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歲女孩,解世界性數學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不想讓我媽看到

前幾個月,有個寫詩的小女孩走紅網絡,不過她走紅並非是因爲詩作出彩,而是因爲寫的數量多,她的父親當衆誇讚她作詩速度快,一天能寫2000首左右,此話一出,網友頓時沸騰了,因爲按父親所言仔細計算的話,她大概每43秒就能寫一首詩,李白杜甫等知名大詩人也不一定能有這樣的速度,更何況是一個16歲的小女孩呢?

不過真相也很簡單,只是一場爲了出名的炒作而已,但如果孩子真對作詩有濃厚興趣,父親這樣一番炒作,將她擺在檯面上讓其遭受衆多網友的質疑,這隻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但反觀天才科學家談方琳就不一樣了,她15歲時憑藉着真才實幹大受關注,可沒有因此沾沾自喜,反而因爲不想過多曝光拒絕央視採訪,這是爲何呢?

談方琳出生於2004年,是個標準的00後。她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父母都在華東師範大學任教,其中父親是一位數學系的教授,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談方琳從小就很喜歡學習,尤其對數學頗感興趣。自身的興趣再加上父親的指導,讓她在數學世界裡越走越遠,她在學校里名列前茅,數學成績尤其出衆。

這樣的談方琳自然是奧賽班的常客,以她的能力,只要認真複習,在奧數比賽中拿獎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但她卻從未參加過一次比賽,因爲對她而言,拿不拿獎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學到知識,而且她認爲參加比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刷題,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多看幾個數學概念。

由此可見,談方琳學習數學只不過是出於自身的興趣,與名利前途並無太大的關係,上初中之後,談方琳確定自己最感興趣的是數論知識,但無奈她的父親並不是這一領域的研究者,於是便給女兒介紹了一個數論領域的教授,教授看過談方琳的學習成果後讚不絕口,當即決定帶她一起做研究。

在教授的引導下,談方琳關注到加拿大數學家Rankin教授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發表的一個粗糙估計式,她靜下心來仔細研究,最後對這個估計式進行改進,得到衆多專家的認可。但讓她成名的並不是這次研究,而是她初三時參與談論研究的一個課題。

這個課題名爲“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大多數人光聽名字都覺得拗口,但談方琳卻憑藉自身能力輕鬆破解了這一難題,並憑此獲得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的一等獎和主席獎,一時間引起巨大轟動。

2019年,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談方琳也在邀請名單之列,其實她很明白,就算現在的自己小有名氣,但在衆多頂尖科學家的面前還是渺小的存在,但爲了向更多專家學習,她最終還是出席了此次大會,成爲了在場最年輕的一位“科學家”。

不過活動的最後,談方琳卻拒絕了央視的採訪,在我們的認知裡,能接受央視採訪代表着被認可,是一種榮譽的體現,然而談方琳卻說,媽媽一直教育她要專心做事,淡泊名利,所以她不希望被媽媽看到,也不想過多曝光,只想安靜的做研究。相信這樣優秀且認真的她,未來一定會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