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怎麼辦?5大改善方法排行!失眠不理恐致「腦部病變」!

夜間失眠,白天昏沈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甚至是危害身心健康。 圖/freepik

夜間失眠,白天昏沈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甚至是危害身心健康,已經困擾很多熟齡族,網路論壇Social Lab更排行改善失眠的五大方法,醫師認爲,這五種方法可以培養正確睡眠習慣,有機會能解決失眠,不過若仍越睡越少,應尋求醫師專業協助。

長者失眠會危害身心健康,或誘發慢性疾病發作,許多網路論壇都在討論失眠議題,更有針對改善失眠的方法進行排行,前五名如下:

一、維持舒適的環境:比方說戴耳塞、戴眼罩

二、睡前放鬆、創造儀式感:寫日記、喝熱牛奶

三、避免睡前喝咖啡因:不喝咖啡、不喝茶

四、白天適度運動讓身體疲累:適度運動、曬曬太陽

五、避免白天的小睡:切勿日夜顛倒、過度小睡

造成失眠原因是什麼?

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君右表示,「入睡困難」、「維持睡眠困難」、「睡眠品質不佳」、「過早醒來」等是失眠常見症狀,民衆只要自覺一星期有三天睡不好、無法入睡、睡眠中斷或是早醒,而且持續3個月以上,即可被定義爲失眠,應儘速尋求專科醫師諮詢與協助。

網友熱議的五大改善失眠方式,主要是培養正確睡眠習慣,他說,依循上述改善生活作息與環境的方法,是有機會解決失眠問題,不過若仍出現失眠狀況,應就醫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

至於爲何會造成失眠?失眠成因有很多,他說,有些屬於原發性失眠,和體質、基因相關,又有些和個性相關,比方說較敏感、完美主義、容易焦慮、憂鬱者,容易造成淺眠現象。

假設本身已是淺眠者又遇到人生重大事件發生,如結婚、考試、離婚、工作壓力大等,有機會誘發急性失眠產生,不過若壓力事件解除,有時候失眠問題也會慢慢改善。

不過,失眠期間若養成錯誤入眠習慣,如睡前滑手機、看電視入眠、飲酒助眠,或爲了入睡太早上牀培養情緒,反而加劇睡不着的焦慮,或是午睡、過度攝取咖啡因等,使得失眠現象無法改善並且持續。

長者愈睡愈少要小心! 恐爲腦部病變前兆

年紀越長、睡越少是正常的現象嗎?李君右說明,臨牀上許多長者先前遭遇創傷、壓力事件等心理因素,或是身體方面疾病,如心肺機能衰退、胃食道逆流、攝護腺肥大導致的夜間頻尿、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情況,以至於睡眠時間減少。

另一種情形是,老年人會有「睡眠相位異常」問題,所謂的「睡眠相位前移」,長者吃完飯後約莫八點開始打瞌睡,或是直接就寢入睡,約莫凌晨三點就自動起牀,這類生理時鐘往前移、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且較淺眠的情形。

「失眠或淺眠可能是腦病變徵兆!」他提醒,長者若患有腦部神經的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的前期也可能會出現失眠症兆,或是睡眠障礙等問題,因爲腦部功能退化,當長者在清醒的狀態之下,要切換爲睡眠狀態的神經功能出現異常,所造成的失眠問題。

他提醒,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睡眠的殺手,唯有改善睡眠衛生習慣,才能真正解決失眠問題,儘量保有規律的運動習慣、規律的入睡與睡醒時間,如果需要午睡則以30分鐘爲準,下午3點後儘量避免小睡,另睡前4小時不宜做激烈運動。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