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美國孤立主義復興與臺灣的命運
旺報社評
從俄烏戰爭一爆發,就有論者定義爲後冷戰時代的結束,與新國際秩序重組的開始,隨着以哈衝突延燒,戰爭對全球政治與經濟的衝擊,遠遠超過世人的想像,因而不斷有人警示「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全球9成最先進晶片由臺灣供應的事實,讓美日歐開始佈局自產晶片。臺灣不是烏克蘭,更不是巴勒斯坦,但我們可以從烏克蘭的命運反思自身的未來。
新國際秩序重組
俄羅斯的入侵行動受到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但也有一些國家認爲,西方國家對戰爭的爆發並非完全沒有責任,因而在制裁俄羅斯的問題上採取保留態度,加上西方內部各有盤算,讓制裁效果大打折扣。美國爲了拉攏印度對抗中國,放任印度在石油市場倒買倒賣;歐洲國家不敢得罪同爲北約的土耳其,默許其上下其手。中國更趁虛而入搶購西方企業放棄的商品與能源,中俄經貿急速升溫,去年突破2千億美元。
俄羅斯更利用自身能源與糧食大國優勢,積極推動本幣交易去美元化,不但規避美國金融制裁的傷害,反而開了反美元霸權第一槍。俄國的經濟在西方制裁下不但未見衰退,反倒贏過許多歐洲國家,加上失去俄國的廉價能源,讓歐洲國家成了這場戰爭的輸家。
俄羅斯撼動了冷戰後的世界秩序,讓一些不滿於現狀的國家或組織有了可趁之機,開始躍躍欲試。在非洲與中東都出現挑戰西方的騷動,特別是哈瑪斯對以色列攻擊所引起的報復戰爭,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報復遠超過比例與人道的原則。美國對以色列無條件的支持,不僅讓美國陷入左支右絀難以兼顧的兩場戰爭,道德上的雙標更讓俄烏戰爭的敘事產生微妙變化,也加劇西方陣營與社會內部的分裂。
普丁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日前接受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卡爾森的訪談,對俄羅斯發動戰爭提出歷史解釋並呼籲和談,流露保留與西方交往餘地的用意。普丁重申俄烏衝突是斯拉夫民族的「家務事」,並譴責北約東擴。普丁不是不知道俄烏戰爭隨着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變化,已經發生本質性的改變。他深刻理解,這些變化刺激了美國孤立主義的復興,他不過是利用卡爾森向美國民粹右翼喊話,鼓勵右翼阻擋拜登對烏克蘭的支援。
美國孤立主義的復興,與其說是川普操弄民粹主義,不如說是美國國力衰退的寫照。長達20年無所建樹的反恐戰爭,耗費美國人大量的民脂民膏。國內基礎建設破敗、教育投資不足及製造業大量外移,美國不願也無力繼續承擔世界警察的角色。從這個角度看,俄烏戰爭不過是揭開「美國治世」不再的第一槍。
貪愎拙交可亡也
法國總統馬克宏不排除出兵援助烏克蘭的言論,揭露美國與西方國家的虛僞與真實實力。馬克宏的言論立刻招來歐洲盟國、北約與美國慌不迭地的矢口否認,強調並沒有任何相關計劃。那個出兵伊拉克推翻海珊政權的美國,那個轟炸南斯拉夫的北約已不見蹤影。
兩場戰爭暴露美國霸權的殞落與西方領導力的缺位,讓「全球南方」加速與西方國家疏遠。「全球南方」尚未成爲全球治理的主導力量,但龐大的潛力不容小覷。「全球南方」多有被殖民的經驗,對西方長久把持的話語權與言行不一的道德雙標不滿,對現行國際政經制度感到不公。「全球南方」自然會利用這波浪潮重新尋求自己的定位。
「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雖不能說是「僞命題」或類比謬誤,但這個說法只看到西方對地緣政治的片面詮釋與臆測。思考烏克蘭戰爭的終局,看的絕不是俄烏在戰場上的軍事實力對比或是北約的投注,而要見到更趨複雜世局中的大國博弈與板塊位移。
由此視角出發,若說烏克蘭有何以教我者,就絕對不是什麼戰場經營、武器迭代,而是2千年前韓非子的小國智慧: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用白話文說就是,臺灣太小,不要螳臂擋車、以卵擊石無端羞辱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