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錢人,排隊搶豪宅

文/十一弟

這兩天,深圳樓市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日光盤——

海德園A區。

這個項目推出了6棟住宅樓、共計116套房,單價將近13萬/平米。

最小的戶型面積,是87平米的三居室;最大的戶型面積,是450平米的五居室。

也就是說,海德園A區的上車門檻,總價最低需要1100萬。

而它賣得最貴的一套房,將近6000萬。

無論是單價,還是總價,海德園A區的豪宅,都足以讓絕大多數普通人望而卻步。

但這裡是深圳,遍地都是有錢人。

結果,海德園A區推售的116套房,吸引了380組客戶認籌,平均三四個人搶一套房。

這些手上最少捧着上千萬買房的有錢人,甚至要靠搖號來決定選房順序。

開盤當天,只用了不到三個小時,所有房源一搶而光,全部售罄。

於是,海德園A區就成了今年以來的第一個日光盤。

今年上半年,深圳樓市還是很低迷,跟去年相比,新房成交量又跌了近四成。

剛進入下半年,突然冒出來一個日光盤,就像在壓抑的深圳樓市裡,投下了一顆炸彈。

很多樓盤銷售、房產中介,瞬間就在朋友圈亢奮、支棱起來了——

大家都覺得房地產似乎又行了。

海德園A區,這個豪宅項目有點特別——

如果只從價格上來看,無論是單價,或是總價,它還能算得上豪宅檔次。

但在戶型面積上,除了兩百平米以上的大戶型以外,其中有一棟樓,戶型面積全是八九十平米的剛需產品,根本配不上豪宅段位。

這次海德園A區推售的6棟住宅樓,屬於高層建築——

最高的一棟樓,高達45層;最矮的一棟樓,也有37層。

對於高層住宅來說,樓建得越高,得房率越低。

十一弟查了下,海德園A區一套位於42樓的三居室,建築面積87平米,實際使用面積只有62平米,得房率不到72%。

這套總價大約1100多萬的豪宅,相當於需要花費300多萬買下將近25平米的公攤面積。

把三個臥室塞進60平米出頭的房子裡,身家上千萬的有錢人,住得很是擁擠了。

耗資上千萬買一套剛需戶型,如果不是爲了住得更大、更舒服。

那麼,這些精明的有錢人,可能是盯上了別的東西——

要麼投資套利,要麼爲了孩子。

巧合的是,這兩個因素,海德園A區剛好都沾上了邊。

項目所在的福田區安託山板塊,初中被劃入了深圳高級中學南學區範圍內。

片區內還有一所紅嶺實驗小學,與紅嶺中學同屬於紅嶺教育集團。

在深圳,家長們眼裡的八大高中,海德園A區就佔了兩所——深圳高級中學、紅嶺中學。

爲了孩子上學,花個幾千萬買套學區房,不在話下——

他們買的不是豪宅,而是投資教育和孩子的未來。

海德園A區的單價,將近13萬/平米,對於普通人來說,幾乎是房價天花板了。

但在很多有錢人看來,賣得一點也不貴——

它與周邊的二手房價格倒掛,還有打新套利的空間,買到就算賺到。

十一弟查了下,與項目一路之隔的萬科·瑧山府,只有5套二手房在售,掛牌價大約20萬/平米。

還有旁邊的錦廬花園、天健公館,業主掛牌價也都超過了16萬/平米。

這意味着,海德園A區的開盤價,反倒變成了這個片區內的價格窪地。

如果對標一街之隔的瑧山府,每平米有將近7萬塊錢的差價。

按照有錢人的買房邏輯——

現在趁低搶籌入手,等到市場好起來,將來房價還有上漲的空間。

當天,海德園A區開盤售罄,攬金將近27億。

這個項目背後的開發商——深圳市新潤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並不是一家大房企。

深圳新潤園的最大股東,是一個自然人——肖永堅。

肖永堅是一個低調神秘的生意人,有關他的公開資料很少。

十一弟查了下,肖永堅的老家在湖南邵陽下轄的一個縣城——新邵縣。

據說,他在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體制內的新邵水產局工作,後來南下深圳創業。

現在,肖永堅名下參股投資的企業,主要位於深圳,其中有一家最核心的企業——

深圳市新活力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在海德園項目上,肖永堅算是賺麻了,但沒人知道,當初他是如何拿到了這個豪宅地塊。

十一弟查了下,早在十幾年前,海德園地塊就已經完成出讓了。

當時的出讓方式,並不是公開掛牌,而是協議出讓。

這塊地在手上捂了十幾年,一直囤着沒開發,房價、地價早已水漲船高。

現在,海德園項目的開盤價,將近13萬/平米,當年的拿地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當其他公開拍地的開發商,還在糾結降價虧本的時候,擺脫了地價束縛的海德園,在定價上幾乎可以亂殺了。

對這些有錢人來說,當學區、價格擺在面前,什麼開發商品牌、實力、戶型、設計、交房,也都是浮雲了。

乖乖地排着隊,爭先恐後地掏出上千萬,從此在深圳,也是住上了60平米三居室的豪宅業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