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蔣介石說:亡於日本,能爲亡國奴;亡於共黨,爲奴亦不能

“攘外必先安內”其實並非蔣介石的發明。宋高宗趙構,面對金兵的威脅和農民起義時,認爲“腹心之患深可憂,不先去之,無以立國。內寇不除,何以攘外”,所以他寧可對金稱臣,也要從前線召回岳飛、鎮壓農民起義軍。

清朝晚期,慈禧既遭帝國主義侵略、又受國內民衆的反帝反封建,她選擇了把進攻目標集中民衆身上,以致“借師助剿”、“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1931年7月23日、蔣介石在指揮“剿共”的行營南昌發表文告說:“赤匪軍閥叛徒,與帝國主義者聯合進攻,生死存亡,間不容髮之秋,自應以臥薪嚐膽之精神,作安內攘外之奮鬥。”“不先消滅赤匪,恢復民族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則不能攘外。”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在中華民族的危急時刻,凡有一點智識的都應明白,此時應以共同禦敵爲紐帶,將國人團結起來、共同御外,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威望、建立自己的權威。然後,蔣某人沒有這麼做。

“九一八事變”前的1931年8月22日,在南昌講話時、他竟然赤裸裸地說:“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亡於共產黨,則縱肯爲奴隸亦不可得。”

這種話竟然也能說的出口?這明明就是“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翻版啊!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那麼,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蔣某人以數十萬大軍對紅軍發動大規模的軍事“圍剿”就不會讓人覺得有什麼意外了。

“九一八事變”後,他又發動了第四次、第五次“圍剿”。面對當時紛紛要求北上抗日的地方軍、中央軍,1933年4月,蔣介石在對“剿匪”將領的講話時說:本總司令此來決與我贛中諸將士共生死,同榮辱,殄滅赤氛,以安黨國。如再有偷生怕死,侈言抗日,不知廉恥者,立斬無赦。

可笑的是,蔣某人如此醉心於內戰,卻被那些“果粉”“蔣粉”視若不顧,唯對解放戰爭說“內戰無英雄”!不僅如此,他們還拼命替蔣某人洗地,說“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並沒有下達不抵抗的指令,不抵抗是張學良的自作主張。

包括張學良,在晚年接受訪問時、也曾特別聲明,九一八事變後,“不抵抗”是他本人下的命令、和蔣介石無關。而實際情況是,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前,蔣介石已經指示過張學良“力避衝突”、“應予不抵抗”,至於事變發生的那一刻,蔣介石是否再次下過“不抵抗”的命令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前有車、後有轍”,蔣某人對於日本的侵略採取不抵抗的立場是以一貫之的:

“濟南慘案”發生後的1928年的5月10日,蔣某人在日記中雲:晨,到兗州。上午,譚延闓、吳敬恆、張人傑到。會議議至下午四時,決取不抵抗主義,宣告中外,而各軍渡河北伐,完成革命爲唯一方針。故對日本,凡可忍辱,必須至最後亡國之時,乃求最後歷史之光榮……

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蔣某人的“不抵抗主義”的最早出處。那麼,蔣介石爲什麼不抵抗呢?1934年,在由他口述、陳布雷筆錄的文章《敵乎?友乎?中日關係之檢討》中,是這樣說的:“日本人終究不能作我們的敵人”,而中國“亦究竟須有與日本攜手之必要”。這意思是很明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