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訪談 | 強舸:中美經濟關係展現出積極態勢
——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強舸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娜
進入4月以來,中美高層頻繁互動,各領域密切溝通,共同探討兩國及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經濟關係及全球性挑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強舸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美經濟關係展現出積極態勢。
01
高層次、高頻次、多領域積極互動
中國經濟時報:近期中美高層頻繁互動,您如何看待當前中美經濟關係及其走向?
強舸:近期中美之間高層次、高頻次、多領域互動,釋放出積極信號,中美經濟關係展現出積極態勢。中方一直期望兩國關係平衡、穩定、持續發展。應當說,美方高層也有改善中美關係的意願。雙方應共同努力,繼續維護好這一態勢,不斷拓展互利合作空間,造福兩國人民。不過,現在還很難說中美關係進入“平衡穩定狀態”,有待觀察。
雙方達成長期協議顯然不會是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此次訪華的目標,而更多是短期性目的,一是穩固中美經貿關係,以應對通脹壓力,特別是美聯儲已經表示今年要多次降息,國際黃金價格已經先一步飆升,拜登政府面臨的通脹壓力越來越大。二是希望通過此行讓中美關係變得更加穩定。重申堅定拒絕中美經濟“脫鉤”,強調兩國出現分歧時溝通尤其重要。此次訪華旨在落實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坦誠溝通,避免誤解,深化交流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應對緊迫的全球性挑戰,推動美中關係穩定發展。
總體上,中美關係有進入“平衡穩定狀態”的可能,這符合雙方的共同意願。最終能否如願,根本上還取決於美方的執政者以及在野黨——能否真正下決心解決自己國內的痼疾,而不是討巧、甩鍋,在國外頻繁將中國以及墨西哥、日本等國家塑造爲美國問題的“根源”。在發展過程中,中國也不斷遇到各種艱難險阻、風險挑戰,中國從來都是以巨大的勇氣和擔當通過改革來迎接挑戰、克服困難。
中國經濟時報:中美經濟關係展現出的積極態勢,會否在未來延續下去?在經貿、科技、金融等領域的政策會有怎樣的變化?
強舸:美國大選年一般不會發生重大政策變動,因此2024年美國對華政策本身並不會有太大變化(無論向好還是向壞),會有較強的延續性。例如近期美升級對華芯片出口限制,它並不是一項新政策,而是原有政策的加重實施。就全球經濟平衡增長、經貿、科技、金融等領域而言,2024年美國政府很難有新的對華政策出臺,但是拜登和特朗普都有可能在競選時就此出牌。相對來說,由於特朗普從政以來就有重視藍領工人選票的慣例,共和黨更容易在中美經貿領域提出更苛刻的“加徵關稅”特別是對普通製造業產品“加徵關稅”的政策主張;與科技資本、金融資本關係更密切的民主黨會更多在芯片、光刻機、人工智能等領域操弄科技政策。
02
汽車產業、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
都有拓展互利合作的空間
中國經濟時報:您認爲,當前中美經濟關係中的“合作點”和“風險點”有哪些?
強舸:雖然我對中美關係能夠順利進入“平衡穩定狀態”持謹慎態度,但並不悲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中美兩國是世界經濟兩大“火車頭”,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兩國貿易自建交以來增長了200多倍,雙邊貿易額約佔世界五分之一。這代表着中美兩國經濟有較高的相互依存度。所以,在制定具體政策時仍然需要從實際出發(比如對華加徵關稅很容易加劇美國國內的通脹問題,一味在高科技領域制裁中國反倒會傷害美國的科技企業和跨國資本),並受制於國內不同利益集團的訴求。
同樣,中美經濟關係中也有很多具體的“合作點”。過去幾十年裡,汽車行業一直由歐洲和日本主導,如今中美兩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勢不可擋,正在共同改變世界汽車工業格局。並且,最早給世界汽車工業格局帶來顛覆性衝擊的特斯拉公司即是美國創新能力的體現,當然離不開中國產業鏈的助力。因而,汽車產業、應對氣候變化等都是符合中美兩國利益的“合作點”。具體的“風險點”則不好預判,但不必過於擔心。
03
智庫要積極成爲兩國交往先鋒
“多做介紹” “少提建議”
中國經濟時報:在中美經濟關係比較複雜的背景下,您認爲,智庫如何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兩國關係更加健康穩定地發展?
強舸:智庫的作用在於從自身屬性和專長出發爲中美關係向好發展作出貢獻。具體來說,應發揮三方面積極作用。
第一,兩國智庫都應該充分研究對方的實際情況和訴求期望,積極擔負起向官方介紹真實情況的責任。國際關係並不追求在對方國內有“親華/美”派,但是兩國都需要“知華/美”派,互相瞭解非常重要,這是合作而不走向衝突的基礎。在這裡,我還想特別提一點,智庫應該“多做介紹”但“少提建議”。中美關係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智庫應從自己研究的角度更加充分地介紹情況,爲決策者構建信息更充分的決策環境作出貢獻。第二,長期以來智庫比較重視向高層建言獻策,但對大衆傳播不太重視。然而,觀察近年來中美關係的走向,大衆輿論實際上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美國普通選民的盲目反華情緒,與他們對中國的極端不瞭解是高度相關的。因此,兩國智庫也應多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大衆分享,通過與公共媒體合作促進兩國民間的互相瞭解。第三,兩國智庫自身也應當積極成爲兩國交往的先鋒,多開展交流活動。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
總 監 制丨王輝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鄒 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