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爲恢復中美軍事溝通創造條件

旺報社評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大陸正與古巴協商,將在距離美國本土160公里處,建立一個聯合軍事訓練基地。美國擔心北京可能在古巴駐軍並擴大監聽活動。不過,白宮反應平靜,認爲中國試圖提高在西半球的影響力與情報收集能力,「不是什麼秘密或令人驚訝的事」。

拜登政府言行不一

布林肯出訪北京前夕,美國媒體出現中國大陸在古巴設立監聽基地的報導。習近平會見布林肯,兩國關係趨緩,又有人在中古軍事合作上做文章,喚醒美國人冷戰記憶的用心十分明顯,足見美國政壇反中氣氛十分濃厚,美中雙方互信基礎薄弱,所幸兩國當局都意識到雙邊關係的危險性,有意逐步恢復高層對話。

布林肯這次訪中,形式意義大過實質意義,所幸雙方都有意加強溝通對話,緩和緊張關係,但在軍事聯繫上仍未能恢復。因爲中方認爲在美方未解除對國防部長李尚福的制裁、美軍持續在南海臺海有軍事活動以及不斷宣傳中國威脅論,看不出美方有恢復聯繫的誠意。

尤其布林肯訪中獲得初步成果後,拜登在一場募款活動上用「獨裁者」指稱習近平,引起軒然大波。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責美方「嚴重違背外交禮儀,嚴重侵犯中方政治尊嚴,是公開的政治挑釁」。中國大使館也表達強烈抗議,指美方若不立即採取行動化解拜登言論的負面影響,美國將「承擔一切後果」。

但拜登認爲這個說法不影響美中關係大局,他仍預期將順利跟習近平會面。拜登自認選舉語言無傷大雅,但彭博新聞批評拜登,一句話就讓布林肯外交努力前功盡棄。

川普政府曾爲挽救選情而刺激北京,當時解放軍研判,美國可能製造軍事摩擦激怒北京,誘使中方採取報復行動,兩軍關係一度十分緊張。根據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後來提供給美國聯邦參議院的備忘錄,密利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曾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前4天的10月30日,及2021年1月8日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山莊後2天,兩度通話。雙方高階軍事首長能深入溝通,這才消除北京的疑慮,化險爲夷。拜登政府對中政策仍然矛盾,且言行不一,已嚴重破壞雙方互信。現在失去軍事聯繫管道,中美情勢將比川普時期更爲嚴峻。

中美雙方在軍事上已經進入「膽小鬼賽局」,美軍不斷在南海與臺海從事活動,國會更是加碼通過《2024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其中要求行政部門強化與臺灣的軍事交流,協助訓練臺灣軍隊。解放軍最近在臺灣海峽與南海對於美軍的軍事活動與抵近偵察也表現出強硬的作爲,不願意再忍讓。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不無合理化美國加強對臺軍隊訓練的用意,但刻意炒作中國威脅論,只會加速雙方敵意螺旋的上升。

媒體誇大中國威脅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在《一場可避免的戰爭》書中指出,在這10年中,中美會進入十分危險的對抗,對世界的傷害會遠超過美蘇對抗。他呼籲中美應該建立機制,進行「有管理的戰略競爭」。所謂「有管理的戰略競爭」首先就要了解雙方的戰略思想與意圖。

中國經貿版圖快速擴張,中美又陷入激烈競爭,中方爲了保護自身安全與利益,做全球性的情報蒐集是必然的。美國一些專家指出,古巴導彈危機後,蘇聯在古巴仍設有監聽基地。同樣的,美國在中國周邊也擁有許多針對中國的監聽設施,中國在古巴擁有監聽基地不足爲奇。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訪問兩位專家都表示,目前中國在古巴的軍事存在遠不及過去蘇聯的作爲,政客與媒體宣傳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有被誇大之嫌。

再者,如果中國與古巴真的加強軍事合作,應該是中國試圖迴應美國在亞洲的軍事活動。以中國目前的實力,想要在美國周邊施以同等的壓力,恐怕力有未逮。但是在大國博弈中,做出相對應的動作在邏輯上有其必要性,這並不代表中國的戰略目標與思維有所改變。

中美雙方做爲負責任的大國,都應認清對方戰略意圖,停止政治操作,爲重新建立軍事溝通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