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中共對保釣的態度──保釣大將林孝信(五)
民國六十年保釣運動。臺大學生示威大遊行,抗議美國將屬於中華民國的釣魚臺給日本。一寸山河一寸血,臺北街頭保釣運動始火如荼。(中時報系檔案照片)
保釣一開始是抗議日本,到4月10日遊行的時候大部分人幾乎都已經知道國民黨政府不會對抗日本了,所以對國民黨非常失望。這時候剛好季辛吉訪問中國大陸的消息出來了,保釣突然發現還有一個那麼大的中國在那裡,雖然大家對中國大陸很不瞭解,但是很想要保釣,那時候還有什麼大家湊一湊錢去買軍艦,這樣唐吉訶德式的想法都跑出來過,突然發現有一箇中國在那裡,所以很多人就很積極去了解,這也是很多人左轉的原因。
保釣時,很多人覺得中國好像對美日是比較強硬,好像比較會保釣。但是中共要保釣的前提是,釣魚臺屬於宜蘭、臺灣屬於中國,所以中國才能保護釣魚臺,所以很多人覺得要保釣就要先統一,因此就跟統一的反面,也就是臺獨對立起來。
中共也很重視保釣,甚至覺得這是第二次五四運動。那時候海外臺獨力量還很微弱,但是保釣在還沒認識到中共之前,就複製了臺灣的省籍矛盾,外省人有意或無意的忽視臺灣人的感受,所以很多人退出保釣。
那時候我看到這個現象,我也是臺灣人,覺得這對保釣不是好現象,所以就在《釣魚臺快訊》寫了文章,但是很多保釣的外省人領導,就覺得這是臺獨的言論,所以《羣報》就寫了一篇文章罵,分成幾次登,標題叫做「哭調唱得心酸酸」。
臺灣會出現哭調仔有一些背景,是來自甲午戰爭被割讓以後,有一些歌手用這方式來寄託悲情意識,後來在臺灣民歌裡,悲情的哭調仔算是比較流行,臺灣光復以後發生二二八,所以這類哭調仔的民歌又出來,有一點哀怨的味道在裡面,很多是封建時代的女性被丈夫拋棄的比喻,來寄託這種悲情意識。
《釣魚臺快訊》這邊有其他人,就覺得這不是我們的本意,就寫了文章反擊,事實上作者不是我、也是一個外省人。那時候《釣魚臺快訊》跟《羣報》是保釣兩大刊物,就演變成兩大刊物之間的論戰,引起很多保釣朋友的關心,紐約保釣會裡三個主要負責人李我焱、徐守騰、袁旗,而袁旗有參加《科學月刊》,算是老朋友,他就打電話來邀請我們過去談談,我就說第一是《羣報》先批評我們,不是我們先批評他、第二是要談的話應該是兩邊的人談,不是個人去談,我們就開了兩臺車浩浩蕩蕩去了紐約。
本來以爲會是《羣報》跟《釣魚臺快訊》的一番大論戰,到了紐約是去程明怡的四新商店,進去一看,幾乎東岸的活躍人物都來了,有4、50個人,我們想糟了,本來要打論戰,這下好像變成要公審了。
這時候匹茲堡的、後來去聯合國工作的花俊雄第一個發言,他說保釣運動現在剩下芝加哥比較接近羣衆,難道我們還要把芝加哥逼得脫離羣衆嗎?我們完全沒料到第一個就是這麼感性的發言而且是支持我們的,接下來很多人也都發言肯定我們,那時候保釣因爲調子唱得太高、有點脫離羣衆,新來的臺灣留學生就不敢參加,只有芝加哥比較沒唱高調,會寫一些臺灣人的心聲。從辯論變成這麼多支持,我們也很意外,結果本來以爲要辯論一番,都沒有發生。
隔天《羣報》編輯部的人請我們過去談,就說其實這篇文章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是有人混進《羣報》要打擊保釣,他們已經把這個編輯開除了,就有點要跟我們道歉的意思。所以論戰後來沒有發生、問題表面解決了,但是省籍的問題事實上一直存在着。
文革時期,紅衛兵收集到毛澤東一些沒有發表過的講話,他們就把這些東西整理編輯出一本書叫做《毛澤東思想萬歲》。後來這本書就流到海外來,有一年我們也得到這個拷貝,就編輯整理了一些精彩的東西,自己也出了一個新的版本。
保釣運動到後期,相當程度變成想去了解中國大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情形。所以當然保釣運動有一個主軸是往這邊發展的,所以有一些人變成對毛澤東非常崇拜,這裡頭有些人到今天還是非常崇拜毛澤東。甚至像我們這些人,對毛澤東沒有崇拜到哪裡去,但對他各方面也都是很好奇。因爲我們以前在臺灣,聽到毛澤東都是很負面的東西,就都是很不瞭解,所以對他至少是很好奇。
當然也有人對馬克思有興趣,但是對毛澤東感興趣,還是因爲跟中國的關係,馬克思畢竟是19世紀的人物,是德國人,所以對保釣的人來說,當然會對毛澤東這個中國近代史上很重要的人感興趣,想多瞭解一下。後來我們也瞭解到那些在臺灣時,對毛澤東的刻板印象,其實是國民黨灌輸的,所以我們會有多一點興趣想了解「真相」到底是怎樣。
加上中國在文革的過程中,整個在國際上的聲望是很高的,所以大家是覺得中國已經擺脫了百年來被欺負的局面,很多人也把這個歸於毛澤東的領導。
【未完待續】
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史話專欄歡迎書摘合作與歷史相關文章、照片投稿。
本文節選自《保釣風雲半世紀: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作者:李雅明、謝小芩、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