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美晶片戰 兩岸更應合作
旺報社評
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簽署《晶片法案》,衆議院議長裴洛西亞洲行亦與遊說臺日韓共組「Chip 4」有關,當日蔡英文總統午宴,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和碩副董事長程建中都是座上賓。在與中國展開科技競爭已是美國朝野「政治正確」的當下,臺灣科技企業何去何從,不只事關「護國神山」的未來,更與兩岸經濟合作前景有關。
避免兩岸脫鉤
臺灣晶片與兩岸經貿關係密切之深,官方數據說明了一切:據經濟部國貿局統計,今年1~4月間,臺灣向大陸及香港出口額的58%爲積體電路,較去年1~12月積體電路佔出口額49.6%的比重獲進一步成長,而去年積體電路在臺灣與陸港之間進出口總額爲1139億美元,佔據兩岸貿易總額4成之多。同時,爲大陸創造外匯最多的企業中,從事半導體產業的在陸臺企也位居前列。簡言之,如果美中晶片戰愈演愈烈,最終引發兩岸半導體「脫鉤斷鏈」,不僅兩岸經貿關係的半壁江山將不復存在,大陸自身經濟也會出現風險。
當然,情勢還未演變到極端境地。美方《晶片法案》雖然毫不掩飾「選邊站」與「紅蘿蔔加大棒」的強勢競爭思維,處於印太戰略要津的韓日臺有不得不從的政治壓力,但該法案規定政府補貼獨厚美商的傾向,恐最終使得包括臺積電、三星在內的東亞晶片巨頭得不償失,進而必須在「經濟帳」和「政治帳」之間再三斟酌。媒體報導張忠謀在午宴時,曾向裴洛西直率表達「不看好臺灣半導體移植到美日」的觀點。無獨有偶,最近大陸外長王毅與新任南韓外長樸振的會談,也形成了「維護兩國供應鏈穩定」的共識。美國主導下的「Chip 4」能否真正成軍,地緣政治固然影響頗深,但絕非決定性因素。
然而,晶片議題被高度政治化,早已成爲美中、兩岸之間不爭的事實。自川普政府掀起去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和美中經濟脫鉤以來,過去所有全球化產業鏈的邏輯、策略都被徹底改寫。一方面,臺灣不再只是地緣政治的「不沉航空母艦」,更是牽動大國爭霸的半導體供應鏈,中共軍演前夕臺積電董座劉德音接受美媒專訪,正是上述思維的顯現。
另一方面,面對美方脫鉤壓力,北京將「核心科技自立自強」放諸前所未有的優先位置,進而將晶片之爭與科技之爭、制度之爭、國家實力之爭聯繫起來,遂採取「舉國體制」投入逾2兆人民幣用於研發最尖端晶片,試圖儘速「彎道超車」擺脫外部依賴。
引進臺灣模式
最近大陸「晶片反腐風暴」席捲全國。從主管晶片製造的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到曾揚言收購臺積電的原紫光董座趙偉國,再到大陸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前總裁,近10名與晶片有關的政企人士連續被查,預示了大陸「舉國造晶」效率低下、弊病叢生的結局。幾乎同一時間,曾被陸企中芯高價挖角的前臺積電營運長蔣尚義,辭職後首度向媒體坦承,加入中芯是「一生中最愚蠢的事情」,並表示他感到自己因出身臺灣和美籍身分而不被信任。話音剛落,大陸媒體傳出中芯突破美國製裁成功製造7奈米晶片,但國際輿論普遍持質疑和觀望的態度,折射出大陸短期內核心技術「彎道超車」並不被看好。
以晶片爲代表的核心科技競爭,終究需依靠市場機制的優勝劣汰,而非政治驅動的零和博弈,美國的單邊圍堵不會成功,大陸也難以重溫當年靠海外學子突破封鎖、歸國研發核子武器的舊夢。臺灣半導體產業雖早年得益於美國的扶持和轉移,但最終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傲居全球,與近20年來中國大陸市場以及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密不可分,背後正是全球化的主導。
大陸與其以「拿來主義」思維在「舉國體制」架構下挖角臺灣半導體產業人才,追求形式上的短期突破,不如引進「臺灣模式」帶着臺灣的人才、知識和技術,在大陸紮根發芽、連結兩岸、掛鉤中美,此乃兩岸經濟融合的應有之義和真正價值,也是避免美中晶片大戰波及的唯一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