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經濟牌 臺灣不可輕佻以對

旺報社評

2023年大陸結束疫情管控,國門重新打開,但未出現2021年上半年首波疫情受控後的V型反彈,西方陣營對大陸高科技圍堵和敏感技術封鎖猶存。地方債與房地產「爛尾樓」造成的民怨壓力浮現;外商投資額和外國人赴陸人數等指標,因交流受阻和對政治環境的擔憂,遲遲未見點火重啓的跡象。

大陸經濟增長動能轉軌

大陸官方坦言,經濟大循環仍存在堵點,「社會預期偏弱,企業存在不願投、不敢投現象」,「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意願不夠強」,「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化解多年積累的房地產、地方債務、金融風險需要一個過程」。

正視問題是化解問題的第一步,也是改革開放最重要的精神內涵。爲了就中外關係釋出緩和信號,穩定內外資的長期預期,習近平接連透過訪美會見拜登,以及在北京會見來訪的米歇爾、馮德萊恩等歐盟領導人傳遞訊號。對於近鄰,也正面迎向美日韓三角拉近的現實,表態意欲重啓中斷已4年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提出儘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願景。

在對內政策上,12月上旬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祭出「嚴控一般性支出,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的開支緊箍咒,並要求解決外資屢屢抱怨的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中國政府採購等問題。面對投資意願疲軟的民企,提出要促進民企發展壯大,並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以求徙木立信之效。

環顧並不完全操之在己的週期性因素的外部環境,中共則下達了「看準了就抓緊幹,能多幹就多幹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的動態要求,並迅猛地放寬了過去幾年對房企財務流動性影響甚鉅的融資「三道紅線」,避免發生巨型房企暴雷的連鎖危機。

平心而論,改革開放45年來,中國大陸的人均GDP已超過1.2萬美元,已有4億多人躋身中等收入羣體,且拉動消費轉型和服務業壯大的城市化進程仍在持續。雖然大陸與西方的經濟競合,不可避免因戰略對峙而日趨複雜;但大陸面向東協10國的基建深耕和產能外引布局,以及面對中東、中亞和俄羅斯等能源高地的戰略互信均在迅速加深,已連成除西方市場之外「外循環」結構的又一片天。

加之大陸政府金融調度體制異於西方,在金融工作進一步收歸黨務領導、密切講究政治效應的格局下,驟然出現所謂的中國經濟「崩潰論」並不可期。而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和電動車,更被視爲大陸成功整合自身創新要素,正在奪取全球性產業優勢的「新三樣」。

大選結果影響兩岸經貿

當然,面對大陸經濟的新舊增長動能轉軌,疫情後官民之間就投資和營商環境的良性、務實互動有待重振,西方對華高科技圍堵之勢尚未解套等複雜局面,與大陸經濟連鎖效應甚鉅的臺灣,自不應以隔岸觀火甚至是幸災樂禍的輕佻態度對之,而應謹慎地在大陸進行經濟體質調整、社會元氣重塑的戰略迴旋和民心士氣的「調息」過程中,認真思考臺灣和大陸下一階段產經互動的角色與利基。

可惜的是,在喧囂的選戰中,民進黨對「遠離中國」執迷甚深,在野的國民黨與民衆黨,除了聲稱願管控軍事衝突風險,卻也幾無能力提出在兩岸經貿棋局上去風險、謀機遇的正面論述和政策藥方。

不可諱言,兩岸經貿的下一步要怎麼走,與總統選舉的結果關係甚鉅。如果國民黨重返執政,未必就能自動重返2008年後,大陸對臺大踏步「讓利」的光景,連服貿的重啓審議都將面臨重重挑戰。倘若民進黨連任,則大陸內部要求進一步「困臺」、「窮臺」的鷹派思維料佔上風。如何應對外資對臺海風險預期更趨悲觀,與大陸經濟手段繼續收緊的雙重風暴,臺灣社會更需預做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