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比中美護欄更重要的事(陳一新)
圖爲美國海軍勃克級飛彈驅逐艦紀德號(USS Kidd)及海岸防衛隊巡邏艦穆洛號(Munro)2021年8月27日通過臺灣海峽。(資料照/路透、美國海軍提供)
最近,中國大陸不僅宣稱「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並計劃將南海視爲中國的內水,引發美國與周邊國家的不安與反彈。
在臺海方面,中國官媒、官員、學者多次對外強調「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6月10-12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更高調宣稱,中國在臺灣海峽享有主權與管理權。最近,中方並釋出「未來在臺海可能採取報備制」的訊息,以測試風向。針對北京對臺海的主張,美國總統拜登已於日前召開國安會議,聽取國安團隊簡報後裁定美國不會接受中方的片面主張。
近年來,隨着中國在南海羣島的經略與軍事擴張,北京聲稱從南沙羣島的基線算起,南海廣大水域都是「中國的內水」。日本早在2021年1月19日致函聯合國「大陸棚界線委員會」(CLCS)表示異議。
美國、日本對中國有關臺海與南海的主張抱持異議,至少有以下理由。首先,美國每年都會派遣軍機艦經由臺海前往東海與南海進行偵察、水文調查、軍事演習或執行其他任務,認爲這是美國與其盟國的自由航行權與飛越權。自2020年起,美國軍艦平均每月一次穿過臺灣海峽。今年,美艦已穿越臺灣海峽5次。
其次,中國在臺海與南海的主張不僅危及美國與盟國的自由航行權與飛越權,而且也讓臺灣海峽實質上成爲「中國的內水」,從而影響到我國的國家安全。
第三,不論北京在臺海、南海採取報備制或許可制,美國都不會同意,因爲一旦接受,美國與其盟國在臺海與南海的行動就會受到限制。美國與日本等國家擔心,如果同意北京所提「臺灣海峽非國際水域」和南海是「中國的內水」這兩項主張,中國遲早會將東海也視爲「中國的內水」。顯然,拜登政府迄未公開反對中國在臺海與南海的主張,應與不希望看到第三次拜習視訊峰會破局有關。
美中兩強在臺海與南海呈現高度競爭是一個事實,雙方都應設立護欄,以避免因主權爭議而產生的高漲情緒甚至局部衝突。儘管兩國在雙方的領導階層、外交、國防與情報等部門都已設立控管危機的小組,透過密集溝通以應處危機。此外,華府與北京在南海曾建立危機控管機制,以避免擦槍走火。。
不過,只要中美兩國想要霸凌對方的心態不變,則再多的危機控管機制、行爲準則或護欄也起不了作用。從這個角度看,拜習第三次視訊峰會或是他們之間的首次實體峰會,要談的還不只是如何設立護欄,而是儘量避免採用可能刺激對方的字眼。否則,設計再好的護欄也會被霸凌對方的浪潮所沖垮。
(作者爲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