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自己》吳若權:鍛鍊提起的能力,纔有放下的勇氣
佛法並非教人:完全不作爲;而是有所爲、有所不爲。 示意圖/ingimage
具備承擔的意願和能力,就能放下,而不放棄
總共只有兩百六十個字的《心經》,用二十一個「無」字,闡述人生一切全是虛幻妄想;長約五千多字的《金剛經》,沒有出現一個「空」字,後人覺得它把空性的本質闡述得十分深刻徹底,引領讀者了悟世間所有都並非真實存在。
《心經》和《金剛經》,這兩部經典的篇幅與架構不同,均屬大乘佛教的核心教義,都強調「空」的概念,認爲:一切現象皆無自性,無法獨立存在。所有離開這個真理的思維,全是妄念。藉此去除我執,斬斷煩惱。
俗話說:「世間種種,終必成空。」這只是凡人如你我的感觸,真相其實是:「世間種種,本來就是空的啊。」大多數人追求的名利,從頭到尾都不是真實的存在。
(本文出自《捨得自己:金剛經的日常實踐》)
這的確是許多民衆誤解。所謂的「積極」與「消極」,並非絕對、獨立的存在,不是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所能片面論斷。
曾有學者以開車作爲比喻。駕駛要讓汽車行進或加速,必須踩踏「加油」踏板;要讓汽車減速或停止,就必須以「剎車」來控制。從表面上以速度的觀點看來,你可以說「加油」是積極的,「剎車」是消極的。
但實際上,並不是永遠都可以如此解釋。在遭遇危急狀況,或千鈞一髮的時刻,「剎車」就是非常積極的作爲;而且唯有「剎車」,才能確保人車的安全。
再拿健康養生爲例,重視飲食和規律運動,是「積極」的,莫要等到罹患疾病再來吃藥、復健。但是,對於像我媽媽這樣中風而且罹癌的高齡長輩來說,她願意按時吃藥、定期復健,就是非常積極的行爲。
把握當下,積極作爲;結果如何,不必執着
佛法並非教人:完全不作爲;而是有所爲、有所不爲。並且,在盡力作爲之後,就要像無所作爲那樣寬心自在。最簡單易懂的道理就是:把握每一個當下,積極盡力去做;對於之後的結果如何,就不必在意、不用執着。
但世間大多數的人,是反其道而行的。既沒有把握每一個當下,積極盡力去做;錯過積極努力的過程,對不如己意的結果非常遺憾、難過。
還有另一種人,認爲自己已經把握過程中的每個當下,卻沒有達到令自己滿意的成果,那種過度努力的遺憾、難過,又千百倍於不夠努力的人。
其實一個人努力的程度,很難用絕對的標準去論斷,唯有靠自己去覺察體會;當事成定局之後,無論是否已經用盡全力、結果是否能如所願,都不必在意、也不用執着。這些反應都無濟於事,徒增煩惱;必須學會放下,才能解脫。
回想起父親去世之前,短暫臥病的時光,深刻的印象,仍歷歷在目。當時他已經八十歲,本來身體十分硬朗,突然覺得心臟不適送醫,住院四個月就因爲多重器官衰竭而撒手人寰。
那段期間,我除了在醫院照顧他、還要忙於照顧中風的母親、並繼續工作維持家計,勞心勞力地往返奔波,猶如蠟燭「三」頭燒。一位知己好友很心疼地問我:「你怎麼能這樣撐下去?」當時的我,因爲沒有其他可以逃避的選項,所以幾乎沒有猶豫地回答:「我不想要有遺憾。」
身爲家庭照顧者,持續將近三十年沒有功勞、只有疲勞的日子,之所以能這樣日復一日地堅持着、努力着,大概也都是靠「我不想要有遺憾」這個信念支撐自己。
但,真的能夠沒有遺憾嗎?
「放下」是斷舍煩惱;「放棄」是不肯盡力
父親離開以後,二十幾年來,我才知道:無論多麼盡心盡力,甚至超過自己能付出的極限,都還是會有遺憾。夜深人靜時,總會浮現:「那時候,我如果再……一點,會不會結果就不一樣?」
從自責到自虐,是人生中一部過站不停的直達車,日夜往返,周而復始。以爲盡心盡力就可以不會有遺憾,但後來發現不論怎麼做,都仍然會有很大的遺憾。這個遺憾,始終對無法放下的人,進行情緒的鞭打。
放下,很難啊!對曾經努力過的人來說,「放下」最難的癥結是,當事人還不想「放棄」啊。無論結果如何,都希望可以回到過去挽救或彌補。
顯而易見,希望回到過去,這就是妄念。佛法真正教導的是:我們要學會「放下」,而不是「放棄」。「放下」是斷舍煩惱牽掛,這是需要經過鍛鍊之後,才能做到的;「放棄」則是直接拋開責任與期待,置之不理,而後完全躺平。
「曾盡力的遺憾」,與「未曾盡力的遺憾」,兩者並不相同。前者的痛苦,來自深刻的愛;後者的痛苦、或不痛苦,都來自於逃避不想面對的心態。
即使「世間種種,本然是空」。當你坦然面對無常的人生,勇於修習自己的課題,終將明白:讓自己擁有提起的能力,再來說放下才有意義。如果承擔的意願與能力都不具足,放下只是從一開始就躺平而已。這是放棄,不是放下。
(本文出自《捨得自己:金剛經的日常實踐》作者:吳若權)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