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上海深圳已出現5大怪象,值得每個人深思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長期以來都是全國各地人們嚮往的地方。它們集結了國家頂級的就業、投資、醫療、教育和養老資源,尤其是上海和深圳,這兩個城市更是被譽爲充滿機遇的經濟和金融中心。然而,近年來,這兩個一線城市卻出現了五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這些現象不僅出乎我們的預料,更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引發了我們的深思。
怪象一:大學生送外賣、快遞的越來越多
隨着2024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數量的不斷增加,就業形勢愈發嚴峻。與此同時,由於居民消費需求下降、外貿進出口業務萎縮等原因,實體企業的業績出現了下滑,招聘需求明顯減少,這使得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面臨着巨大的競爭壓力。
爲了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大學生選擇了報考公務員。然而,公務員崗位的競爭也異常激烈,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百裡挑一”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大學生不得不放棄公務員的夢想,轉而選擇其他職業。
許多大學生不得不選擇從事快遞員、外賣員、開網約車等靈活就業工作。這一現象在全國範圍內愈發顯著,尤其在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更是突出。據統計,全國範圍內從事送外賣、跑快遞和開網約車的人數已經超過8400萬人,其中大學本科、專科和碩士生的佔比呈上升趨勢。
這些工作雖然相對自由,但收入並不穩定,且工作強度較大。然而,在就業壓力面前,大學生們不得不接受這些工作,以維持生計。當然,許多大學生從事靈活就業工作只是權宜之計,從長遠來看,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比如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促進實體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從而增加招聘需求,同時,高校應該加強對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的力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市場需求和就業形勢。社會各界也應該共同努力,爲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
怪象二:就業壓力不小,卻還要延遲退休
上面分析了大學生就業的困境,其實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整體還算好,他們的選擇很多,而且還有個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相比之下,大多數35歲以上的中年人的就業壓力那就是實實在在的一大難題。
目前上海和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就業競爭壓力巨大,老齡化速度也很快,那些35歲以上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往往面臨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雙重壓力,他們不僅要應對工作的挑戰,還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許多企業在招聘時,往往更傾向於年輕、有活力的員工,許多招聘廣告明確註明只招聘35歲以下的應聘者,這使得許多超過這一年齡線的求職者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
這種現象在40、50歲的老員工中尤爲突出,一旦他們被企業辭退,很多人只能選擇從事臨時工作或者自主創業,但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卻還要逐漸推行延遲退休,這無疑給這部分人羣帶來了更大的生活壓力和心理負擔。
從人性化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在40歲左右失業,要在65歲才能辦退休手續,那麼他在失去穩定工作後將面臨長達25年以上的等待期,這段時間內,他不僅要面對經濟來源的不穩定,還可能遭受社會邊緣化的風險。
因此,在推進延遲退休政策之前,我們必須認真考慮如何解決中年人的就業難題,確保他們能夠順利過渡到退休生活。要解決中年人的就業問題,各地是否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職業培訓與再教育
加大對中年人的職業培訓力度,幫助他們提升職業技能和適應新興產業的需求。同時,鼓勵中年人蔘與再教育,通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2.優化招聘機制與年齡限制
企業和招聘機構應摒棄過於僵化的年齡限制,更多地關注求職者的實際能力和潛力。各地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招聘中年員工,並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或補貼。
3.創造更多適合中年人的工作崗位
針對中年人的特點和優勢,創造更多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例如,中年人在工作經驗、人際關係等方面具有優勢,可以從事諮詢、教育、銷售等領域的工作。
4.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在推進延遲退休的同時,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中年人在失業或收入不穩定時能夠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時,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
怪象三:一線城市房價下跌的現象
在過去,一線城市如北上廣深的房價一直持續上漲,到現在都是居高不下的態勢,很多人在潛意識裡面覺得這些地方的房價不可能下跌,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目前,深圳的二手房成交均價已經下滑到了6萬多每平,相較於2021年的8萬多每平,下跌了近25%。而上海的二手房成交價格,也普遍在不到7萬每平,相較於2021年的10多萬每平,已經下跌了近40%。
導致一線城市房價下跌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本身就比較高且泡沫巨大,其房價在全球房價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在經濟學中,價格是供求關係的體現,當需求下降時,價格自然也會隨之下降。因此,隨着市場需求的減少,一線城市房價的下跌也是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前幾年的疫情也對一線城市房價產生了重要影響,疫情期間,很多居民的收入減少甚至失業,購房能力被嚴重削弱。同時,由於疫情的限制和不確定性,很多家庭在購房方面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性,不再像過去那樣盲目追求購房,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疫情期間一線城市房價的下跌。
怪象四:不婚不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在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不婚不育的年輕人數量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一現象的背後,隱藏着多種複雜的社會原因。
生活理念的轉變是導致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重要原因之一。與過去傳統的生活觀念不同,現在的年輕人更加註重個人自由和生活質量。他們認爲,結婚生子會嚴重限制自己的自由,降低生活質量。因此,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單身生活,享受悠閒自在的日子。
另外,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對年輕人的婚姻觀念產生了影響。在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大多數年輕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與過去有所不同。
這些年輕人更加註重自我實現和精神層面的追求,對結婚生子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爲,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已經過時,不如趁年輕多賺錢,等到老年時通過僱傭他人來照顧自己。
此外,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一線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工作競爭激烈,年輕人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他們爲了事業和生活的穩定,不得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無暇顧及婚姻和家庭。
怪象五:一線城市人際關係疏遠
現在像上海、深圳這樣的大城市,許多居民都表示不願意進行過多的人際交流,不再像以前八九十年代那樣,到處都有熱熱鬧鬧的鄰里關係,即使逢年過節,大家也只是通過手機微信等社交媒體相互問候一下,彼此之間的關係逐漸疏遠。
導致一線城市人際關係疏遠的原因,一方面,隨着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往往忙於工作和家庭事務,很難抽出時間與親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們逐漸失去了與親友之間的緊密聯繫。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中親友聚會的主題,往往圍繞着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等方面的話題,如工資多少、有幾套房子、存款有多少等。這種功利性的聚會方式讓很多人感到無聊和反感,從而選擇避免參加。而且隨着社交媒體的普及和發展,人們更傾向於通過虛擬世界進行交流和互動,這也進一步削弱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總的來說,上海和深圳所出現的這五大怪象,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反映了我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就業、住房、人口、心理等多個方面,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和綜合施策。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社會變化帶來的挑戰,推動社會的和諧穩定和持續發展。同時,我們也需要引導公衆正確看待這些現象,理性分析背後的原因和影響,形成共識並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構建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