多難

身居職場,面對每天堆積如山的工作,很難不讓人壓力山大。

不得不提很多時候,你還沒崩,但是胃先崩了,因爲讓胃抗議的情緒,真的有很多。

美國心理協會(APA)認爲壓力會影響胃腸道系統[1]。

此外,壓力大的人患消化道疾病的風險也會增高,這也與一項來自丹麥的實證研究的結果不謀而合[2]。在該項目數據分析的結論中,哥本哈根疾病與預防研究中心的專家們指出,壓力是預測消化性潰瘍的獨立因素。

在參與實驗的3379名受試者中,共有76名受試者確診了消化性潰瘍,其中胃潰瘍的患者人數爲31人。在壓力指數量表的基礎上,壓力評分前3.5%的受試者,與評分後1.6%的受試者相比,潰瘍發生的概率幾乎增加了一倍以上。

我大抵是病了,一上班就胃疼/圖蟲創意

這是因爲壓力造成的緊張情緒,啓動了大腦中5-羥色胺的分泌,引發副交感神經興奮和腎上腺激素產生,增加了胃酸的分泌,打破了胃酸和胃黏膜粘液的平衡,引起了胃炎[3]。

同時,如果長期如此,胃黏膜被燒破了,就會形成胃潰瘍。

胃炎的病程較爲複雜,在不干預的情況下,可能會在數週到數月的時間內,發展成胃潰瘍。同時,胃穿孔也是胃潰瘍的常見併發症,持續的時間長短從數週到數月不等,這與潰瘍的程度和位置有關。

但是,嚴謹地說病程長短因人而異,沒有特別具體的時間[4],胃部實在不適要及時去看醫生,不要盲目相信搜索引擎。

胃疼又是胃炎和胃潰瘍的常見症狀。所以,不管是臨時的工作彙報還是年末的業績考覈,突然增強的壓力,纔可能讓人胃痛不已。

同時,在上文提到的丹麥學者的研究中,科學家也指出,心理壓力會影響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還可能是因爲壓力會改變人的行爲[2]。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人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喜歡抽菸喝酒排遣壓力,菸草中的尼古丁刺激胃黏膜,也會打破胃黏膜粘液與胃酸的平衡;又或者通過大吃大喝來解壓,都會對胃造成傷害。

這種暴飲暴食解壓完畢,就想馬上去廁所的煩惱,家人們誰懂啊/圖蟲創意

工作壓力不僅讓人緊張,還會令人焦慮。

焦慮的情緒,會引起人體中自主神經功能的紊亂,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5-6],纔會瘋狂放屁和打嗝。同時,焦慮的情緒還會引發胃食管返流病(GERD)[7],讓人噁心嘔吐,喉嚨和胃有明顯的灼燒感。

意大利羅馬大學的專家們,利用臨牀結構訪談的方式,揭示了情緒障礙其實也是胃食管返流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且二者之間呈現明顯的正相關[8]。同時,有研究者進一步指出,影響胃食管返流病的情緒障礙,主要是焦慮和抑鬱的情緒[9]。

無獨有偶,2015年來自同濟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10],使用了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鬱自評量表,對279名典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和100名健康受試者進行了問卷調查。

胃食管返流病的患者,經常吃點東西就嘴裡冒酸水,又澀又苦的滋味十分煎熬/圖蟲創意

藉助對病例組和對照組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研究者表示焦慮和抑鬱,可能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非糜爛性反流病中的作用尤爲顯著。

如果說在辦公室打幾個響嗝,放幾個臭屁,還能引來同事們的哈哈一笑,調節一下工作氣氛,但是當壓力大到連食管的肌肉都失去了控制,隨便吃點東西都要狂嘔酸水,那當代社畜,可真的爲工作付出了太多!

情緒爲什麼會影響胃

無論是緊張焦慮,還是悲傷抑鬱,爲什麼偏偏是胃,可以敏感地捕捉到這些微小的情緒信號呢?

其實胃腸系統又被科學家稱爲人類的“第二大腦”,所以說胃是個“情緒器官”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的。

在人體的消化系統中,有一條由大腦和胃腸道共同構成的“腦-腸軸”[11-12]。在這個系統中,大腦和胃腸道相互傳遞信息,使得大腦能夠影響胃腸道的功能。

靠着這條神秘的“腦-腸軸”,你的情緒信號可以分分鐘被胃腸器官接收/圖蟲創意

同時,胃腸系統中也有豐富的神經元。胃“感知”胃內容物的成分,並且通過迷走神經將信息傳遞到外側下丘腦和邊緣系統[12]。

密集的神經元網絡,將胃與中樞神經系統連接起來,許多在功能和解剖學上與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神經遞質,在促進胃功能完整性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13]。

這也是爲什麼緊張情緒下分泌的腎上腺激素,可以迅速被胃捕捉,轉換爲胃部肌肉反應的原因[14]。

胃作爲一個“情緒器官”,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而言,不僅證明了人體確實是個精密複雜的造物之作,同時還展示了人類進化的有趣奧秘。

從進化論的角度出發,這種遭遇危機時的響應系統 ,幫助人類的祖先在遠古時期應對天敵,對各項挑戰任務的優先級進行排序,以完成生存的KPI,被稱爲“逃跑-戰鬥”反應[15]。

現代人的身體裡依舊保留着部分原始人的基因[16],只不過面對的麻煩,從殘暴巨獸猛獁象變成了可怕的工作。

現代人熬夜加班簡直是家常便飯,生存壓力可不比需要追逐猛獸的原始人小/圖蟲創意

因爲人的壓力系統有着自己的應激機制,應激導致了交感神經元的興奮,所以胃會以各種方式對壓力做出迴應。這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生機制。

除此之外,胃腸甚至還主要消化負面情緒。難怪一有煩心事,人就腹痛腹脹沒什麼胃口。

芬蘭阿爾託大學腦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17],藉助先進的測量儀器對人類的情緒做了捕捉與分類。研究人員評估了與參與實驗的701名試驗者的六種基本情緒(憤怒、恐懼、厭惡、快樂、悲傷和驚訝)和七種非基本情緒(焦慮、愛、抑鬱、蔑視、驕傲、羞恥和嫉妒)相關的身體感覺(BSM)以及中立狀態。

其中一項實驗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向受試者展示了一些身體輪廓、情感詞語、故事、電影和麪部表情。

難怪一不高興就胃不舒服,原來身體的負能量大都讓消化系統承受了/[17]

藉助儀器的精準識別,研究者用實驗者在觀看每個刺激時,感覺活動增加或減少的情況給身體區域着色。

結果發現,在情緒活動中,腦部幾乎參與了所有的情緒感受,胸部參與了大部分的積極情緒感受,而消化系統幾乎參與了所有的消極情緒感受,比如憤怒、恐懼、厭惡與悲傷。

既然情緒會在諸多方面影響胃,那麼反過來,如果是胃不舒服,會不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呢?

胃和情緒,總在雙向奔赴

答案是肯定的。正是由於胃總在消化不良情緒,遭受了太多的不可承受之重,才顯得“鬱鬱寡歡”,開始頻頻抗議。

爲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胃炎、胃潰瘍這種胃的小毛病,靠着胃鏡還能看到胃的器質性病變。胃食管返流病也能依靠內鏡檢查,看到被胃酸灼傷的食管。

胃鏡藉助一根柔軟的管子伸入胃中,醫生可以看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圖蟲創意

但是還有許多的胃痛,無論是消化內科還是胃腸外科,常規的胃鏡檢查可能一無所獲。看不到臨牀上的器質性病變,卻胃疼頻頻發作,那麼生病的可能是你的情緒[18]。

這也是爲什麼醫院的醫務科,常常接到患者投訴消化內科的原因。

這些身上不適還要來醫院排大隊的患者,忍着一萬分的噁心做完了難捱的胃鏡,卻被醫生告知,你的胃啥病並沒有,可不是要眼前一黑,反手就是一個投訴[19]。

沒有器質性病變的胃疼,可能是一種精神疾病,這也是軀體症狀障礙的具體表現[20-22]。這種精神障礙,與焦慮症和抑鬱症的發生之間有着較高的聯繫。

如果常規的內科外科檢查都沒有進展,胃疼也可能是情緒病了/圖蟲創意

所以,治療胃病,有時候可能還要去精神科。

情緒不穩定,不僅是胃腸疾病發生的原因,也是胃腸疾病的外在表現,是一場惡性循環的雙向奔赴。工作生活遇到困難,朋友之間也會經常互相調侃:“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可以吃兩頓。”

但是,胃痛、胃脹和嘔酸水都可能是情緒藉助腦腸軸,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各種胃病,也會影響你的心情,成爲負面情緒的源頭。

因爲,胃腸道也會反過來影響大腦的功能,包括人的情緒。在各種胃腸疾病中,患者往往也高發負面情緒。

在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療中,韓國首爾大學醫院的專家們發現這種胃腸疾病的臨牀表現,確實會影響患者的情緒[23]。

研究者收集了2008年至2011年期間,在醫院參與內鏡檢查的109099名就診者的問卷調查信息。統計分析的結果表明,胃食管返流病患者,特別是糜爛性返流病患者的焦慮和抑鬱水平,明顯高於沒有任何返流症狀的對照組。根據焦慮測試表的得分來看,胃食管返流病患者的平均得分,幾乎是對照組的兩倍。

胃腸疾病的患者,除了胃疼,還可能高發抑鬱和焦慮情緒/圖蟲創意

而上文提到,焦慮和抑鬱的負面情緒,原本就會影響身體自主神經功能的正常發揮,給胃腸帶來壓力和負擔,如此一來,簡直是掉進了最糟糕的疾病黑洞。

所以規律飲食、適度運動、定期體檢和保持心情愉悅,對胃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說了這麼多,工作的氣,別讓胃來受。有時候令人作嘔的,可能就是工作本身。與其陷入胃痛和情緒崩潰的惡性循環,要不還是想想辦法,換個工作。

本文科學性已由女王大學病理及分子醫學碩士伍麗青審覈

參考文獻

[1] APA.(2023).Stress effects on the body.

[2] S.Levenstein and S. Rosenstock and R. Jacobsen and T. Jørgensen (2015)Psychological stress increases risk for peptic ulcer, regardles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or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13 3.

[3] 孫劍端.(2014).電針對胃潰瘍肝鬱證候大鼠模型的鎮痛作用機制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遼寧中醫藥大學).

[4] 孔貝貝.(2023).36例慢性胃炎和胃潰瘍患者的護理分析.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03),140-142.

[5] Hochstrasser, B., & Angst, J. (1996). The Zurich Study: XXII: Epidemiology of gastrointestinal complaints and comorbidity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246, 261-272.

[6] Mennell, S. (2014). Indigestion in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Aspects of English taste and anxiety, 1800–1950. In Food consump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Essay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in honour of Jack Goody (pp. 135-158).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7] Katz, P. O., Gerson, L. B., & Vela, M. F. (2013).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ACG, 108(3), 308-328.

[8] Sanna, L., Stuart, A. L., Berk, M., Pasco, J. A., Girardi, P., & Williams, L. J. (2013). Gastro 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ORD)-related symptom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ology: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women. BMC psychiatry, 13, 1-6.

[9] 唐豔萍&李培彩.(2023).胃食管反流病合併情緒障礙的研究現狀與診治策略.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07),497-503.

[10] Yang, X. J., Jiang, H. M., Hou, X. H., & Song, J. (2015).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their effect on quality of lif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JG, 21(14), 4302.

[11] Eisenstein, M. (2016). Microbiome: bacterial broadband. Nature, 533(7603), S104-S106.

[12] Gwak, M. G., & Chang, S. Y. (2021). Gut-brain connection: microbiome, gut barrier, and environmental sensors. Immune Network, 21(3).

[13] 周航宇.(2014).5-羥色胺2B受體在胃癌中表達及臨牀意義(碩士學位論文,瀘州醫學院).

[14] Clark, A., & Mach, N. (2016). Exercise-induced stress behavior, gut-microbiota-brain axis and diet: a systematic review for athlete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13(1), 43.

[15] McCarty, R. (2016). The fight-or-flight response: A cornerstone of stress research. In Stress: Concepts,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pp. 33-37). Academic Press.

[16] Stoneking, M. (1993). DNA and recent human evolution.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Issues, News, and Reviews, 2(2), 60-73.

[17] Nummenmaa, L., Glerean, E., Hari, R., & Hietanen, J. K. (2014). Bodily maps of emo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2), 646-651.

[18] 李豔鳴.(2013).你有“情緒胃”嗎?.保健醫苑(09),30-31.

[19] Hahn, S. R. (2001). Physical symptoms and physician-experienced difficulty in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34(9_Part_2), 897-904.

[20] North, C. S., Hong, B. A., & Alpers, D. H. (2007). Relationship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JG, 13(14), 2020.

[21] 默沙東診療手冊.(2022).軀體症狀及相關障礙概述.

[22] Romero-Acosta, K., Canals, J., Hernández-Martínez, C., Penelo, E., Zolog, T. C., & Domènech-Llaberia, E. (2013).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f somatic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22(1), 33-41.

[23] Choi, J. M., Yang, J. I., Kang, S. J., Han, Y. M., Lee, J., Lee, C., ... & Kim, Y. S. (2018). Association betwee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esults from a large cross-sectional study. 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 24(4),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