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解放思想 擴展兩岸和平交往的空間(張百達)

中共第19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新華社)

在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已經打了8個多月的俄烏戰爭,如今竟已進展到接近是否將會引發帶領人類進入「世界末日」的核戰場景,這無疑是對上世紀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數十年荒謬冷戰的人類文明的一大嘲諷。而在所謂集體安全的背後,似乎隱藏着一張少有人們願意看清的集體毀滅恐怖臉孔,更讓人們對於原擬傳遞正面憧憬的所謂「人類命運共同體」,產生了另一番不同的感悟。

相較於俄烏戰爭以及朝鮮半島一再上演美韓聯合軍演外加北韓導彈亂飛的重複戲碼,對於與我們自身安全、生存與發展攸關重大的兩岸關係,如今也好不到哪裡,同樣引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甚至連在俄烏戰爭中提供星鏈支援烏方維持通訊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日前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竟然提出臺海兩岸衝突無可避免等「妄議」。

且不論經常藉故對臺文攻武嚇的北京當局,如今竟於第一時間透過外交系統與新華社等官方渠道出面批判馬斯克的相關發言,認爲其對當前兩岸局勢發表了「不當言論」,等於是對馬斯克有關兩岸終須一戰的「論斷」既直接且具權威性的否定。相較於如今漫天充斥各種版本的北京對臺武統時間表,這無疑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正向訊號。

然而,即使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政治分歧這一歷史考題,依然是當前北京當局對臺政策的優先選項,也最符合兩岸雙方人民的共同利益,但是,眼前兩岸關係發展的現實,卻是兩岸官方渠道自2016年蔡政府上臺即已全面中斷,原本應扮演和平鴿角色的國臺辦與陸委會也不時出現隔空交火,調子有時還比兩岸軍方更爲強硬也更不留情面;至於馬政府時期架設的兩岸熱線,如今也成爲棄不足惜的裝飾道具,不免令人唏噓。

因於兩岸官方交往全面中斷與各種矛盾,以往作爲維繫兩岸和平穩定重要基礎的民間往來,也因兩岸關係的不睦連帶受到波及,一些無辜農漁民更成爲兩岸對抗衝突下的犧牲品。而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更讓原本尚可維持的兩岸民間交流降到了過去十年來的新低點。

尤其,自從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以來,中美之間不斷升高的戰略競爭與對抗,在拜登政府上臺後基本上仍延續過去既有的政策慣性,這使得兩岸之間原本所面臨的各種困難與挑戰,也變得更加複雜化。

回顧蔡政府執政6年來,面對來自對岸各種政軍經等全方位圍堵與施壓,無異迫使臺灣只能進一步尋求美方的支援;從某方面言,這其實也是當前北京對臺政策所必然造成的結果。而8月初裴洛西訪臺以及北京當局斷然採取大規模軍演反制,試圖形塑臺海的「新常態」,似乎也是某種的自我實現預言。問題是,兩岸如果繼續對抗衝突下去,最後等待我們的結果會是什麼呢?

歷史不能重來,但有時做一些假設性思考,也未必全然沒有意義。例如,假設2016年北京當局對蔡英文就職演說不是以所謂「未完成答卷」迴應,而是能夠把握其中的善意,不論是九二共識、九二諒解、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乃至兩岸依各自相關規定所進行的表述,都可作爲兩岸持續開展交流對話的基礎,也就把原本的一線道拓寬爲三線道甚至四線道,那麼過去6年的兩岸關係即使未必能夠解決歷史留給我們的政治考題,但至少兩岸間能夠維持較好的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誤判,也能夠維持較好的互動,或也不致走到如今戰雲密佈的境地。

如今隨着疫情趨緩,邊境逐漸解封,中共二十大也將召開,何妨讓兩岸儘早恢復民間正常交流,成爲兩岸遠離戰火、重啓對話的第一步。(作者爲兩岸政策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