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半韓國外長訪華,出口結構日趨相似的中韓如何開啓合作新局面
這是6年半後,韓國外長再次訪問中國。
外交部網站信息顯示,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韓國外長趙兌烈於5月13日至14日訪華。13日,王毅同韓國外長趙兌烈在北京舉行會談。
韓國外長上一次訪華還要追溯到2017年,當時時任外長康京和訪問北京。就公開信息梳理,此次是中韓外長自去年11月以來的首次會晤。當時,時任韓國外長樸振和王毅借在釜山舉行的中日韓外長會議之機另外舉行雙邊會談。
對於此訪,韓國世宗大學學者金允俊(音譯)告訴第一財經,尹錫悅政府上臺後推行“價值觀外交”,積極改善與美日的關係,其實對中韓之間交流的影響不可忽視,“如果說尹錫悅政府對美對日外交還尚有成果,那對華外交則沒有看到實質性成果”。
外交部網站信息顯示,王毅表示,近段時間,中韓關係面臨困難和挑戰,這不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不是中方願意看到的。希望韓方與中方一道,堅守兩國建交初心,堅持睦鄰友好方向,堅定互利合作目標,排除干擾,相向而行,合力推動中韓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韓國要在外交上找平衡
金允俊表示,在此次訪問前,尹錫悅政府剛剛遭遇了國會選舉的慘敗,在國內社會、經濟等領域明顯承壓,因此需要藉助外交方面的表現來轉移國內民衆的壓力。4月11日,第22屆韓國國會選舉結果顯示,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及其衛星政黨繼續保持國會第一大黨地位;而總統尹錫悅所在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及其衛星政黨慘敗。韓國國會“朝小野大”的局面還將維持三年。
在金允俊看來,韓國外長此訪還有個目的可能就是爲了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恢復做準備。目前恰逢韓國爲會議的輪值主席國。公開信息顯示,上一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舉行還是在2019年,目前已停滯4年。去年11月底,第十次中日韓外長會議舉行。會上,三方同意爲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創造條件,加緊相關籌備工作。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曾表示,“中方重視中日韓合作,我們希望三方共同爲舉行領導人會議創造條件,我們也願意就籌備領導人會議與韓國和日本保持溝通。”
上海市朝鮮半島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訴第一財經,正因爲堅持價值觀外交,尹錫悅政府在經濟政策方面一定程度上也配合外交,比如,在中韓關係處理上,他多次強調要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要實現這個目的,對韓國經貿界而言必須轉移出口市場,深化與其他西方國家的經貿合作。但實踐很難。經濟發展有自身的規律。韓國作爲外向型經濟體,受國際局勢影響很大,外部環境稍有變動,諸如石油價格上漲、地區衝突等,自然會導致韓國經濟、供應鏈方面會受到影響。他(尹錫悅)可能低估了這方面的風險。”詹德斌說。
金允俊認爲,此次派出外長訪華,表現出尹錫悅政府尋求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希望能在外交上尋找平衡。
中韓如何在競爭中尋求合作
外交部信息顯示,在此次會談中,趙兌烈表示,希望此次訪問成爲韓中關係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韓國政府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相互尊重、互惠和共同利益基礎上,同中方密切合作,發展更加健康、更加成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推動韓中關係發展、攜手應對共同挑戰,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韓方不贊成零和博弈,希望平衡地同各國發展關係,願同中方增進互信、擴大共識、聚焦合作,儘可能避免地緣政治因素制約,共同開啓韓中合作新局面。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今年1月發佈的數據顯示,從國別貿易情況來看,2023年韓國對華出口額爲1248.35億美元,自中國進口商品總額爲1428.49億美元。2023年,韓國對華貿易收支出現180億美元的逆差,是31年來首次出現逆差。中國也正逐漸從韓國的貿易收支最大順差國轉變爲最大逆差國。
趙兌烈在13日“與在華韓企負責人對話會”提到,中國經濟結構正在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兩國經貿關係也從過去的互補性關係逐漸轉變爲競爭性關係,“這給韓國企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韓國貿易協會4月底下旬最新發布的2023年韓中兩國出口相似度指數(ESI)顯示,中韓兩國在全球市場的出口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在半導體、汽車、電氣、電子等韓國傳統支柱產業,ESI指數較5年前均出現增加。
出口相似度指數(ESI)的取值範圍是0到1。越接近1,表示兩個國家的出口產品結構越相似,競爭越激烈。比如,在半導體行業,2023年1月至8月的中韓兩國ESI數值爲0.677,比2018年的0.669增加了0.008個百分點。汽車、紡織、化工、電氣及電子等領域均是如此。
金允俊表示,韓國要改變對華貿易逆差並不容易,因爲中國和韓國產業鏈已深度融合,中國的相關產業進口替代效應在逐漸顯現,“中韓之間經貿合作規模大、互補性很強,因此還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在他看來,韓企不妨在這個關鍵節點將中韓半導體及一些高新技術發展的產業鏈進一步深入融合,實現密不可分的協同效應,“這樣的好處是以便日後在東南亞等其他外國市場上,韓企能形成與中國企業合作而非競爭的關係,這樣有利於中韓企業一起去開拓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