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模式“席捲”餐飲圈,9.9元小火鍋黑馬殺出來了!

總第3958期

作者 |餐飲老闆內參 蔡大柒

瑞幸模式“席捲”餐飲圈

小火鍋黑馬殺出來了!

不久前,瑞幸官宣門店數超過20000家店,成爲首個解鎖2萬家店的咖啡品牌,僅用13個月,就完成了萬店到兩萬店的跨越。

這樣蓬勃的生命力,源自瑞幸創立之初對咖啡價格的徹底擊穿,用9.9元一杯好咖啡打破了30多元的“高奢”印象,徹底改變了咖啡賽道的生態。

“瑞幸模式”帶來的不僅僅是價格顛覆,更有品質的保證,如2019年瑞幸在納斯達克上市現場發佈的《瑞幸咖啡宣言》,“好的咖啡,其實不貴”,“好咖啡的味道,喝久了你就會知道”……

如今,瑞幸模式正“席捲”餐飲圈,奶茶九塊九!咖啡九塊九!漢堡九塊九!越來越多9.9元套餐襲來,正不斷擊穿餐飲的價格體系。

在小火鍋賽道,也有品類黑馬跑出來,一年時間在北上廣杭等地開出50家直營門店,用9.9元/份原切100%真肥牛引爆市場,它就是一圍肥牛小火鍋。

廣州首店佳兆業廣場店開業即爆,等位700+桌,登頂廣州小吃快餐好評榜,營業時長不斷拉長。火爆的狀況,讓商場在營運時間外另開了一部電梯,供一圍的消費者使用。

翻檯率也不斷創新高,從運營初期的7輪,到上海首店12輪的翻檯率,10輪以上的翻檯率已經是不少門店的日常。

優秀數據背後是“瑞幸模式”的成功運用,用總成本領先帶來質價比,不僅僅是低價,更有品質感、幸福感。

當然,除了精準切入需求的品類選擇與極致的單店模型打造,背後或許還多了一份創始人以“真品換真心”的溫暖底色。

好品質背後

是紮實的供應鏈打造

近日又翻紅的小火鍋,引來無數新品牌入局。賽道看似熱鬧,實則良莠不齊,質疑聲不斷。

被小火鍋背刺的年輕人在社交平臺發帖吐槽,“一頓小火鍋,我吃了這輩子所有的合成肉”,小酥肉不酥,海鮮不鮮,蔬菜不乾淨,肉是合成肉,花了五六十就這樣被糊弄!

品質與低價,似乎是無法平衡的矛盾。但在瑞幸的回答中,兩者可以平衡,關鍵點在供應鏈端的“重投”。

先是從巴西、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等地採購生豆,再投資1.2億美元在江蘇建設烘焙工廠,從生豆採購、烘焙再到配送,完整的供應鏈搭建纔有了9.9元好咖啡的底氣。

一圍肥牛小火鍋也有一種堅定的聲音,好品質與低價可以兼得。

品牌創立的初心,源自創始人底層打拼的經歷,“想做一個平價且能開進商場的品牌,不僅服務來逛商場的消費者,也服務在商場工作的各品牌工作人員。

我們希望一圍肥牛小火鍋能讓他們有儀式感的吃上美好的一頓飯,有體驗感,有幸福感,且平價,而不僅僅只是解決溫飽問題。”

因爲自己淋過雨,所以總想給別人撐把傘,因爲自己的感同身受,所以纔有了一圍肥牛小火鍋。

關於品質的堅守,創始人更希望“給小火鍋注入一個正面的形象,小火鍋是有品質的,9塊9是有好牛肉的。所以一圍要站出來了,爲這個品類發聲,樹立標準,不希望小火鍋在大家的唱衰中倒下。”

來到一圍肥牛小火鍋用餐,米飯、冰粉、泡菜、茶水、紙巾通通都免費,沒有隱形消費,解決了傳統火鍋店還沒開涮開吃,就花掉六七十的痛點。

9.9元一盤的牛肉是當家招牌,阿根廷牛上腦、美國雪花奶香肥牛、澳洲安格斯大米龍……不同產區、不同部位的進口牛肉,不合成,不滾揉,不調理,現點現切,漂亮的紋理能讓人一眼感受到品質。

9.9元起的鍋底,番茄、三鮮、牛油、酸湯、藤椒,還有當前正流行的牛肉渣渣鍋,選擇非常豐富。

105種菜品,分爲3元、5元、7元三個檔位,3元錢的菜品佔了30%~40%,豐儉由人。

選一個鍋底,加幾份牛肉、菜品,再來一杯檸檬茶,還有免費的米飯、冰粉、泡菜可以吃,50元左右就能吃到豐盛、有品質的一餐。這樣的質價比背後,是紮實的供應鏈在支撐。

一圍在重慶建有30000平米的火鍋底料和調味料工廠,嚴格把控品質,保證了火鍋底料的零添加(爲避免被動添加,工廠選擇了更多短保或可定製的原料),同時將議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從底料端就建立成本優勢。

爲保證食品安全問題,一圍每年都有超百萬的投入,聘請了專業的食品安全外部團隊,做食品安全方面的監察與培訓。

當下的餐飲趨勢,是輕與快,店面小,投入小,模式輕,拓展快。但一圍卻一反常態,優質肥牛和105道菜品是供應鏈端的巨大挑戰,自建工廠與專業的食品安全團隊又是一筆不菲的投入。

但創始人始終堅信,守正出奇,守正本身就是出奇,重投本身就是競爭力,像海底撈一樣,以千萬重投在新城市開店,把一家店做好,在城市深深紮根,活下去。

把一個品牌,或一家門店做重,其實也是在構建品牌的核心壁壘,跳脫出易被複制的怪圈。

不打價格戰,

堅持低毛利模式的長期主義

“如果還認爲我們陷入的是經濟週期的下行週期,那就真的錯的太可怕了,應該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和一個時代的開啓,週期和時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性質。”

這是京東前CEO徐雷對當下的經濟形勢的判斷,餐飲也如此,正處於增量時代到存量時代的巨大轉變中。

過度的需求正極速萎縮,網紅餐飲聲量越來越小,一塊錢的食材,通過講一個美好的故事賣你十塊,未來這些信息都會被穿透,人們知道它只要一塊錢,只願意花三塊錢買它,一種樸素的餐飲時代正到來。

在當下略顯混沌的餐飲時代,低價競爭正成爲短暫的主流,價格越來越低,品質越來越差,競爭力卻越來越小,一種惡性循環正在不少品牌身上上演。

一圍的做法依舊“特殊”,不打價格戰,在低毛利模式下“艱苦奮鬥”,將品牌週期放到很遠很遠,不當成一門生意,而是一份可以終身奮鬥的事業。

“現在餐飲人依舊堅持着70%的毛利定價,但我們看看日本餐飲業,他們可以堅持50%的毛利,先活下來,活得久一點,掙得久一點,也能掙到錢。而不是一開始定價很高的,毛利很高,但很快就被淘汰掉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圍的創始團隊多是從業10年以上的餐飲人,經歷過餐飲繁榮的黃金期,但仍能重新再來。

“誰能在低毛利的運營中獲得相對可觀的利潤,誰就能最終活下來。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吃別人吃不了的苦,最後纔可能在大浪淘沙當中立住腳”。

他們堅信一圍就是火鍋的最優解決方案:滿足低價/高頻/剛需,三要素的同時,且被消費者所需要、所熱愛。

沒有隱形消費,消費透明可控,照顧到每一個人的體面,滿足消費者的日常所需,對消費者是有價值的。溫暖向“善”,確確實實被人需要,不止當下,更在未來。

同時,一圍是開放的,沒有品類或者菜系的侷限,是所有“有圍青年”的一圍。它由品牌私域沉澱的20多萬好友組成的“圍品會”來進行選品,按照“有圍青年”的需求月月上新,再根據點單率,末位淘汰不受歡迎的菜品,常換常新。

從需求出發,滿足消費者的日常所需,成爲日常的陪伴,而非一個網紅的企業,速生速死。

小結

採訪最後,一圍的創始人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我想給大家一點信心,現在大家普遍覺得當下經濟環境不好,萎靡不振,垂頭喪氣,但我們這樣一個超級大國,內需就是我們的機會。

任何一個經濟週期一定有符合當下經濟週期的產物,只是你能不能捕捉到,把它轉化爲一個具體的、你擅長的商業項目。

我希望每個人都堅守在自己的賽道,像我就堅守在火鍋,做了一個符合當下經濟週期的模型。按照這個思路,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有二次騰飛的機會。

不要頹廢,不要躺平,艱苦奮鬥,無論時代好壞,都有機會,只是說要改變一些定向的思維模式,或者說降低一些預期。”

閉店、躺平、“歷劫”、退場、隕落、蕭條、冷淡……這是用來形容當下餐飲的詞彙。

在一圍,我們卻看到了一些溫暖的場景,父親帶着女兒來吃頓小火鍋,上海爺叔帶着一家人吃個日常的一餐,一羣小夥伴來聚餐,一圍並非是年輕人的打卡點,而是衆多老百姓想吃、愛吃的一家店。

做餐飲難嗎?給消費者提供安全、有品質又有性價比的一餐,難嗎?或許不難,或許很難。

你要俯下身子來,把很多小事做踏實,也要敢於捨棄,捨棄過往經驗和預期,把日子往後多算幾年,甚至算到此生志願。幹餐飲是現實主義,但也可以有一點浪漫主義。