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陣自鬥:巔峰秦軍落後世界主流數百年

在通常的大衆認知中,秦軍不僅是震懾列國的虎狼之師,也具備凌駕於同時代特色的超前水準。然而,戰國軍事家吳起的一句“散陣自鬥”評價,足以讓上述論點的信徒產生感官不適。

畢竟,古人打仗講究列隊與陣法,散陣自斗的特性更接近於烏合之衆。那麼,兩千多年前的秦軍究竟如何戰鬥,又是靠什麼技能幹掉同樣實力不俗的關東六國?

考古學家們還原的彩色兵馬俑

秦始皇死後曾用大批兵馬俑陪葬。這些夕日霸主的巨型手辦,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被發現時,依然保持着最初設計完工時的佈局。我們得以通過這一重大考古成果,配合典籍,去還原秦軍的真實模樣。

迄今爲止,已經發掘的近千個兵俑主要分佈在步兵1號坑,以及展現側翼騎兵等機動部隊的2號坑。粗看治下,似乎與很多我們熟悉的古代軍陣沒什麼不同之處。若揣摩其細節就不難察覺,除大量裝備用於射擊的弩之外,近戰武器的配備堪稱五花八門。

散落在坑道中的秦軍披甲弩手俑

例如步兵爲主的1號坑,前三排是隻使用弩的輕裝無甲射手,其餘成員都被安排在軍官乘坐的戰車身後。他們中的70%裝備皮甲等當時流行的護具,近戰武器的種類包括劍、矛、戈和鈹。

如果說劍只是軍官或弓弩手的防身武器,那麼矛、戈和鈹無疑就屬於專職近戰士兵的裝備。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些武器並不是統一分配在陣中的某些分隊,而是以一種打散的形式分配使用。這無疑在向我們表明,秦軍的步兵在實戰中經常以小分隊爲單位,士兵相互配合,卻也是各自爲戰。吳起所說的散陣自鬥可能就基於這個原因。

兵馬俑一號坑

不過,每個編隊中都有乘坐戰車的軍官存在,可見秦軍並不會縱容手下的虎狼之師們亂打亂衝。這些戰車不但配備能支援附近步兵戰鬥的弩,客觀上起到指揮編隊作戰。所以,不能用吳起的散陣自鬥評價來貶低秦軍紀律。

只是相比習慣於使用同樣武器的編隊來說,秦軍的這種混合分隊看似功能齊全,實則是樣樣都不精通精通的三腳貓配置。對比同時代的希臘羅馬軍隊,就顯得有些實力不足了。

秦軍步兵幾乎都離不開車載軍官指揮

曾大舉入侵埃及的海上民族

或許有人會問:難道西方歷史上沒有存在類似秦軍那樣的散陣自鬥時期?

答案是還真有!遠在早於西周立國200多年的時候,大批來自歐洲的軍事移民曾經大範圍入侵西亞和北非地區。這些被稱爲海上民族的野蠻人,通常讓使用長矛的士兵與善於使劍的武士們配合。每五人一組,形成一個小的作戰單位。雖然也是散陣自斗的風格,卻並不妨礙這些地中海的虎狼之師們爲禍亞非沿海多年,給法老時代的埃及人和聖經時代的猶太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古埃及壁畫上的海民劍客與長矛手

更早之前,希臘半島的邁錫尼文明也有類似習慣。他們讓裝備全身重甲與巨型盾牌的精銳武士,與裝備較差的平民步兵配合,組成小規模的混搭編隊。全軍的最高層指揮和貴族武士都會在戰場上駕駛戰車,衝在隊伍的前頭,引領着麾下軍隊衝鋒陷陣。

由於士兵武器並不統一,爲了讓全軍在衝鋒中不至於脫節,就需要將領們的戰車降低速度。換句話說,全軍以快走和小跑速度發起攻擊。

邁錫尼武士之間的戰鬥

然而,作爲邁錫尼主要對手的赫挮軍隊卻不吃這一套。他們的軍隊深受蘇美爾和古埃及人影響,將裝備相同武器的士兵組成龐大的編隊。譬如厚度達到百人縱深的大方陣,就是這些當時最先進文明的軍隊寫照。當散陣自鬥、還夾雜着少許戰車衝鋒而來的敵人遇到這樣嚴陣以待的大軍時,對面就很難有好的發揮。

直到西方古典時代,著名的希臘羅馬式軍隊開始使用同類型士兵組成的編隊。無論是馬拉松平原上力克波斯帝國的雅典重步兵,還是攻入亞洲腹地的馬其頓亞歷山大遠征軍,又或是後來數次攻克、焚燬帕提亞帝國首都的羅馬人。他們都會將軍中司職近戰與遠射的士兵單獨編隊,在戰場上以編隊而非個人的組織形式,調配兵力資源。

古希臘石雕上的重步兵方陣

雖然秦軍戰法落後 對關東六國依然有優勢

這裡又會有人會感到疑惑:既然秦軍的戰術落後同時代的世界主流那麼多,爲何還能在戰場上屢屢擊潰六國?

當你瞭解到先秦時代的軍隊,基本都是在過去西周軍隊基礎上演變而來,自然就不會對六國軍隊過於高看。

西周引入的車戰文化在先秦時代扮演了重要作用

西周起源於西部邊陲的部落方國,得到當時最爲先進的戰車等技術後,成功入侵併奪取原本由殷商主導的中原。所以,周人的軍事理念完全以貴族戰車爲核心,政治和經濟地位較高的國人爲輔助,伴隨並拱衛其作戰。

至於數量龐大的野人土著,因不需要從軍而無足輕重。此後,中原地區一直沉浸在車戰內鬥中不可自拔。甚至到列國爭霸開啓的春秋時代,這樣的局面也沒有太大改觀。步兵的作用和戰術地位長期遭壓制,整部署和策略都異常呆板滯後。

西周戰車的現代復原圖

公元前6世紀,晉國將領魏舒與步兵爲主的狄人交手。他首先放棄車戰的主導地位,強制披甲武士們帶領步兵小隊作戰。先秦步兵的地位纔有了出頭之日。

此前,步兵們基本上按照72:1模式,伴隨1-2輛戰車作戰。乘車武士就是這支步兵分隊的指揮官,這點與20世紀的考古學家在兵馬俑看到的如出一轍。不同之處在於秦軍所處的戰國末年,步兵已經成爲軍中鐵打的主力,讓戰車反而成爲控制爲主的非攻擊性力量。這種緩慢蛻變,可以一直追述到魏舒時代。

先秦時代的步兵一直受到過去戰車時代影響

趙魏韓三家分晉後,列強紛紛開啓變法圖強與軍事改革。譬如走在最前頭的魏國,就依靠耕戰培養起精銳的魏武卒部隊。他們身披護甲,同時裝備弩與戈,算是首支大規模統一士兵武器配置的中原軍隊。

然而,弩的遠射屬性限定了魏武卒發揮。尤其是佈陣時,需要比較鬆散的射擊隊形。直至兩軍肉搏,需要空間揮舞戈的士兵也難免陷入散陣自鬥。同出一系的趙國、韓國自然相似。其中,韓國以裝備勁弩和劍的士兵著稱,顯然是對魏國鄰居的機械模仿。

中原步兵的武器統一 要從戰國中期算起

這就讓散陣自斗的秦軍有巨大操作空間。何況秦國變法前後,大量魏國等地的中原人才帶着各自國家的經驗奔赴關中,也讓秦軍對於關東對手們的打法知根知底。

相比之下,貧弱的燕國軍隊質量一直非常差勁,富庶的齊國同樣用弓弩與混編方式來主導自己的軍隊。南方的楚國則因習慣於多山的林地環境,更爲重視步兵的偷襲與突擊,裝備上也傾向於各類武器混編。遇到在中原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秦軍,自然要在數個戰場上被教做人。

魏武卒裝備再好 終究也還是散陣自鬥

《大秦帝國》海報

作爲戰國時代特殊情況下的產物,秦軍無疑不能脫離所處時代的侷限性。而且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又因爲自己的殘暴無度而飽受批評。

然而,隨着21世紀初的一些列影視文化吹捧,秦軍竟搖身一變,成爲那個時代的標杆楷模。

《復活的軍團》中虛構的長槍方陣

比如創先河的紀錄片《復活的軍團》,對考古成果不加細究,直接欽定某旗杆遺蹟爲7米長槍,進而腦補出一大羣氣勢威嚴的長槍方陣形象。

其次,充滿小清新基調的浪漫主義魔幻片《英雄》,將秦軍的普通弓弩渲染成可執行戰略攻擊任務的火箭炮。

接着,三部《大秦帝國》橫空出世,更是將戰術落後、殺伐無度的秦軍描繪成仁義之師。藝術家們前赴後繼的努力,最終引得無數盲目跟風者如癡如醉。

電影《英雄》中的秦弩火箭炮

這一切都似乎都是在嘲諷古代的有良知思想家,更是不尊重幾十年來埋頭苦幹的考古工作者,甚至將觀衆定性爲低智商羣體。

奈何有的人就吃這一套,還可能因爲多巴胺刺激不足而陷入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