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AI來了 人型機器人與自駕車熱度升

日前黃仁勳宣佈推出「人形機器人計劃」,掀起全球市場對「AI機器人」的狂熱。「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恰於8月21日開展,百達-機器人科技在臺總代理人百達投顧表示,「與機器人共存的未來,現在已經發生。」

百達投顧指出,機器人科技走向實體AI發展,大衆期待的不再只是工廠裡的機器人,而是更生活化的機器人應用。美國的自駕車服務 Waymo 每週服務突破10萬次亦是一例。

百達-機器人科技基金經理人 Daegal Tsang 指出,機器人科技投資範疇包括機器人、自動化與AI,「人形機器人結合了所有最具想像力的題材,」他將AI和 CPU 當作機器人的大腦,感測器與機器視覺構成機器人的感官,與神經網路、動力和機械手臂共同形塑了機器人發展的潛力。

在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實體AI相關廠商展示具備數據分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工廠設備與機器人,包括機械手臂、協作型機器人、工業電腦,以及AI應用與系統整合等。

Daegal 指出人形機器人之所以極具潛力,就在於能替人類處理4D—困難、危險、髒亂及乏味的工作。「舉凡工廠、商店、車站、建築物等場域,都圍繞着人的需求設計,因此要把人形機器人放進各場域應用,相對是容易的。」

一般民衆的日常生活中,機器人也有更密切的應用。Alphabet 旗下新創自駕車服務 Waymo 宣佈在美國大城市的服務量每週突破10萬次,自駕車系統所需攝影機、光達(LiDAR)、雷達和外部音訊接收器(EARs),分屬機器視覺和感測器領域,皆屬百達-機器人科技投資範疇。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自2015年開始佈局機器人科技投資,專注在促成科技、自動化、以及消費和服務應用等三大領域。截至2024年7月底,百達-機器人科技管理資產規模超過新臺幣3,000億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機器人主題基金,並提供美元、歐元、澳幣及南非幣月配息等多元級別供投資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