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爭“新能源汽車第一城”,如何競逐智能化“下半場”?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林典馳 深圳報道

幾乎所有發達經濟體和城市,往往與汽車產業息息相關,工業強市也是汽車強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都有着聞名內外的主機廠。

車企背後汽車城,亦與城市經濟息息相關。若將競爭予以量化,產量則是一個關鍵要素。

以深圳爲例,去年發佈的《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200萬輛。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23.5萬輛,同比增長125.8%。2023年前十月西安並未公佈產量,陝西省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陝西省新能源汽車產量82.9萬輛,同比增長40.5%。上海統計局數據顯示,上海新能源汽車產量爲102.85萬輛。 可以預見的是,“新能源汽車第一城”將在深圳、上海、西安三座城市誕生,深圳有望實現產量全國第一。

有熟悉汽車產業人士表示,汽車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則是智能化的競爭。作爲新興汽車城市,深圳新技術應用最方便的城市。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形成規模聚集效應

傳統汽車城一般以燃油車爲主,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改變了這一邏輯。

2009年,深圳參與工信部“十城千輛”示範工程,此後一直堅定推動汽車電動化,並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現公共交通全域電動化。

多年深耕新能源汽車開花結果。比亞迪發佈2023年銷量數據,公司全年銷量達302.44萬輛,同比增長61.86%。這也意味着,比亞迪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淨增長約116萬輛,佔到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淨增長超過4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累計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產銷量創歷史新高,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同時,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達到491萬輛,成爲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財稅貿易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韋福雷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大漲主要得益於比亞迪的貢獻。一方面是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投產,規劃提供60萬輛的產能,提升了深圳整體的產能規模。另一方面,今年比亞迪在東南亞地區銷售情況可觀,主要出口車型爲深圳生產,隨着頭部車企產能擴張和加速出海,深圳新能源汽車產能和產量還會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衡量汽車城的建設也不應該僅爲汽車銷量,在汽車產業鏈細分領域佈局上,深圳同樣可圈可點。

目前,深圳汽車產業鏈生態圈初具規模,構建了囊括整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充電基礎設施、汽車後市場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供應鏈高度協同的產業生態圈。

拆解一輛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和電池等模塊都能在深圳找到對應的企業。如以佔到整車成本40%的電池爲例,三大主材(電解液、正極和負極)和隔膜中深圳均有對應的龍頭企業。

例如,新宙邦總部均位於深圳坪山區,是全國前二的電解液生產商;2023年,貝特瑞負極材料市佔率22%,連續十三年全球總量第一;2023年格林美核心產品三元前驅體出貨量超17萬噸,同比增長10%以上;星源材質鋰電隔膜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2023年底,深汕特別合作區飛馳智能科技產業園內,東風李爾產線正式投產運行,首套汽車座椅成功生產下線。據瞭解,該產線正是比亞迪配套產線,爲其提供汽車座椅。東風李爾汽車座椅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劉永強介紹,目前,東風李爾已在飛馳智能科技產業園內安裝兩條生產線,預計1月底完成6條生產線的安裝,滿產的情況下年產座椅26萬套。

佈局“智能化”下半場競爭

相較於傳統汽車工業集聚地,深圳在傳統汽車機械、結構件部分有者短板。“強感知,弱執行”,正是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特點之一。

爲此,深圳發力補短板。2023年11月,深圳市八部門聯合發佈文件,其中便提到,圍繞新一代模塊化高性能整車平臺、車身一體輕量化、底盤一體化、線控底盤集成化、多能源動力系統集成、基於域控制器的新型電子電氣架構以及能量管理爲核心的智能控制等整車技術。

有汽車行業人士分析,過去中國幾大汽車重鎮,如長春、廣州、上海等城市,燃油車時代佔據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在此期間不免出現“大象難轉身”的路徑依賴,從燃油車切換到電動車這一過程中,在電動化的長期佈局,深圳更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深圳可以變成對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最友好的城市,特區優勢是深圳的核心優勢,應充分用好特區在立法權等方面的優勢。”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談到。

在滿足基礎的電動化需求後,一場激烈的汽車智能化角逐正在徐徐拉開。汽車智能化的競爭,則包括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兩大方向。

2023年8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爲全國首部智能網聯汽車法規。條例解決了智能網聯汽車無法准入、無法登記、無法合法上路、無法開展道路運輸等關鍵問題。

得益於在消費電子時代的積累,深圳電子信息製造業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轉型智能網聯相關能力也能得到遷移。目前,諸如騰訊、華爲、比亞迪等深圳本土企業在智能網聯領域均有相關佈局,政策優勢還吸引了AutoX、元戎啓行、文遠知行等業內知名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

其中,華爲正在成爲行業的佼佼者,餘承東認爲,汽車下半場將是智能化,軟件決定體驗。2023年11月25日,華爲宣佈攜手老牌車企長安汽車,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主要業務爲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1月16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首次披露投資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相關細節,朱華榮表示,在雙方的協議裡面,“華爲承諾不從事整車業務,不從事新公司裡面的業務。”

除外,比亞迪總部所在地深圳坪山區已成爲國內首個同時允許智能網聯汽車“可全域、可上路、可簡化、可無人、可商試”的區域,這也意味着坪山區全域開放440公里道路率先開展全無人商業化試點。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網聯汽車細分龍頭在深圳均有涉及,如激光雷達供應商速騰聚創近期剛剛登陸港交所,市值接近200億元;大疆覽沃憑藉高性價比的自動駕駛方案迅速上量。藉助電子信息產業優勢,深圳還擁有一批領先的電子元器件和模組封裝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