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電商走出黑盒?

撰文|李歡

編輯|翟文婷

被稱作騰訊「全場希望」的視頻號,2023年開始釋放商業能量。

去年這個時候,視頻號電商還處於一片濃霧之中。當時,還有很多基礎工具等待補齊,模糊的客羣畫像需要更清晰,用戶標籤也需要時間沉澱。除了自帶強大私域能力,大部分商家都像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一年過去,這個黑匣子逐漸可視化。這一年是視頻號蓄力也是發力的一年。

視頻號直播間不再只是中老年羣體的身影,30+的女性也浮出水面,並且視頻號的商品退貨率低、客單價超過200元,這兩個數字幾乎在領跑行業。視頻號對公私域聯動運營機制在調整,分發機制也在不斷優化。身處其中的電商玩家,感受到其中微妙的變化信號。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依然釋放積極利好,「電商直播與視頻號,蘊藏着巨大的機遇。」視頻號的相關收入數據,連續出現在今年的三個財季報中。

火星文化&卡思學苑創始人李浩分享的數據是,去年視頻號電商一年GMV在1300億元左右,今年他預計會達到4000億元。

視頻號商業化的迷霧也許並未完全消散,但這一年,至少露出冰山一角,且持續挑戰人們的想象空間。

一、視頻號電商,落地這一年

視頻號2023年的一個典型變化是,優化分發機制。

分發效率不斷提升,也是視頻號內容和電商保持增量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此前的社交分發爲主,變成社交+算法分發。

按照張小龍的理想預期,社交與算法分發的比例應該是3:10。但是目前不論是內容上傳量還是標籤量,視頻號都還不足以達到抖音的規模,所以算法分發的佔比還沒有達到理想佔比,豐富標籤和內容也是過去一年視頻號的核心工作。

2022年7月中旬,微信宣佈一個新動向:上線「視頻號小店」。李浩將這個動作視爲視頻號電商的一個關鍵節點,也可以理解爲,從這時候開始視頻號是真的開始乾電商了。

理由很簡單,視頻號小店是在建立統一標準的產品,微盟、有贊等第三方SaaS被出局,就連自己的「微信小商店」也被替代。只有這樣,所有用戶下單數據才能沉澱到一個產品,才能優化算法分發。

2023年,視頻號電商的另一個明顯變化是,公私域聯動機制在增強。

最早入局視頻號的商家,只要有私域,即可起盤,且私域可經營、沉澱和轉化效果也不錯。也就是說,視頻號的准入門檻相對要低。但是無數私域的存在,不利於標籤沉澱和算法分發。所以視頻號鼓勵商家將私域導向公域,同時給商家一定比例的公域配比。

公域的推流也跟視頻號廣告收入密切相關。今年Q3,騰訊公佈的財報中提到,微信的泛內循環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並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微信廣告收入,其中就包括了視頻號帶來的。

2023年,視頻號商家生態在不斷擴容,久謙中臺專家紀要數據顯示,去年視頻號新增入駐商家25萬,以服飾家居、食品生鮮、美妝個護等賽道爲主,不過目前各個品類沒有出現明顯的超頭,視頻號也沒有表現出明顯向某個賽道給出流量傾斜的動作。

但是視頻號電商的用戶畫像在這一年有明顯變化。

此前視頻號電商以45歲+年齡段佔比更高,25歲以下的低年齡段佔比較少。這些視頻號原生用戶表現出跟其他電商平臺用戶完全不同的特徵:購物猶豫度低,比價意識低,整體消費力強,退貨率低,忠誠度高。現在,算法分發使得30歲上下的年輕用戶開始進入視頻號電商。

晚點 LatePost引用一位微信人士的觀察也佐證了這點:視頻號在 2022 年很重要的一個專項任務便是推進用戶的年輕化。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騰訊 2023 年三季度財報會明確提出,微信用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高收入羣體不習慣線上購物,將他們轉化爲電商和直播電商的消費者也將有助於業務的提升。

二、公域私域聯動風向轉變

社交+算法的雙重分發機制,決定視頻號電商與其他電商不同的點在於,私域生態的存在。

過去,自帶私域能力的玩家能低成本完成商業化的冷啓動。但是今天,出於分發機制優化和商業化的考慮,平臺鼓勵公私域聯動。這已經成爲視頻號電商的流量模型和運營基礎。

所以能看到微信的兩個明顯動作:

一是今年8月,視頻號發佈新規「直播間、首頁、短視頻置頂鏈接不能加企微」,私域在視頻號商業化道路上的權重由此降低,這意味着,過去商家通過直播間、短視頻,以引導用戶添加企業微信,聚攏一批私域用戶進而轉化變現的方式失靈。

二是鼓勵商家將私域導向公域。而且商家的私域進入直播間,都會帶來公域引推流。李浩分享,在無其他變量的情況下,1000私域進入直播間帶來的公域推流是200-300人。公域給商家的推流佔比,根據用戶停留時長、商品點擊率、轉化率、發言數量等綜合數據來定。

卡思諮詢給出的一個數據是,內容做得比較好的視頻號直播間,私域和公域流量佔比能達到2:8,甚至1:9。

這導致一些商家可以在沒有私域積累的情況下,純靠公域起量。

零一數科CEO鑑鋒曾公開表示,在他們服務的商家中,60%的品牌靠純公域起號。東方證券研報也有數據顯示,視頻號當前公域流量佔比達67%。而在2021年末,視頻號直播帶貨中私域佔比超過50%。

但是公司域聯動有明顯的矛盾和弱點。

鑑鋒提到,在服務品牌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是,一些品牌積累的私域用戶是年輕人,但視頻號公域推流過來的人羣大多是喜歡另一盤貨的中老年羣體。也就是說,公私域聯動帶來的人羣畫像是兩撥人,直播間容易變成大雜燴。

這種情況下,公私域聯動就對直播間運營的靈活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直播間私域和公域進來的用戶量對比,即時去做切款的動作,並調整相應的直播話術。

除此之外,公私域一般是不同的負責團隊,在品牌現有的組織架構裡,去做公私域聯動的難度也比較大。而對於不同行業品牌的不同產品,它們各自對應的私域用戶散落在微信生態中的各個端口,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下去做公私域聯動,難度係數也天差地別。

對公私域聯動的機制,視頻號也走得比較糾結。

李浩分析,理想的情況是,商家通過私域導入公域,二者聯動下,扶持幫助商家「打造增長飛輪」,但現實情況是,做得排名靠前的,幾乎全部是微商和私域能力強大如瑞幸的品牌。

所以從算法規則上,視頻號做了一些改變——把商家從私域帶進來的用戶成交數據做切割剝離。不過是全部切割,還是部分切割,視頻號可能也沒有完全想清楚。

三、投流纔是終局?

與抖音的強運營導向不同,視頻號是產品導向,生態基因的差異決定着視頻號和其他平臺的不同。

李浩曾在創始人增長課程中提到,抖音的重大變化經常潛藏在運營規則的調整裡,而視頻號的重大變化往往都在產品調整裡,想要做好視頻號的基礎前提是跟着視頻號的產品走,因爲每一次調整,都可能隱藏機會紅利。

這在理論上不難理解,但落實到實際經營中,商家沒有找到一套成熟可複製的方法論,沒有路徑可循。

有認真經營的商家表示,曾希望通過視頻號做私域,但直播做了很久,也沒有取得明顯的銷售業績,只好放棄。也有商家是流量起不來,連播四天,直播間只進入三十人,而且「只在開播前兩分鐘進入,後面連播兩個小時都不進人」,更有商家不愁流量,但一帶貨就掉人,不知道如何變現。

成功的商家很理解這些商家的處境。一位做瓷器貿易的商家告訴我們,相比抖音和淘寶,視頻號爲他帶來的銷量佔比是最高的。一個表現並不是很強的賬號,一天都能帶貨30萬,20多個賬號加起來,有時候一天也能發出去上千萬元的貨值。

但他也強調,「視頻號不是不好做,是大部分做不來」,在今年4月份起步之前,他也經歷了漫長黑暗的起步期,400人在線的直播間,放完兩手福利再上正品價,「人都跑完了」,

現在,他自稱掌握了平臺上不同人羣的心態和玩法機制後,一切都變得順暢了。通過投流玩法做成交,他的賬號客單價起步200元。並且,在平時也不需要發短視頻預熱,「全部是玩直播流量。」

採用大膽投流的玩法,現在已經有品牌在視頻號出圈。

典型的是羽絨服品牌鴨鴨,幾十個店鋪齊上陣的矩陣式打法,鴨鴨藉助公域爲主、私域爲輔的流量策略,以及三種官方工具進行流量投放。在視頻號的單場直播,鴨鴨最高做到了超500萬元帶貨業績。

還有國際美妝大牌YSL聖羅蘭,對視頻號原生信息流廣告投放之後,廣告ROI也比之前提升了60%多。

也就是說,與私域打法不再相同的是,視頻號公域時代,多了花錢買增長的新選擇——付費投流,這能迅速幫助商家放大流量,提高商業效率,也能幫助視頻號創造更多廣告收入。

今年Q3,騰訊公佈的財報中提到,微信的泛內循環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並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微信廣告收入,其中就包括了視頻號帶來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Q2,視頻號的廣告收入就超過30億元人民幣。

其實,付費投流之所以能幫助商家渡過冷啓動的尷尬期,是因爲背後算法分發效率的提升,李浩分析,是因爲標籤的數量足夠多,精度越來越細。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視頻號都在解決標籤精準度的問題。

但平臺的紅利是短暫的,它本質上是一種供需關係失衡所致。正如抖音,平臺的流量算法越高效,投放工具越順手,商家經營的確定性就會變高,但同時相應的紅利也就越少,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大。

千萬GMV知識博主、賣貨主播和億級服務商潤宇在新榜的採訪中清晰地提到,雖然有人吐槽ADQ、微信豆不精準、不好用,但確定性本身就意味着紅利的消失。

儘管現在很多商家仍然只是將視頻號視作流量補充平臺,但同時一些商家也很快意識到,當下要緊的事,是要抓住視頻號尚未完善的時間窗口,迅速入場,找機會撬動流量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