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青年當先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武欣中 通訊員 劉昊

近年來,隨着自駕遊、露營、野餐等新興戶外運動的興起,便攜式儲能的需求大幅增長,有着“大號充電寶”之稱的便攜能源,成爲許多戶外人士的“必需品”。

能源專業畢業的雷健華敏感地察覺到了這個賽道的潛力,2018年他加入深圳德蘭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後,開始專注於儲能設備的研發。

“移動儲能產品的應用場景主要是應急防災與戶外生活,產品特性是便攜、輕便、性能穩定與強兼容性。”爲解決這些設備技術問題,雷健華和團隊潛心研發了《高可靠高靈活性便捷式儲能電源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2022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在新能源汽車飛速增長的時代,雷健華和團隊還創新開發了新能源車應急充電技術。在他的帶動下,其研發團隊共申請專利467件,研發產品獲德國紅點獎、日本G-Mark設計獎、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證書等榮譽,產品行銷到全球超100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300萬名用戶。

“我希望更多國產品牌走向世界,不斷彰顯中國研發製造的實力。”面對儲能行業的發展,雷健華信心滿滿。

在深圳這座以創新著稱的城市裡,越來越多像雷健華一樣的青年,以科技創新爲突破口,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挑大樑、做主力。

當AI成爲“質檢員”

2012年,AI與機器視覺的重大發展,讓許多人第一次意識到深度學習在圖像識別任務中的潛力。“計算機學會‘看圖識圖’,這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改變?”剛剛取得浙江大學數學系碩士學位的沈小勇,帶着對AI無盡的暢想與疑問,走上了這門前沿技術的“求索之路”。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博期間,他花了三個月獨立開發了一套智能摳圖的技術,完整感受了從收集、標註數據、訓練模型,再到工程化並實現手機端應用的全過程。這段經歷讓沈小勇感受到了人工智能與機器視覺巨大的應用潛力,讓他產生了投身產業界,驅動技術落地應用的想法。

2017年,沈小勇博士畢業後入職互聯網公司,藉助大廠入局人工智能的契機積累了不少經驗,爲他未來的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9年,深圳思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沈小勇成爲思謀聯合創始人和CEO,創業瞄準的方向便是探索開發工業場景下的AI應用,即“智能製造”。

在工廠調研的時候,沈小勇瞭解到,一些精密電子元器件可能有尖銳部分或針狀元件,同時這類精密元件需要高亮環境進行細緻檢查,繁重、複雜的人工檢測會對工人的身心帶來負擔,也降低了檢測效果和效率。此外,工業製造業普遍存在着場景落地週期長、行業標準不統一、數據採集困難等痛點。

爲了打通工業場景下產品檢測領域的“痛點”“難點”,思謀科技核心團隊研發了可自動化完成視覺檢測模型建設、精確完成產品檢測的“SMore ViMo”智能工業平臺。這位“AI質檢員”相比於傳統的視覺項目,最快僅需0.5天即可完成模型訓練,在提升工廠智能化水平的同時,減少工人們重複性、危險性的勞動,爲工業製造“減負增效”。

此外,沈小勇還帶領企業團隊研發了包括工業智能雲、深度學習訓練軟件、機器視覺軟件、高精度傳感器等一系列AI智能工業系統。

有了高端技術的“堅”與勇往直前的“銳”,沈小勇得以“披堅執銳”,讓AI成爲推進智能製造的“利器”。他曾經無數次自問的那個問題——“計算機學會‘看圖識圖’,這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改變?”此刻終於有了答案。

CT能“隨時看”

當沈小勇讓AI學會了給產品“診療看病”的時候,深圳灣實驗室的資深研究員牛田野,正在醫學影像領域不斷髮力,探索用高分辨的醫學影像技術,來延伸醫生的“視力”。

牛田野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傳統錐束CT的大錐角會導致強散射信號,加之心跳和腸道蠕動等不自主的運動也會引起圖像模糊,增加定量化成像的難度,讓醫生的診斷準確性降低。

如何用錐束CT爲醫生提供更加精確的“導航”信息,爲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牛田野與團隊從能譜投影數據出發,建立了定量錐束CT精準成像理論:通過分析投影數據中的運動特徵修正了物體運動僞影,並研發了對錐束CT組織定量辨識、圖像精度提升、四維動態成像的圖像定量化分析技術,最終突破技術瓶頸。

“現在深圳很多公共場所都配備了‘救命神器’AED,我時常在想,如果我們能有一種移動的錐束CT設備,能夠隨時隨地爲患者進行檢查,那該有多好。”當一個科研“堡壘”被攻克之後,牛田野迅速鎖定了下一個目標:移動式頭部錐束CT成像設備。

CT成像設備具有輻射性,想要在不具備輻射防護條件的救治場所也能安全使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低劑量成像。爲了攻克這一難關,牛田野每天很早就到實驗室規劃當天的研究方向和實驗內容,帶領大家推導物理學方程。當發現實驗產品剛性性能不達標時,他主動放棄假期,在合作單位的車間獨自工作,對實驗產品的受力和變形情況進行逐一分析,終於找到突破口,解決了這個頭疼的問題。

在牛田野與團隊成員的不懈努力下,這款設備現在已經順利完成了小樣本量預試驗。在他的設想裡,這款設備以後還可應用在車載、機載等特殊場景,爲極端條件下的醫療救護提供保障支撐,成爲醫護人員的得力助手,爲更多患者帶來生機。

讓核能更安全

核電的安全運行關係着從國家能源安全到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的方方面面,縱觀世界核電發展歷史,每一起核電安全事故都給全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如何確保核電安全運行,讓核能長久造福千家萬戶?這是陳美蘭心中牽掛的頭等大事兒。

2012年,剛剛來到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陳美蘭,在同事都選擇熱點研發項目時,她卻選擇了鮮有人深究的三維氫氣安全分析軟件研發。

這看似“無人問津”的“冷門”軟件,實則關乎着核電站的安全運行。當時,相關研究在國內還屬空白,且由於算法複雜、涉及精細機理模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這意味着,陳美蘭選擇了一條艱辛坎坷的軟件研發之路。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研究過程中出現難題,陳美蘭和團隊成員從不氣餒,總是選擇直面困難,找尋方法突破。專業編程語言不熟練,大家就抱着厚厚的工具書學習;遇到卡關問題,就分單元逐一排查解決;熱工水力現象異常複雜,就一遍一遍推演……最終在陳美蘭的帶領下,三維氫氣安全分析軟件在2021年研發完成,具備“華龍一號”、CAP1400、CPR等堆型的三維氫氣安全分析能力,有力推動了我國新核電堆型研發工作的開展。

“一個人的好不算好,整個團隊好纔算好。”陳美蘭明白,科研成果的產出不能靠單打獨鬥,要羣策羣力,因此她始終堅持帶着團隊成員在任務中成長。在中廣核研究院工作的十多年裡,陳美蘭還帶領團隊先後深度參與了“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GDA)、防城港核電二期、太平嶺核電、歐洲用戶要求(EUR)、先進核燃料、先進核能等重點項目,承擔大量技術攻關工作,解決了項目上衆多關鍵路徑問題。在邊幹邊學的過程中,一批批青年技術骨幹脫穎而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